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8.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納夫帕克托斯 的原始碼
←
納夫帕克托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纳夫帕克托斯''' </p> |- |<center><img src="https://1.bp.blogspot.com/-aj3FXtZTFqI/YH6zQFqo4zI/AAAAAAABopE/o6Hj-1lQOlw9aNApz6GkSdO2xb1aiAoMwCLcBGAsYHQ/w640-h426/DSC07167.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ulifestyle.com.hk/article/totokuo/4127903/%E8%B7%9F%E8%91%97toto-kuo-%E9%81%8A%E7%B4%8D%E5%A4%AB%E5%B8%95%E5%85%8B%E6%89%98%E6%96%AF-%E5%BF%85%E5%8E%BB%E6%99%AF%E9%BB%9E%E6%8E%A8%E8%96%A6-nafpaktos-best-shooting-spots 圖片來自ulifestyle] </small> |} '''纳夫帕克托斯'''(Ναύπακτος),又译'''诺帕克都''',是[[希腊]][[西希腊大区]][[埃托利亚-阿卡纳尼亚州]]的第三大城镇,位于[[科林斯湾]]北侧。1571年[[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基督教]]国家之间的[[勒班陀战役]]就在这里发生,并且以其意大利名“勒班陀”命名。 == 命名 == 古名Ναύπακτος意为“船坞”,为“ναύς”(即“船”)和“πηγνύειν”(即“建造”)的组合词,之后被拉丁化为Naupaktus。在[[拜占庭]]时期又微调为Epachtos (Έπαχτος),同时[[威尼斯共和国|威尼斯人]]称之为Lepanto,而[[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人]]称之为İnebahtı。19世纪后,其古称Naupaktus得以恢复。 == 历史 == === 上古时代以及古典时代 === 在[[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后裔]]便是在纳夫帕克托斯建造舰船,用以入侵[[伯罗奔尼撒]]。 此地曾属于[[罗克里斯人]],但大约在前455年,这座城市的控制权落入[[古雅典|雅典]]手中。雅典人将大批[[美塞尼亚]]难民安置在纳夫帕克托斯,并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将这座城市建设为[[提洛同盟|雅典帝国]]在希腊西部最大的海军基地,先后有两场战斗在这里发生。前404年这座城市再度归于罗克里斯人辖下,之后在与[[阿哈伊亚州|邻国]]的战争中一度沦陷,又在[[伊巴密浓达]]的协助下得以光复。 [[马其顿]]的[[腓力二世]]将纳夫帕克托斯交付给[[埃托利亚和阿卡纳尼亚州|挨托利亚人]],直到前191年这座城市在被围困多日后向[[罗马帝国|罗马人]]投降。 551年[[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期间,古城在地震中被毁。<ref name="Veikou">{{cite book | title = Byzantine Epirus: A Topography of Transformation. Settlements of the Seventh-Twelfth Centuries in Southern Epirus and Aetoloacarnania, Greece | first = Myrto | last = Veikou | publisher = BRILL | year = 2012 | isbn = 9004221514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dKINo5CPFy8C | pages = 466–468}}</ref> === 中世纪與早期近代史 === 747年8月,來自義大利的流行病幾乎摧毀了這座城市。自九世紀晚期起,納夫帕克托斯便成為了[[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國]]尼科波利斯軍區的首府。其所轄教區亦被提升為城市教區。在九至十世紀,此地為拜占庭帝國海軍的重要港口,並為一與[[Catepanate of Italy|南義大利拜占庭佔領區]]交流的重要戰略地點。 隨著[[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第四次十字軍東征]]而致使拜占庭帝國的敗亡,此處成為了逃亡政權[[伊庇魯斯專制國]]的一部分。在1294年,該城被轉交給菲利普一世,塔蘭托王子(Philip I, Prince of Taranto),作為薩瑪‧安潔莉娜‧科穆寧(Thamar Angelina Komnene)嫁妝的一部分。[[色萨利|色薩利]]的統治者康斯坦丁·杜卡斯(Constantine Doukas)在第二年攻擊了伊庇魯斯,取得了此地,但是在1296年,他把大部分的征服土地交給了[[安茹的卡佩皇室]],使得此處成為其希臘土地上主要的基地。 === 近代史 === 納夫帕克托斯於1829年三月成為了新生[[希腊|希臘]]的一部分。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納夫帕克托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