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49.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简帛 的原始碼
←
简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简帛.jpg|350px|缩略图|右|<big>简帛</big>[http://s5.sinaimg.cn/mw690/002lkX0Mzy7jvewR3H654&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8001328c0102xnij.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简帛'''是竹简与帛书的统称,亦作竹帛,古书中所言“书于竹帛”,是在古代中国人书写所用的主要材料,直到六朝时期才完全为[[纸]]所代替。现代所称的简帛多是[[出土文献]],概可分为书籍与[[文书]]两类。 有关殷商的文献及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典册的踪迹,已知当时的人们用竹木制简,用绳编连成册。到了[[春秋时期]],又采用白色的帛作为书写材料。此后“书于竹帛”便成为大众常谈了。 ==分类== 目前出土文献的简帛,依其内容性质概可分为书籍与文书两大类。 ===书籍=== 作为简帛的一类,此是狭义的“书”。按《[[汉书]]·艺文志》的分类,有六艺(六经)、[[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法律在《汉书·艺文志》中未收入,但若依后来的目录传统,亦可列入。 ===文书=== 文书一类指的是当时朝廷及地方的文件、[[簿籍]]、[[档案]]。还包括边远地区所出与[[屯戍]]、[[津关]]、[[驿传]]等关联的材料。一些私家的簿籍亦归于此类。 ===其他性质的简帛=== 日常生活使用的[[书札]]、历谱、有关丧葬的祭祷记录、遗嘱、遣策等等,较为零碎的材料<ref>[http://www.cssn.cn/ts/ts_zsys/201402/t20140228_1007415.shtml 简帛书籍的发现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2-28</ref>。 ==特色== ===文字=== [[战国]]简帛的文字,字体因国别而异,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楚国]]文字,在六国古文字中自有特色。 秦至汉初的简帛多为[[隶书]],但篆意较深,是秦篆走向汉隶的过渡型态。过去讲古文字学一般止于先秦,[[李学勤]]则认为应放宽至汉初,理由是当时的文字仍含有较多的古文字因素。 ===古书版本及年代判定=== 目前出土的文献皆是传抄本,还没有能证明是原稿本的。 有些简帛有避讳字,能提供判定抄写年代。例如[[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不讳“邦”字,乙本则讳“邦”字,知乙本抄于[[汉高祖]]或以后,甲本则是在汉兼天下之前,此类证据提供作探讨当时文字演变的标准。 又如有些书的成书与抄写的年代极近,例如马王堆帛书之《[[五星占]]》曾叙及汉文帝初事,距出帛书的墓下葬时间不久,此是因为占书目的在于实用,内容有时间性,与其他的书籍不同。 出土的简帛多为佚书秘籍,且年代久远,自是无庸置疑的善本,但就已知的研究里,有传本可比较者,其间有差异者,不一定简帛比传本好。 ===职业抄手=== 在汉初已有职抄手。例如马王堆帛书的《[[黄帝书]]》、《老子》乙本、《[[周易]]》经传、《[[相马经]]》、《[[刑德]]》乙等,皆出自同一人之手<ref>[http://www.sohu.com/a/312785386_311846 温故丨李学勤:《新出简帛与学术史》] ,搜狐网,2019-05-08</ref>。 ===多通假字与同义字=== 简帛书籍多见[[通假字]]。例如[[周易]]经文中的卦名便许多通假,且今本都是本字,帛书的都是借字,并无深文奥义可寻。 又多同义字,这种情况在传世文献中亦可见。 ===标点=== 简帛上的标点亦值得研究。如: 春秋末期的侯马盟书(不属于简帛范围,玉片)、[[战国]]早期的随县擂鼔墩竹简等,已出现用小横线作为文句的标点。 战国中晚期之间的长沙[[子弹库帛书]]残片,用了钩形符号,即钩识。 长沙子弹库帛书的那件完整帛书以黑色长方符号置于文末,表示一章的终结。 ==视频== ===<center> 简帛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山东博物简帛文化展 </center> <center>{{#iDisplay:f0557lcwc7v|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95 古书画;古文书]]
返回「
简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