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9.1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竺摩法师 的原始碼
←
竺摩法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竺摩法师</big> ''' |- | [[File:竺摩法师.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竺摩法师 别名;雁荡山僧 出生地;浙江乐清县(现为乐清市) 出生日期;1913 逝世日期;2002 职业;佛教青年总会顾问 毕业院校;武昌等佛学院 代表作品;《无著的学说》《苏东坡的佛教思想》 |} '''竺摩法师'''(1913~2002),[[浙江]][[乐清]]县(现为乐清市)人,俗姓陈。幼年于雁荡山出家,自号雁荡山僧。毕业于[[闽南]]、[[武昌]]等佛学院。亲近太虚大师,为入室弟子。曾随学于岭南画家高剑父,遂善绘事。此外,亦擅长诗词、散文,书法尤自成一格,墨宝多为海内外各道场所珍藏。抗日战争前,曾在[[香港]]弘法。1953年转往[[马来西亚]]槟城。 ==简介== 师之著作十余种,曾办无尽灯杂志,及澳门佛学社。其皈依弟子遍及星、马、[[香港]]、东南亚等地。先后连任[[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主席十余年,并任马来西亚佛教学院院长、檀香山檀华寺住持等职。致力于佛教教育及弘教人才之培养,慈心悲愿,甚受僧俗敬仰。对大乘佛法之推广于[[马来西亚]],贡献颇大。<ref>[https://www.dizang.org/fjrw/fs/zmfs.htm 竺摩法师简介] , 地藏孝亲网 </ref> ==受戒学法== 在新马地区弘化的僧侣中,竺摩法师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较早抵达的一位。他于西元一九五四年来到槟榔屿,其间除于一九五八至五九年间,到檀香山弘化年余外,其余时间全在新马地区。 竺摩法师俗家姓陈,名德安,[[浙江]]省乐清县(现为乐清市)人,一九一三年,出生于县东雁荡山下的河深桥村。兄妹十人,他行七。父红梅公及母亲王氏,均虔信佛教,他自幼即受到佛法的薰陶。十岁入私塾读书,颖悟过人,十一岁时慈母见背,依父抚育。十二岁随父到黄塘寿昌寺听钦汉法师讲经,法师见竺师器宇不凡,异于常儿,因劝红梅公允竺师出家,俾造就佛门法器。竺师乃在寿昌寺方丈白云长老座下剃度出家,法名默诚,字守志,时为一九二四年。 一九二五,竺摩法师奉师命到[[永嘉]][[普觉寺]],为师叔芝峰法师侍者,[[弘一大师]]在永嘉城下寮闭关,师祖万定和尚携师前往礼座,大师饷以糖果,并书"息恶行慈"四字以勉。一九二六年,奉师命到四明梅墟静宗寺,学习经忏唱念凡一年。十五岁到[[宁波]][[观宗寺]],亲侍[[根慧长老]],长老喜师颖悟,悉心培育。翌年,竺摩法师依[[谛闲老和尚]]受具戒,并入"弘法学社"受学,先后依静权、宝静诸大德学天台教观,一门深入,窥其堂奥。在弘法学社四年,一九三一年随芝峰法师到厦门,入[[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就读。闽院院长是太虚大师,实际上是大醒法师主持院务,芝峰法师任教务主任。竺师插入甲班二年级,与印顺、东初、静严、心道、大讷、普钦等同学。在校期间,以资质过人,深为[[太虚大师]]所器重。 二十一岁,竺摩法师自闽院毕业,[[太虚大师]]到[[汕头]]讲学,竺师随侍,为大师任记录。时武昌佛学院研究部招生,竺师复进入武院研究,在院研究的,尚有[[本光]]、尘空、苇航、[[力定]]、印顺、止安、[[月耀]]诸师。这时竺师以雁荡山僧、篆香室主、为霖、慧海等笔名,在[[《海潮音》]]等佛教刊物上发表文章。如[[《无著的学说》]],[[《苏东坡的佛教思想》]]等稿,即于此时发表。同时,[[芝峰法师]]担任《海潮音》月刊主编,竺师为其助理。 一九三四年,[[芝峰法师]]辞去海刊编务,回到[[宁波]],在慈溪金仙寺,创设"白湖讲舍",招生讲学,竺师随同到宁波,担任助讲。