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08.17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米脂婆姨绥德汉(蔡汉顺) 的原始碼
←
米脂婆姨绥德汉(蔡汉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米脂婆姨绥德汉'''<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724300/pexels-photo-72430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米脂婆姨绥德汉'''是[[中国]]当代作家蔡汉顺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米脂婆姨绥德汉===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是流传在[[陕北]]地区的一句名谚。 对于这句名谚,我一直怀着一种[[疑惑]]?为什么米脂的婆姨与绥德的汉挂在一起,他们究竟有哪些联系。 出于解疑释惑,我好奇的来到这片神奇的[[黄土地]],做一番详实的考察和了解,我查阅了米脂和绥德的县志。 据《米脂县志》记载,三国时的美人[[貂蝉]]是米脂人。《绥德县志》记载:"才貌双全的吕布是绥德人"。貂蝉嫁[[吕布]],吕布戏貂蝉,史书记载各异,且不去管它。但是,米脂的女子长得漂亮,绥德男子长得英俊,却是事实。陕北的这句名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可以说,家喻户晓。就连毛泽东1935年到陕北后,在他的谈话里和文章中都引用过这一谚语。那时米脂中学的不少女学生,毕业后即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她们之中大部分和共产党各级军政人员结了婚。全国解放后,这些军政人员,有的成了将军,有的成了省级或中央级领导,因此,米脂又有"丈人县"的戏称。米脂姑娘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聪明、贤惠、能干。例如,1920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米脂姑娘高佩兰和妇女领导干部杜瑞兰、冯云、安建平、杜利珍、杜彩珍及革命烈士杜焕卿、张惠明等,都是很有作为的女中豪杰。 那么米脂的婆姨为什么长得这样漂亮呢? 据说与当地水土有关。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因米脂水得名。米脂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米脂水在县东南100步处,其地沃宜于种植谷子,谷子碾成小米金黄金黄,煮成小米粥上面漂了一层油脂。也许米脂的小米还有什么成分,使女人吃了长得漂亮,如花似玉;男人吃了长得健美,大有作为。 " 绥德的汉"为什么和"米脂的婆姨"齐名呢? 我们这次到了绥德虽然时间短暂,但去看一看也就知道了。[[绥德]]自古为"天下名州",地处陕北腹地,是大理河和无定河交汇之处,也是太(原)银(川)公路和西(安)包 (头)公路交汇之处,为陕北交通枢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名州出名人,名州的人聪明、勤劳、俭朴、坚韧不拔。名州的汉子更是出名。高大、彪悍、英俊的绥德汉,颇有北方阳刚之气。南宋名将韩世忠,绥德人,抗金英雄,因反对秦桧议和,被解除兵权。他曾替岳飞鸣冤,面诘秦桧。中共陕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李子洲,也是绥德人,他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绥德男子,不仅长得英俊,而且能文能武,多才多艺,他们创造了石狮艺术,把石头变成金,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敢于走南闯北,善于发财致富,建家立业。所以,"绥德的汉"与"米脂的婆姨"并驾齐驱,驰名天下。这就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挂在一起的原因。 也许所有这些,如同三国时期的吕布和貂蝉一样已随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成过眼云烟。而现在的"绥德的汉"与"米脂的婆姨"这一响当当的名谚是否还能保持历久弥新,这也是我关心的一个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在短短的几天笔会中,我深有体会。笔会的毎一日总有一个人无微不至地伴随着你;吃饭时为你端茶倒酒;上车时为你清点人数;到景点时为你认真讲解;这个人就是本次笔会的东道主,地地道道的绥德汉许学琪。许学琪个子不高,约1.68米左右,虽没有吕布那么高大威猛帅气的外貌,但他是一个有情有义有担当有内涵的男儿,颠覆了我以往对"绥德的汉"狭隘的理解,同时,窥斑见豹,从他的为人,也让我读懂了什么是真正意义的绥德汉子。从而,也让我看到了陕北这句名谚薪火相传的希望。 至于现在"米脂的婆姨",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法了解太多,留下遗憾。6号清晨,我与在陕北工作多年的侄儿从绥德县城坐车离开,途中在绥德县城与米脂县城之间的柏油路上,我看到一队队骑自行车的男男女女如水如波奔涌。右边一行自行车队,源头是米脂城,尽头是绥德城,蹬车的多是女子,地道的米脂婆姨。左边一行自行车队,起点是绥德城,终点是米脂城,骑车的大都是男子,标准的绥德汉。米脂婆姨的车辆匆匆地朝绥德城驶去,又匆匆地向米脂城返回。同样,绥德汉的车辆匆匆地朝米脂城驶去,又匆匆地向绥德城返回。这也成了当地一景观。 对于这一景观,我觉得很好奇,便问我侄儿。侄儿是个陕北通,熟知陕北的人文历史,他指着前面的一个小镇对我说:“前面小镇叫四十里铺,在绥德与米脂两城之间,从米脂到绥德路程40公里,乘汽车40分钟可到达。小镇距米脂城40里(20公里),离绥德城也40里(20公里),所以叫四十里铺。骑车的米脂婆姨与骑车的绥德汉,经常在四十里铺相遇、相识、相爱。他们用高吭的信天游代代传唱,形成了新时代密不可分的“米脂婆姨绥德汉”。听完侄儿的介绍,我总算明白了个中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对地域文化传承有序。因而,我上面关心的这句陕北名谚是否历久弥新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抑或是旅途劳累的原因吧,这时的我总觉得有些困倦,正在打瞌睡之际,忽被车窗外传来的一声声嘹亮的歌声吵醒,顿觉睡意全无,神清气爽,我尽情的享受着那陕北黄土地的天籁之音。正是: 米脂婆姨绥德汉, 不用打问不用看。 小伙子跑马一溜风, 讨上米脂婆姨乐死人。 石狮子守门钻不进猫, 绥德汉一个比一个好。 车继续在路上行驶着,信天游歌声依旧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我想,与时俱进的陕北人能够把现代的时尚与传统的黄土文化融合在一起,那也是当今陕北文化的一大亮点。绥德汉子依旧就像这里的黄土一样厚实,米脂婆姨依旧就似这里的山丹丹花一样亮丽。他们曾演绎了多少动人的爱情故事,创造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伟业。他们米脂婆姨绥德汉这一名谚理所当然,当之无愧! 这方神奇的黄土地,我还会再来的!<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蔡汉顺,广东省揭阳市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米脂婆姨绥德汉(蔡汉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