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58.6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碳星 的原始碼
←
碳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碳星.jpg|300px|缩略图|右|<big>碳星</big>[http://tech.163.com/15/0517/08/APQ7PGB800094O5H.html 原图链接][http://tech.163.com/15/0517/08/APQ7PGB800094O5H.html 来自 网易科技 的图片]]] '''碳星'''是[[大气层]]内的碳比氧多,类似[[红巨星]]<ref>[http://www.ufo-1.cn/article/201511/424.html 红巨星,最火爆的巨星],外星探索,2015-11-23</ref> (偶尔是红矮星) 的晚期星。这两种元素在恒星大气的上层结合,形成[[一氧化碳]],消耗掉大气中所有的氧,只留下自由的碳原子和其他的碳结合,使得恒星充满了像“煤灰”的大气层,而观测人员看见的则是醒目的红色。通常碳星是一些温度只有2500-3500K的红巨星,但碳星并不是仅仅只有红色恒星组成,一些AGB后期逐渐向[[蓝色]]端演化的恒星也可以是碳星,比如[[北冕座]]R,这个恒星的表面温度就达约6500K. 碳星的质量不高,但这是由于碳星通过恒星风损失了大量[[物质]]的关系。碳星的前身星通常是比太阳重数倍的中大型恒星。碳星已经演化到了恒星的末期阶段,经过了这个阶段它将逐渐抛出自己的全部壳层,向着[[白矮星]]演化。 在[[光谱]]上,这类恒星的特征非常明显,因此早在1860年就被安吉洛·西奇在早期的天文分光学上标示出来。在一般的恒星 (像太阳的恒星) ,大气中的氧含量都比碳多。著名的碳星有[[猎犬座]]Y和[[天兔座]]R(欣德的红星)。 ==物理机制== 有多种的天文物理机制可以解释碳星。将之区分为传统碳星和另一种非传统碳星,而后者的质量较低。 在传统碳星,碳的丰盈度来自[[氦]]融合产生的,特别是恒星内部的3氦过程,这是当恒星演化到主序星历程的尾声,抵达渐近巨星分支 (AGB)时的核反应。这些融合的产生的碳和其他的产物,都经由对流的作用被送达恒星的表面。通常这些AGB的碳星还有一层氢壳进行氢的融合,但只能存在1万至10万年的岁月,恒星的壳层就转而进行氦融合,而氢的融合就会突然的结束。在这个阶段,[[恒星]]的亮度会增加,同时物质(主要是碳)从内部向外移动。因为[[光度]]上升、恒星膨胀,因此氦融合会突然停止,而氢壳层的融合又再度开始。当氦壳闪光(参考氦闪)进行的阶段,因为许多氦壳闪光的轰击会造成质量的重大损失,AGB星将会转变成炙热的白矮星,同时它大气层中的物质成为[[行星状星云]]。 非传统碳星被认为是双星,且其中一颗被观察到是巨星 (偶尔会是[[红矮星]]),另一颗是白矮星<ref>[http://www.tanmizhi.com/html/8141.html 白矮星是什么样的存在?停止核聚变的晚年恒星],探秘志,2019-6-22</ref>。观察到的是一颗拥有丰富碳的巨星,当它还是[[主序星]]时就从伴星获得物质(这颗伴星是白矮星),且后者依然也是碳星。 对这个阶段恒星[[演化]]的认识相对来说是相当简略的,而且多数这一类恒星的结果都是白矮星。我们看这种系统相对来说的在质量传递上花了相当长的时间,钡星,它们的[[光谱]]呈现出强烈的钡和碳分子的特征,也被认为是在这种场景之下生成的(S-过程元素)。有时,将这种经由[[质量]]传输获得额外碳的碳星被称为“外因”碳星,以与来自AGB,由内部产生碳的“内因”碳星有所区别。在发现它们是联星之前,这些都是难题,因为许多外因碳星不仅不够亮,而且温度也太低,因此不能自行产生碳。 其他令人难以信服的机制,像是碳氮氧循环的失衡和核心氦闪也曾被认为是大气层中含[[碳]]量较少的碳星用来充实碳含量的机制。 ==视频== ===<center> 碳星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科学发现第一颗碳星,大气层充满“煤灰” </center> <center>{{#iDisplay:v0831hpj30b|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
返回「
碳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