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54.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穴位 的原始碼
←
穴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穴位.jpg|350px|缩略图|右|[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03/03399f861cdc48fd861bc69ea25171f3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61957803_255783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medical}} '''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315/20/18959715_821758624.shtml 【穴位疗法】细说祛病康体十大特效穴位的祛病养生疗法],个人图书馆,2019-03-15</ref>。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也叫穴、穴道。 一般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 *①经穴:又称十四经穴,是[[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是全身穴位的主要部分,计361个<ref>[https://xw.qq.com/cmsid/20200303A0JCYU00 一招教你记住361个经络穴位(经典好文)],腾讯网,2020-03-03</ref>。 *②经外奇穴:凡未归属于[[十四经脉]]<ref>[https://www.sohu.com/a/307276756_120110175 【好文收藏】十四经脉详细讲解! ],搜狐,2019-04-11</ref>、定位明确、有特定疗效的腧穴,称为奇穴。 *③阿是穴:是病症在体表上的反应点,无固定部位,往往随病而起,病愈即失。 *④耳穴:是病症在[[耳]]廓上的反应点,其分布呈倒置胎儿状。各腧穴虽经分类,但它们之间又有联系。不少奇穴位于十四[[经脉]]上,以后有归属于经穴的。不少阿是穴经过反复实践,确定其部位和主治作用,加以命名者,又成为奇穴。因此,穴位的分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补充,不断发展,形成穴位的体系。 ==功能== 穴位的主治作用有: *1.近治作用:这是所有穴位主治作用中具有的共同特点。凡是穴位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疾病<ref>[https://iask.sina.com.cn/b/KDDQMcPhTD.html 什么是腧穴的近治作用?],爱问,2016-04-11 </ref>。 *2.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甚至具有治疗全身疾患的作用<ref>[http://www.offcn.com/yixue/2018/0929/53817.html 针灸学知识: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中公教育网,2018-09-29</ref>。 *3.特殊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此外,穴位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穴|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通过[[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刺激相应的腧穴,可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刺激腧穴治疗疾病的作用不仅对局部脏腑、器官病症有效,而且对相应经脉循行路线上与该穴相距较远的脏腑、器官病症也有效果。这是腧穴的近治和远治作用。穴位的远治作用,在十四经穴上反映尤其突出。此外,某些腧穴还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可专治某病,如至阴穴可矫正[[胎位]]<ref>[https://www.sohu.com/a/148833539_527507 至阴穴——矫正胎位的奇穴,有了它,不用再剖腹了 ],搜狐,2017-06-14</ref>,治疗胎位不正。 ==视频== ===<center> 穴位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中医经络穴位全脑速记》体验课——任脉穴位的记忆</center> <center>{{#iDisplay:m0893gl8nz6|560|390|qq}}</center> <center>人体穴位第一集</center> <center>{{#iDisplay:a0385clhsr0|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穴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