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209.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禅苑清规 的原始碼
←
禅苑清规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禅苑清规</big> ''' |- | [[File:F9780fa1124c1520.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kPmLkEmrELjboLmLkEkL8TkKIMkbELjbgQmLkElbcTkKIKmrELjbkImTvYHUOILzbljb0ExeV7mb4GwOVFmVbaIkGKCzXljb0Ew%20JHxKRLyuR5j%20lHzqR7z7HjMz%20PEl%20XJ6IPjeh5yuF9j%2FlHxOVNj%20lHzo%3D%3D_-169170298&query=%E7%A6%85%E8%8B%91%E6%B8%85%E8%A7%84 原图链接][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f9780fa1124c1520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禅苑清规'''== 《 禅苑清规》是宋代人[[宗赜]]编集而成的一部禅宗丛林清规著作,它上继《[[百丈清规]]》,此本十卷,完成于崇宁二年(1103)。 又称《崇宁清规》、《重刻补注禅苑清规》、《禅规》。 收在《万续藏》第一一一册、《禅宗全书》第八十一册。 是现存丛林清规类书中最古的一部。 是中国佛教现存最早的清规典籍,对宋元时期中国佛教寺院制度礼仪的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对研究宋元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材料。 =='''内容简介'''== 禅宗是最具中国佛教特色的佛教宗派。 始创于[[达摩祖师]],大成于[[六祖惠能]],其后五家七派,枝伸蔓延,绵绵不绝于今。 早期的禅师们并没有独立的道场,寄居于律寺。 随着学禅的人不断增多,在修学管理上自然也就有诸多不便,而且也不利于禅法的传播发展,于是别立禅居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至中唐之世,六祖下第二代[[马祖道一禅师]](709—788)正式创立了具有禅宗特色的“丛林”。 丛林建立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管理。 本来管理僧团有戒律,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出现了许多戒律中没有明确的方面,或戒律条文与社会现实不相符合的方面,这样也就出现了如上所说的[[道安大师]]创立三章条例等规章制度。 那么对于禅宗来说,更是要面临这个问题,因为其出现与当时的寺院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是远离闹市,依居山林; 二是不立佛殿,立法堂以传灯,立僧堂以保养。 那么,如何既不违背戒律原则,同时又契合禅门自身的修行、居住方式,就摆到了丛林树立后的禅师们面前。 终于,“元和九年(814),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源流'''== 有关禅刹之组织规程及僧众日常生活之规定,称为清规。 清规之最早著述,系唐·百丈怀海所撰之《百丈古清规》,然至北宋时代,此一古清规已经散逸,禅林规则颇为紊乱,宗赜为复兴《百丈清规》之精神,遂搜集残存于诸山之行法偈颂,撰成本书。 此后,有南宋·虞翔再刻之《重刻补注禅苑清规》。 元朝至元四年(1338)东阳德辉,又将惟勉《丛林校定清规总要》二卷、一咸《禅林备用清规》二书,取来与本清规对校,删芜纠误而集成现行之《百丈清规》。 故本清规可称为后代著述清规之依准。 =='''版本'''== 此本十卷。宋·长芦宗赜撰。 完成于崇宁二年(1103)。 又称《崇宁清规》、《重刻补注禅苑清规》、《禅规》。 收在《万续藏》第一一一册、《禅宗全书》第八十一册。 是现存丛林清规类书中最古的一部。 =='''作者'''== 宗赜慈觉,宋代净土宗、云门宗僧。 襄阳人,俗姓孙。 谥号慈觉大师。 生卒年不详。 二十九岁,就真州长芦寺圆通法秀落发,并受具足戒,后依广照应夫参叩禅旨。 '''元祐年间,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之东室,劝母剃发出家,持念阿弥陀佛。''' 元祐四年(1089),效庐山白莲社,建莲华胜会,普劝道俗念佛号,日记其数,回向发愿,期生净土。 崇宁年间(1102~1105),应待制杨畏之请,初于真定府(河北正定)洪济院弘法。 著有禅苑清规十卷、苇江集、坐禅箴、念佛参禅求宗旨说、莲华胜会录文、念佛回向发愿文、念佛防退方便文、观无量寿佛经序、劝念佛颂、西方净土颂等。 =='''序跋'''== 禅苑清规序 真定府十方洪济禅院住待传法慈觉大师 宗赜 集 夫禅门事例虽无两样毗尼。 衲子家风别是一般规范。 若也途中受用。 自然格外清高。 如其触向面墙。 实谓减人瞻敬。 是以佥谋开士遍摭诸方。 凡有补于见闻。 悉备陈于纲目。 噫。 少林消息已是剜肉成疮。 百丈规绳可谓新条特地。 而况丛林蔓衍转见不堪。 加之法令滋彰。 事更多矣。 然而庄严保社。 建立法幢。 佛事门中阙一不可。 亦犹菩萨三聚。 声闻七篇。 岂立法之贵繁。 盖随机而设教。 初机后学冀善参详。 上德高流幸垂证据。 崇宁二年八月十五日序。 昨刊此集盛行于世。 惜其字画磨灭。 今再写作大字。 刻梓以传。 收者幸鉴。 嘉泰壬戌虞八宣教谨咨。 =='''补遗'''== 《禅苑清规》是真定府长芦洪济院传法慈觉大师宗赜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编订的一部禅宗寺院的法规。 也称《崇宁清规》。 这部清规是在古《禅门规式》的基础上重新增订的。 晚唐禅宗禅法简练,盛行机锋棒喝,义理不兴,丛林内部戒行废弛,各地寺院戒规条例多样,不利于禅宗的健康发展。 宗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振兴禅宗,庄严丛林,因而决定增订清规。 《禅苑清规》共十卷。 第一卷讲僧人初人僧伽时的各种礼仪,例如受戒时应该穿干净的僧服,受戒之后要护戒。 初为出家人要学会辨认道具,东西装包,入门旦过,住寺挂单,吃饭喝茶,人室问讯等等仪式。 第二卷讲僧人在日常生活时应遵循的一些礼制,例如僧人闻鼓上堂,依次念诵赞语,早晚坐堂参修,夏天三个月的结夏与解夏,冬天年终的人事安排,僧侣集体居住区的寮房巡查,迎接德高望重的尊宿和迎请禅院知事(监院、维那、典座、直等)的礼仪等事项。 第三卷介绍寺院里的监院、维那、典座、直岁、首座、书状、藏主等各种职务的职责、特点,并且介绍知事卸任(“下知事”)和迎请头首(首座、书状、藏主、知客、库头、浴主)的礼仪。 第四卷仍为介绍寺院里的各种事务的负责人的职责、特点。 有知客、库头、浴主、街坊水头、炭头、华戏严、磨头、园头、庄主、庙院主、延寿堂主、净头、殿主、钟头、圣僧侍者、炉头直堂、寮主、寮道座、堂头侍者等等。 第五卷系讲解寺院僧人与外面来的僧俗两界客人,以及寺院内部上下级之间和不同辈分人之间的接人待客的一些礼仪,主要有化主、堂头煎点、僧堂内煎点、知事头首煎点、人寮腊次煎点、众中特为煎点、众中特为尊长煎点等等。这里的“煎点”.指“煎茶点汤”之类的活动。也介绍头首卸任时的礼仪(“下头首”)。 第六卷继续介绍与寺院和佛教有缘的法眷及人室弟子的接待仪式,或者是寺院对外联络而使用的一些特定仪式,如为特为法眷及人室弟子堂头煎点、通众煎点烧香法、置食特为、谢茶、看藏经、中筵斋、出入、警众、驰书、发书、受书、将息参堂等等。 第七卷是僧人圆寂,或请长老尊宿的一些礼仪,有大小便利、亡僧、请立僧、请尊宿、尊宿受疏、尊宿人院、尊宿住持、尊宿迁化、退院等等。 第八卷是一些寺院为僧人制定的一些诸如座右铭的短文,有龟镜文、坐禅仪、自警文、一百二十问、诫沙弥等等。 第九卷仍是一些警世行正的座右铭,主要是为沙弥制定的沙弥受戒文、训童行等等。第十卷是对僧俗两界人士撰写的劝檀信、齐僧仪、百丈规绳颂等等短文。 <ref>[https://baike.sogou.com/v63817741.htm?fromTitle=%E7%A6%85%E8%8B%91%E6%B8%85%E8%A7%84 禅苑清规],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18-10-21</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佛教丛林制度]] [[Category:222 論及其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禅苑清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