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11.5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粗毛鸭嘴草 的原始碼
←
粗毛鸭嘴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粗毛鸭嘴草</big> ''' |- | [[File:123223.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zwbk.org/baike/bpic/2013/11/04/20131104100014674_4109.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7%B2%97%E6%AF%9B%E9%B8%AD%E5%98%B4%E8%8D%89&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粗毛鸭嘴草 拉丁学名:Ischaemum barbatum Retz.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鸭嘴草属 |} 粗毛鸭嘴草(学名:Ischaemum barbatum Retz.)是禾本科,鸭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高可达100厘米,质硬,无毛,叶鞘被柔毛,叶片线状披针形,边缘粗糙。总状花序孪生于秆顶,直立,总状花序轴节间三棱柱形,第一颖无毛,第二颖等长于第一颖,硬纸质,第一小花雄性,外稃舟形,内稃稍长,第二小花两性,有柄小穗较无柄小穗稍短,第一颖半阔卵形,无芒,第二颖舟形,稍短于第一颖。颖果卵形,夏秋季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各地;多生于山坡草地。南亚至东南亚各国也有分布。 粗毛鸭嘴草是一种适口性较好的牧草,放牧时家畜首先采食,然后采食其他混生牧草。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主要价值''' <ref>[http://www.baidu.com/link?url=YJEks5XfA6UBu6rjPGlEf_ccnLh1rKYUKmZufDVYed75trnnQ7E6h_Ppwu4cCaAieP6rWs69XNLRMgmATudsu_&wd=&eqid=df6d5eb00002b0ff000000055fdc10a1 粗毛鸭嘴草],植物智, 2014-08-19</ref>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直立,高可达100厘米,直径达3毫米,质硬,无毛,节上被髯毛。叶鞘被柔毛,老时脱落;叶舌长1-2毫米;叶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短柄状,长可达20厘米,宽3-8毫米,被毛或无毛,边缘粗糙。 总状花序孪生于秆顶,长5-10厘米,直立,相互紧贴成圆柱状;总状花序轴节间三棱柱形,长约4毫米,其外棱和小穗柄外侧均有纤毛。无柄小穗长6-7毫米,基盘有髯毛;第一颖无毛,下部背面有2-4横皱纹,至少上面1-2条皱纹的中部不连续,上部具3-5脉,边缘内折成脊,脊部粗糙或具窄翅,顶端钝,有微齿;第二颖等长于第一颖,硬纸质,顶端尖,背面具脊,边缘常有短纤毛;第一小花雄性,外稃舟形,长约4毫米,1脉;内稃稍长,具2脊;雄蕊3,花药长约2毫米;第二小花两性,外稃透明膜质,先端2深裂至稃体中部,裂齿间伸出膝曲芒;内稃稍短于外稃;[[鳞被倒楔形]],上缘偏斜,长约0.7毫米。有柄小穗较无柄小穗稍短,其柄长约1毫米;第一颖半阔卵形,无芒,外缘上部具较宽的翅,下部常有2-3小疣,边缘具微毛;第二颖舟形,稍短于第一颖。颖果卵形,胚长约达颖果的1/3。花果期夏秋季。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700-800米的荒野及山边草丛。喜温暖而湿度中等的沙质土壤,但在干旱瘠薄的砂质山坡、丘陵也能生长。在中国山东半岛,多分布于渤海、黄海石质海岸的砂质滨海地带,并能形成茂密的纯群落;在近海,海拔30D-500米的低山丘陵亦有生长,但仅能构成低矮稀疏的混生群落。高于500米以上的山丘和泥质性海岸带未见粗毛鸭嘴草生长。 在中国山东半岛冬暖、夏凉、湿度大、夏季雨水集中的沿海区,是粗毛鸭嘴草主要适生带;地处海水浪花溅到的滨海砂带、砂丘最适生。但在低洼积水的海滩、河口,虽属砂质地也未见生长,说明粗毛鸭嘴草地上部喜空气湿润,地下部喜生于土壤透气良好的砂质高燥生境。 滨海砂地粗毛鸭嘴草草地,主要伴生植物有砂钻苔草、[[珊瑚菜]]、海边香豌豆、匍匐苦荬菜、[[滨旋花]]、单叶蔓荆、兴安天门冬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安徽、[[福建]]、广东、贵州、海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台湾、云南、浙江、广西、台湾。热带亚洲及热带西非均有分布。 =='''繁殖方法'''== 粗毛鸭嘴草可以种子和根茎两种形式繁殖。 种子繁殖:粗毛鸭嘴草可在10月采种,待春季气温稳定在18-20℃时播种,播种至出苗需要≥10℃的积温为120-150℃;中国山东最适播种期宜在4月15日-4月20日。播种量15-22.5千克/公顷,因种子细小,播前应精细整地,播后覆薄层细沙土。 =='''栽培技术'''== 粗毛鸭嘴草苗期应禁牧,以利根茎健壮地生长发育。若与苜蓿、沙打旺或草木樨等豆科牧草混播栽培。草场产草量和质量都会有明显提高。 粗毛鸭嘴草根系发达,入土深50-80厘米。营养生长期80余天,有两个生长高峰期。当根系和根茎延展以后,约在6-7月形成第一个生长高峰,7-8月开花,9-10月种子成熟;待种子成熟后,新蘖萌生,形成营养生长的第二个高峰,其光合产物主要转入根茎贮藏越冬。 粗毛鸭嘴草单纯群落,盖度90%以上的天然草地,单墩分蘖一般在10个左右,产鲜草1200-1500千克/公顷。在生境条件较好的砂滩可可高达1800千克/公顷。 在中国山东半岛。粗毛鸭嘴草的割草期已期生长高峰的稳定期而定,在海岸带以7月中旬为宜,在低山丘陵以6月底7月初为宜。5月为营养生长前期,以叶片生长为主,叶量可占草群总量的76%;6月间,茎秆生长加快,秆重达总重的43%,以后直到凋萎前期,基本维持这一水平。5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生长的关键时期,若雨水过多,或干旱无雨,产草量明显降低。这一时期过牧、刈割也会致使草场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主要价值'''== 粗毛鸭嘴草是一种适口性较好的牧草,放牧时家畜首先采食,然后采食其他混生牧草。1988年放牧牛群观察,该草一次放牧采食率为85%,仅次于荩草(87%),优于野青茅(61%)、拂子茅(45%)、稗草(43%)。 =='''参考资料'''==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粗毛鸭嘴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