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237.1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石梁飞瀑 的原始碼
←
石梁飞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石梁飞瀑.jpg|缩略图|[http://dujia.lvmama.com/package/424640?losc=049752 石梁飞瀑]]] 石梁飞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22公里的天台山中,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近瀑布的古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中方广寺是禅宗道场。<ref>[https://taizhou.cncn.com/jingdian/shiliangfeipu/profile 天台石梁飞瀑介绍_石梁飞瀑简介-欣欣旅游]</ref> ==主要景点== ===古下方广寺=== 瀑底左侧的古下方广寺,为天台宗,茂林修竹,掩映其间,为佛教五百罗汉应真之所,现寺内供有五百罗汉雕像。下方广寺是“五百罗汉应真宝地”,保存着东晋时期楠木雕刻、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镀金五百罗汉像,弥足珍贵。 天台山是五百罗汉总道场,佛教典籍早有记载。 《西域记》言:“佛言,震旦方广圣寺,五百大阿罗汉居焉。”梁代慧皎的《高僧传》更记载了五百罗汉在天台山显灵感应的经过,言昙猷走过石梁桥,见五百罗汉“或行或坐,或招手之状,或卧坐之形,瞬息之间,变化万千。” ===中方广寺=== 中方广寺位于石梁桥侧。寺内有明代天启元年九门提督太监徐贵督造的铜亭,亭内雕有微型五百罗汉像,栩栩如生。此亭高约4尺,横阔2 尺多,原本置于中方广寺对面的石梁桥头。据说,昔时中方广寺僧人,一年四季每日均足穿草鞋,行过石梁到铜亭中进香,有小沙弥还能在石梁上翻筋斗、竖蜻蜓,叫人不敢想象。 ===昙华亭=== 昙华亭于中方广寺内,原系宋理宗年间丞相贾似道所建,历时七百年,世事沧桑,不知几度,昙华亭亦屡毁屡建。旧志载:昙华亭落成时,给五百罗汉供茶,发现茶瓯中现朵朵昙花,并示“大士应供”四字。这就是昙华亭命名的由来。昙华亭上原有一副脍炙人口的长联,曰: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道出此处意境,十分贴切。 殿前昙华亭,系南宋理宗时天台籍宰相贾似道初建。据说,亭子落成后,寺僧在供茶时,茶杯中出现异花倏然即逝,于是就命名为“昙华亭”。 1972年毁于火,1980年重修。 ===赏瀑亭=== 步上徐霞客观瀑处的观瀑亭,眼前豁然开朗,一瀑三折从天而降,一天然石梁横架半空,蔚为壮观。 徐霞客曾在游山的归途中驻足于仙筏桥上望石梁飞瀑,竟至流连忘返,连日间登高涉水的疲乏也忘得干干净净了。他说:“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龙,飞瀑喷雪,几不欲归。” 其梁长约7米,梁面宽不盈尺,如苍龙耸脊,横亘在两山峭壁上,巧夺天工,世间罕见。梁上金溪和大兴坑溪在此汇合,飞流直下,形成落差30余米、宽10余米飞瀑。遇大雨滂沱,瀑水冲梁而过,水力飞泻,声若惊雷,极尽雄伟壮丽之致。古人有“冰雪三千丈,风雷十二时”之句来形容石梁飞瀑的壮观。 石梁上游50米处,有瀑如龙尾,与形似苍龙的石梁互为呼应,融为一体,犹如神龙掉尾,景观奇特卓绝,令人遐想。 ===法华晨光=== 从金溪、银溪的交汇处向右折,沿银溪向上游约200余米处有巨石大印,上雕刻着“法华晨光”四字, 这是一枚卓立在溪涧上、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巨石大印,估计重量达数百吨,堪称世界之最,这是国内最大的大印,现正准备申报“中国吉尼斯”纪录。印体长约6米、印面边长4米,上篆刻“法华晨光”四个大字。 “法华”指佛教天台宗经典《妙法莲华经》,是大乘教义的集大成之作;“晨光”寓天台山最早沐浴大乘佛光,是天台宗的祖山。 巨印前,横卧一石,可站十数人,石上布满天然五彩云纹,是难得一见的“彩云石”,也是理想的“观印台”。大印不远处,六角仿古石亭翼然,名心心相印亭,既可释为“用心赏印”,又可释为“心上人心心相印”,含义隽永。 龙游涧 在铜壶滴漏下游数百米处,有一条长十余米、宽尺余,上宽下狭的天然石涧,宛如游龙躯壳,逢水流湍急时,一喷数十米,如白龙跃空,蔚为壮观,人称“龙游涧”。 ===珠帘春水=== 涧旁一40余米的瀑布贴崖下坠,如一匹白练挂于岩壁间,又似千万串银珠下挂,组成一张轻柔可卷的水珠帘。清名人齐召南称“珠帘春水”。 ===铜壶滴漏=== 离大印约100米处,有一形状如壶的瀑布俗称小铜壶,其状与东边的大铜壶极相似。 铜壶滴漏:石梁东行3.5公里,有一因地层裂陷而成的腹大口小的壶形瀑布,壶高15米,径达7米,壶壁岩石光滑,呈古铜色。瀑水泻落壶中,回旋打转,然后从形似壶嘴的岩隙中喷出,注入深渊,形成一泓碧潭,宛若古代计时工具“铜壶”之滴水,故名“铜壶滴漏”。 ==人文历史== 天台山是江南的一座名山,同时还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以华顶为中心,四周群山像一片片花瓣,围绕在华顶四周。因此,天台山老远看去,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石梁飞瀑并不比其它瀑布壮观,但它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出:首先它有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横跨在两崖之间,那微微拱起的梁面,像一条匍伏的巨蟒。金溪和大兴坑两条溪水,左右而来,汇合于此。溪涧岩石坎坷不平,水流随之层层折跌而下,每一次折跌,激起一阵雪白的水花,接着又往下折跌。这样经过4次折跌后,溪流终于在阵阵白浪之中流到了石梁附近,聚集成一个巨大的雪浪团,向石梁冲激过来。一部分被打回,而大多数则从梁底穿过,坠入几十丈深的幽谷之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石梁瀑布附近还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第一奇观”四字石刻、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石梁飞瀑”题刻,石梁腹部有郡守刘璈题的“前度又来”等。 天台山风景点无数,瀑布亦处处可见。清初诗人潘耒在其《华顶》一诗中,有“峰峦一一插霄汉,涧瀑处处奔虹雷”之句。然天台之最佳处,在于一瀑,这就是著名的石梁飞瀑了。 石梁飞瀑的美景在于浪花万朵,似堆雪撒珠,终年不绝,故有“冰雪三千尺,风雷十二时”之说法。从中方广寺沿山径可达下方广寺。此时再回望石梁飞瀑,景色又有变化了。只见石梁高挂入云,飞瀑九天抖落,仿佛银龙从天而降,正如一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 石桥处处足徜徉,尤妙探奇在下方。 飞瀑寺前晴亦雨,昙华云际远偏香。 一帘诗画悬空壁,万古风雷撼彼苍。 我欲卧游支枕看,第三松畔设藤床。 当年徐霞客从石梁俯视百丈深渊时,曾记载道:“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 石梁飞瀑的另外一个独特之处,是有浙东的画山秀水和附近城乡繁华的衬托。天台山本身美景颇多,又是佛教胜地,所以,石梁飞瀑亦因此而更闻名遐迩。谈到天台石梁飞瀑,不禁令人想起一首歌咏天台石梁飞瀑的长诗,这就是清代进士魏源的《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 全诗如下: “雁湫之瀑烟苍苍,中条之瀑雷硠硠,匡庐之瀑浩浩如河江。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在石梁:如人侧卧一肱张,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逼束风愈怒。松涛一涌千万虫,奔泉冲夺游人路。重冈四合如重成,震电万车争殷辚。汕头草木思他徒,但有虎啸苍龙吟。须臾雨尽月华湿,月瀑更较雨瀑谧。千山万山惟一音,耳畔众响皆休息。静中疑是曲江涛,此则云垂彼海立。 我曾观潮更观瀑,浩然胸中两仪塞。不以目视以耳听,斋心三日钧天瑟。造物贶我良不悭,所至江山纵奇特。山僧掉头笑:‘休道雨瀑月瀑,那知冰瀑妙,破玉裂琼凝不流,黑光中线空明窈。层冰积压忽一摧,天崩地坼空晴昊,前冰已裂后冰乘,一日玉山百颓倒。是时樵牧无声游屐绝,老僧扶杖穷幽讨,山中胜不传山外,武陵难向渔郎道!’语罢月落山茫茫,但觉石梁之下烟苍苍,雷硠硠,挟以风雨浩浩如河江!” 天台山除石梁飞瀑外,还有水珠帘瀑布及[[铜壶滴漏]]诸瀑。它们距石梁飞瀑3公里,各具特色。其中铜壶滴漏是天生的腹部[[膨大]];口门狭小的大石,高约四五丈,青黑色的[[玄武岩]][[浑然一体]],恰似一把大铜壶,呼啸而下落的水流,跌入翁内,如雷鸣一般,然后在形似壶嘴的岩隙中盘旋而出,直注入下面的碧潭内。 “昼夜起风雷 ”,石梁飞瀑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除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外,因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这里也被认为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 ==旅游信息== ===门票=== 门票50人民币 ===开放时间=== 08:00-16: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ref>[http://www.mafengwo.cn/poi/5429211.html?mfw_chid=3486-5943160 天台石梁飞瀑攻略- 马蜂窝]</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石梁飞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