竺师返里省亲,而其父红梅公已逝,师伤感不已,祭奠父坟后,复返回宁波。一九三六年秋,[[太虚大师]]到[[香港]]弘法,函召竺师同行随侍,担任记录,事后仍回宁波。在慈溪金仙寺,撰写[[《论佛教的知难行易》]]、及[[《诗意与禅理》]]二书。翌年春,由白湖移锡四明延庆寺,本有赴日留学的计划,尚未成行,而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竺师与闽南佛学院同学暮伽、化庄等参加了"慈溪抗日后援会",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后以战局变化,展转到了武汉,参加"僧侣救护队",奉派到河南前线担任救护工作,出生入死,工作逾年。翌年,由河南前线回到武汉。 ==港澳传法== 在[[武汉]]停留未久,竺摩法师偕同武昌佛学院的慧云法师,南下[[广州]],转赴[[香港]]。他与墨禅法师参加了"香港佛教救济难民会",驻会办事,从事难民救济工作。一九三九年春,香港"东莲觉苑"苑长林楞真居士,邀请竺师到澳门功德林,开办"佛学研究班",招生讲学。同时主编[[《觉音月刊》]],宣扬佛教文化。这时道安、巨赞二师在桂林创办[[《狮子吼》]]月刊,《觉音》与《狮子吼》,是极有分量的佛教刊物。 一九四三年,竺师应上海大醒、芝峰二师之约,将北归雁荡避兵,中秋之后,他整装北上,先自澳门抵香港。翌日,日军登陆九龙,占领香港。竺摩法师之行程因而受阻,躲在东莲觉苑避难。数星期后,乘小舟返回澳门,仍驻锡功德林,隐居潜修。一九四五年,忽然患大热之症,高热不退,生命垂危,后以专称"观世音菩萨"圣号,历七昼夜,汗出热退,病已痊愈。 在澳门功德林隐修五年,到一九四八年,尹法显居士创办"澳门佛学社",聘竺师为导师,请师移锡社内,驻社讲经弘化。一九五一年,为扩大弘法范围,创办《无尽灯》杂志,并出版多种讲经著述,风行港澳及海外。先是,《太虚大师全书》在香港出版,最初由演培、续明二师担任校对。全书六十四册,七百万言,出到二十六册的时候,演培、续明二师赴台湾弘法,其余校对的责任,即请竺摩与隆根二师担任。竺师校对完第八、九两篇六册。一九五三年,明常老和尚在港创办"[[栖霞佛学院]]",礼聘竺师为副院长,校对全书之事乃由隆根法师一人担任。竺师在佛学院未及一年,翌年春季,泰国的龙华佛教社,请师到[[曼谷]]主持[[太虚大师]]舍利塔开光典礼,他乃离开居住了十余年的[[香港]]、[[澳门]]。 竺摩法师到曼谷以后,在龙华佛教社及中华佛学社两地讲经,并举行书画展。一九五三年五月,槟榔屿的"菩提学院"礼请竺师去担任导师,兼任菩提中学佛学课程。在这样的因缘下,竺师到了槟城,驻锡菩提学院,经常应东南亚佛教团体之请,到各地去讲经弘法。槟城的菩提学院,初为闽南籍的芳莲尼师所创建,后来由其徒吴宽定、陈宽宗二居士管理。院中设有义学,由王弄书、陈少英等居士协助办理,后来改为正规小学,继而又增办初中。院中经常礼请高僧驻锡,自数位至十数不等。中国僧侣南游者,多驻锡于此,早期如[[道阶]]、慈航、[[演本]]、法舫诸师,后来如本道、智通、松年、慧僧诸师,均曾驻院讲经说法。 ==海外弘法== 一九五六年,第四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在尼泊尔召开,竺摩法师以"马来西亚佛教代表团"团长身分出席大会,副团长为毕俊辉居士,秘书是黎东方博士。一九五七年,竺师受檀香山中华佛教会之礼请,出任檀香山檀华寺住持。竺师偕同祖印、泉慧二师,办妥入境签证,于五七年底飞抵檀岛。 竺师抵檀之日,中华佛教会全体理事及信众数百人迎之于机场,一九五八年元月十八日,中华佛教会联络檀香山中华总商会等四大侨团,在总商会礼堂,为竺师及祖印、泉慧二师,举行盛大的欢迎会。参加的贵宾,包括侨界名流,社团领袖,佛教信众等千余人参加,盛况空前。继之又举行檀华寺首任住持晋山典礼,同时祖印、泉慧二法师出任副住持。 竺摩法师来檀之时,携有从[[印度]]佛成道处菩提伽耶塔请得的佛舍利二颗,及已故的佛教领袖[[太虚大师]]舍利二颗,[[马来西亚]]高僧[[演本老法师]]舍利六颗,一并供于檀华寺内,供人参拜。佛教信众及各界人士前往瞻礼者络绎于途,竺师并于周日法会上演讲"供养舍利之意义",各界人士获闻胜义,叹未曾有。 