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8.31.2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算盘(萧月月) 的原始碼
←
算盘(萧月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算盘'''<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4054395/pexels-photo-4054395.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算盘》'''是[[中国]]当代作家萧月月的散文。 ==作品欣赏== ===算盘=== 其实算盘在好长一段历史[[进程]]中都发挥着巨大地作用,它的出现被国人们称之谓我国的第五大[[发明]]。 记得八十年代初甚至到九十[[年代]],上[[小学]]时,写[[毛笔]]字和打算盘也曾是孩子们的必修课。你在学生们放学的路上随时可以见到小学生们像背[[书包]]一样把算盘用一根细绳系住两边斜跨在肩上。算盘是我们的国粹确实应该发扬光大,就如同京剧和各种地方剧种一样,让它们扎根于我们的心中是一种[[政治]]说教,应该具体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算盘,又作祘盘,它起源于北宋[[时代]]。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据公开资料[[显示]],“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所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后称之为“档”。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珠每珠当一。而今天的解释是:算盘为长方形,木框中嵌有细杆,杆上串有算盘珠,算盘珠可沿细杆上下拨动,通过用手拨动算盘珠来完成算术运算。 古时候,人们用小木棍进行[[计算]],这些小木棍叫"算筹",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的计算叫"筹算"。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用小木棍进行计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盘。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进行加减乘的运算,还能计算土地面积和各种形状东西的大小。 《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由于算盘普及,论述算盘的著作也随之产生,流行最久的珠算书是1593年明代程大位所辑的《算法统宗》。《算法统宗》是一部以珠算应用为主的算书。 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在明代,珠算已相当普及,并且出版了不少有关珠算的书籍,其中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1533~1606)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 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又形成了算盘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之说。其依据是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药铺]],其正面柜台上赫然放有一架算盘,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将画面摄影放大,确认画中之物是与现代使用算盘形制类似的串档算盘。1921年在河北巨鹿县曾挖掘到一颗出于宋人故宅的木制算盘珠,已被水土淹没八百年,但仍可见其为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毫无两样。 刘因是宋末元初人,他的《算盘》诗,与其说是描写元代的事物,还不如说是宋代事物的反映更为确切。同样,陶宗仪的“三珠戏语”所见元人谚语中已有算盘珠之说,也反映出“是法盛行于宋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算法统宗”条)。元初的蒙学课本《新编相对四言》中,有一幅九档的算盘图,既然在元初已为训蒙内容,可见已是寻常之物,它的出现,至少可上推到宋代。此外,宋代的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较多的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 小算盘中的大道理,不可不思。古话说“人有千算,天只一算”,世人都会算计,或为自己算计,或为家人算计,自然也有人算计他人。不过,不论你如何算计,却始终绕不出天地的大算计。所谓“人有千算,天只一算”,“为善降祥,为恶降殃”这便是上天的一算。所以说,天下万事,不由人算,顺天则昌,逆天则亡。 算盘是咱们中国古代的计算器,从宋代已经就发现了,有句俗话说:“算盘一响,黄金万两”,也就是日进斗金宝器,所以商人把他们的算盘为了要精打细算,就雕刻在画面之上,除了招财进宝的吉祥,还警示后人过日子要勤俭节约。这种以物寓意的雕刻,经常出现在牌楼、照壁上。算盘共十三挡,中间为空挡,两旁各列六个数,左边9、7、36、72,右边1、2、3、5、6、5,左边的36与72是两倍数,共10个数,这数隐藏着奥妙无限。庙上高悬大算盘也是天算的象征。 城隍庙挂算盘,是跟城隍庙供奉城隍有关。城隍(城隍爷或城隍神),其前身是水庸神,兼管阴阳的神只,也是中国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城隍专司人间善恶之记录、通报、死者亡灵审判和移送之职。现被人供奉于庙宇称为城隍庙。民间有冤屈,有冤屈一般到县衙去告,告不准的就到城隍庙向城隍爷告状。“不由人算”,指人算不如天算,“早算晚算,人世间所有的账早晚都会算清楚的。”不管有多难算的账目、多大的冤屈只要让这算盘算一算就“清楚”了。所以,算盘向来是城隍庙的象征,各地的城隍庙多数都以算盘为象征物。 算盘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成为了历史记忆。但它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却会被人们永远铭记于心。它的丰功伟绩会被永远载入历史史册。 <ref>[https://www.sanwenzx.com/index.html 散文在线网]</ref> ==作者简介== 萧月月,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算盘(萧月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