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97.2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窝竹 的原始碼
←
窝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窝竹001.jpg|thumb|right|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5515570833&di=b7ccc7ebbb6d71d15c4e97770eb85c3a&imgtype=0&src=http%3A%2F%2Fpic7.nipic.com%2F20100617%2F2506193_143737308304_2.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meipian.cn/1xifvi5s 图片来自美篇网] ]] '''窝竹'''(学名:Fargesia brevissima)为禾本科箭竹(arrowbamboo)属下的一个种。[[四川]]东部特产。生长于海拔2000—2400米的高山平地或坡地。模式标本采自[[巫溪县]]红池坝。 * 中文名:窝竹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 目:禾本目 Graminales * 科:禾本科 Gramineae * 亚 科:竹亚科 Bambusoideae * 族:北美箭竹超族 ARUNDINARIATAE北美箭竹族 ARUNDINARIEAE * 亚 族:筱竹亚族 Subtrib. Thamnocalaminae * 属:箭竹属 Fargesia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000-2400米的高山平地或坡地。 ==形态特征== 竿柄长7-14厘米,径粗1.1-2.5厘米;节间长2-12毫米,实心。竿高3-5米,径粗1-3厘米,梢端直立;节间长10-15厘米,基部节间长3-5厘米,圆筒形,坚硬,幼时密被白粉,无毛。纵向细肋通常不发达,中空,竿壁厚2-4毫米;箨状隆起;竿环隆起,与箨环等高,幼时有白粉,有时具箨鞘基部之残留物。竿芽三角状锥形,肥厚,近贴竿或其上部者不贴竿,边缘密生灰褐色短纤毛。竿每节簇生4-8枝,枝与竿常作30度的夹角开展,上举,直径1-1.7毫米。笋紫绿色或紫色,无毛;箨鞘迟落,软骨质,矩形,光亮,顶端圆形,背面无毛,基部被白粉,纵向纹在鞘上部及两侧明显,边缘无纤毛;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箨舌微作“山”字形或三角状弧形,无毛,高约1毫米;箨片直立,三角形或线状披针形,无毛,平直或微皱折,基部与箨鞘顶端近等宽,不易自箨鞘脱落,边缘平滑。小枝具2-4叶;叶鞘长2.6-3.6厘米,边缘通常无纤毛;叶耳及鞘口繸毛俱缺;叶舌截形,无毛,高约1毫米;叶柄长2-3毫米;叶片披针形,长5-11厘米,宽7-15毫米,基部阔楔形,下表面灰绿色,无毛,次脉3或4对,小横脉明显,叶缘的一侧具小锯齿,另一侧近于平滑。花枝未见。笋期6月。<ref>[https://haokan.baidu.com/v?vid=7185179116441082901&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原来窝竹长这样] </ref> <ref>[http://www.miaomuwo.com/xuetang/show-3381.html 窝竹的种植与养殖方法] </ref> ==窝竹的主要害虫== 竹螟、竹蝗、竹斑蛾、笋夜蛾、笋蝇、竹象虫等。前三种虫吃竹叶以致植株的光合作用效能降低,营养不良,竹笋产量减少。后三种虫为害竹笋,幼虫注入笋内,轻则以致竹笋生长,重则造成腐烂。对竹夜蛾和竹象虫要及时挖除受害的竹笋,杀死幼虫。冬季松土除草可消灭躲在草中和土中的害虫。 ==窝竹的主要病害== 有枯梢病和水枯病。防治枯梢病要对种竹进行严格检疫,杜绝病源。 ==主要价值== 绿叶繁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窝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