竺摩法师在檀岛弘化一年,以槟城菩提学院及东南亚信众函电促请,于一九五八年底返回槟榔屿。而[[祖印]]、[[泉慧]]二位法师就此在檀岛长期居留,照著竺公上人规画的方针,继续为弘扬佛法而努力。 竺摩法师赴檀香山弘化之前,曾倡议组织[[马来西亚]]佛教会,因赴美而中止。至此复与槟城诸山长老[[志昆]]、本道、[[金星]]、如贤、[[金明]]、真果等,推动筹组"马来亚联邦佛教总会",在槟城极乐寺召开成立大会,星马各地诸山长老及佛门四众,锡、缅、泰、马各民族佛教领袖,各州缁素观察员等千余人与会,[[马来西亚]]开国之父东姑阿都拉曼主持剪彩及致辞。竺师以建会之劳,众望所归,被推为首届会长。后来竺师复推动会所兴建工作,一九六四年在槟城车水路购下四万余尺土地,继而鸠工庀材,开始兴建,于一九七〇年,完成巍峨壮观的佛总会所大楼。 在成立佛教总会的同年,由菩提中学校长[[王弄书]]为首的佛教信徒,发起为竺师兴建"竺园精舍"亦落成,竺师由安单五年的菩提学院,移锡入竺园精舍。三年后,竺师的弟子以精舍不敷使用,发起另建"三慧讲堂"。一九六五年,位于邦各律的三慧讲堂正式落成,竺师复移锡讲堂。在讲堂讲经不辍。一九七〇年,竺摩法师应请出任[[马来西亚]]佛学院院长。一九七一年,马佛总召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竺师以连任主席十二年,坚予辞谢不再连任,佛总主席由[[金明法师]]继任。 [[File:竺摩法师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安然圆寂== 竺摩法师自檀香山返回槟城后十余年间,经常游化于[[马来西亚]]各州、[[新加坡]]、[[香港]]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讲经说法,席不暇暖。一九七一年七月,[[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在首都[[吉隆坡]]成立,公推傅佑聪为会长,聘请竺师担任该会顾问。一九七三年九月八日(癸丑年八月十三日),为竺师花甲之庆,槟城各界名流及四众弟子,约三千人为师祝寿,三日间筵开八百余席,收到的贺仪四万多元,除数千元开支外,其余三万七千多元,悉数捐给佛总创办的马来亚佛学院。 六十岁以后的竺摩长老,除继续在星马各地讲经弘化外,一九七六年五月中旬赴[[香港]],主持荃湾芙蓉山"太虚大师舍利塔"重修落成典礼。重修舍利塔是竺老独力捐款完成的。同年九月,又去了一趟澳洲。澳洲有一"中华佛学研究社"的组织,社长廖英源居士礼请竺老赴澳讲经。竺老在澳游化二十余日,返回槟城。一九七八年五月,竺老的剃度弟子、泰国合艾市的住持释继容,重建智善庵落成,请竺老主持开光,并为徒孙显常、显性等多人,传授沙弥尼十戒,为此竺老去了一趟泰国。继而于六月间,又应美国旧金山慈恩寺住持法参法师之请,为慈恩寺主持开光典礼,竺老率徒继明、继慈二师飞抵旧金山,主持开光后并在寺中讲[[《心经》]]。之后由万佛城的恒隐法师陪同,到洛杉矶观光,并一游迪斯奈乐园。 一九七九年春,竺老在三慧讲堂闭关百日,编著[[《心经讲话》]]及[[《佛学问答第二辑》]]二书,并修订[[《普贤十愿讲话》]]。一九八〇年春,复闭关百日,编辑著作。六月,又应[[加拿大]]温哥华市"世界佛教会"[[吕雒九]]、[[冯公夏]]二居士之请,到温哥华讲经。竺老在世佛会讲《阿弥陀经》,圆满后返回槟城。一九八二年四月,竺老二度应请赴温哥华,在世佛会讲[[《天台止观》]],世佛会会长吕雒九于四月生西,竺老参加追悼会,并主持大蒙山法会超荐。 竺摩长老于七十岁以后,对外活动逐渐减少,在槟城时驻锡三慧讲堂,到星洲时驻锡佛缘林,随缘度化。自修重于化他。长老幼具宿慧,童真入道,生平除讲经弘道外,作书写画与人结缘。二〇〇二年二月五日下午卅五分,长老圆寂于三慧讲堂,俗腊九十,僧腊七十九夏,弘化星马四十余年,在当地僧侣中是最受人崇敬的大德。 == 参考资料 ==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返回「
竺摩法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