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75.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素履秋心共流连(杨秀廷) 的原始碼
←
素履秋心共流连(杨秀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素履秋心共流连'''<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6814238/pexels-photo-16814238.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素履秋心共流连》'''是[[中国]]当代作家杨秀廷的散文。 ==作品欣赏== ===素履秋心共流连=== 偶里,在湘黔边界清水江中下游锦屏县中部,苗语称为“番鳌”,“番”是贵州黔东南苗族支系之一,“鳌”为 “藕”的苗语语音转化,“[[番鳌]]”意为苗族一个支系居住的有藕的地方。据当地族谱和口碑传,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尹姓先人由湖南宝庆游历至此,看到池中荷花竞相绽放,如临仙境,乐不思乡,便在此筑舍垦田,赏花度日,过着世外桃源生活。元代李氏迁入,明初至清代有龙、吴、王、孙、贺、杨等二十余姓相继入居。因先民落居后喜植藕,春夏之时,莲叶田田,荷香澹澹,故名“藕洞”,侗语称“镇藕”。 偶里大坝是一个高山盆地,四周山岭和冲沟向田坝集汇,形同万马归朝。田坝间阡陌纵横,溪流潺潺,寨霞、寨先、寨欧、皆阳偶里“内四村”十二寨顺溪流环布于偶里大坝周边,寨内木楼依山面坝,高低错落,鳞次栉比,青烟缈缈。经由八百年时光积淀,独特的历史记忆、族群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衍生为这方水土独自的精神文化内涵,形成“千家藕”的苗乡古韵。流传在锦屏县“二十一爪半”苗族社区的一首盘歌唱道: 十里长街在哪里?万马归朝是哪乡? 金花生在哪一土?银花开在哪一山? 哪家老人来起座?千家藕洞把名扬。 清末由黎平府到锦屏王寨设馆授徒的廪生曾昭灿,仰慕偶里人文风物,初访偶里,即被这里的山水风物与古朴民风所陶醉,形诸诗文,其中《[[咏偶里]]》有云:“洞在桃源未许寻,何期偶里即其形。别开天地淳风溥,钟毓人民古道存。”表达了“愿与陶郎共记津”的喜悦情怀,后赴偶里任塾师十余年。 置身偶里秋天旷达之境,自然别有意趣。 一头水牛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望向远处,嘴里一直在咀嚼着,像反刍一段旧时光,那神态,和田野一样寂寥。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刚犁完自家的一坵水田,秋耕翻犁后蓄水养鱼。他双脚浸在水田中,慢慢弯下腰,双手插进田泥里,掏出带泥的禾蔸,培护那道有些渗水的田埂。迷蒙的秋阳,把他的身影投映在浑浊的田水中,那淡淡的影像随着他手脚的动作轻轻漾动起来。他说儿子儿媳在外面务工,他和的老伴在家里照看孙儿,他是家里犁田、栽秧、打谷的主力。讲到家里的事,老人还唱了几句古歌: 九月天气凉悠悠,鱼群聚拢在田里。 蚱忙([[蚂蚱]])去了丢着蛋,鱼群去了丢孩子。 去了丢崽丢女儿,丢着孩儿难相聚。 老人笑着说:“我从小爱唱歌,唱歌解酿([[烦恼]])。做这些农活有家族和亲戚相帮,还算混得过去,这日子总是一天比一天好”。我不由想起了苗乡那句古谚:“弯弯田埂弯弯夿。”夿,方言,用力将泥土掷于某处,填堵漏洞。这句话的意思是过日子只能因时制宜,接受不完美的现实,该将就的地方还得将就将就。那时那地,我也笑了。是啊,谁家的日子里没有一道弯弯的田埂呢? 对于大地来说,每一个节气都是神赐的节日,有着特殊的气性和喻示。时间的脚步无远弗届,乡土上的劳作与守望,才是农历和节气最好的注解。 偶里因为村寨密集,现有烟户近一千五百户,人口六千余众。还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初,乡人投入农业生产的热情高涨,柴草等生产生活资料消耗量大,砍柴割草常常要到几里甚至十几里外,秋天里各家各户备下过冬柴禾也就成为偶里的一道景观。柴禾多,自然成为人们称道的勤快人家。而今的偶里,公路四通八达,一幢幢现代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在公路边、村寨里,现代便捷的生活方式已进入家家户户,人们已经过上了“煮饭不用柴、喝水不用抬”的日子。在皆阳村,一户人家的廊檐下,堆了长约七米,高近两米的柴垛,陈旧的柴薪上落满了时光的尘埃。那些翻山越岭、汗流浃背挑柴、背柴的日子已经成为记忆,但张扬在那些日子里的精神头,早已融进苗乡传统文化的[[根脉]],萦系起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 天地万物,变化日新。那些老去的乡村景观里,乡愁,渐行渐远又愈久愈浓。 <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l 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杨秀廷,贵州省锦屏县委政研室原主任,贵州省作协会员,202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素履秋心共流连(杨秀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