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56.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維克羅 的原始碼
←
維克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800000;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維克羅''' </p> |- |<center><img src="https://autodespair.files.wordpress.com/2012/10/velcro.pn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autodespair.wordpress.com/2012/10/01/velcro-rebranding/ 圖片來自autodespair] </small> |} '''維克羅'''(英語:Velcro)正式名稱為 Velcro IP Holdings LLC,是一家[[英國]]私人控股公司,由[[瑞士]]電氣[[工程師]] George de Mestral 喬治德梅斯特拉爾在 1950 年代創立,生產包括魔鬼氈在內的一系列[[機械]]結構搭扣產品,以「維克羅」為品牌名稱。 ==簡介== Velcro 是個註冊[[商標]],由 2 個法文單字拼起來:velour(絨毛) 和 crochet(鉤子)。它是由 2 片尼龍絲織編而成,一片有微小的鉤子,另外一片有微小的環圈,把這 2 種布料疊壓在一起時,它們就牢牢地連結住了。Velcro商標已成魔鬼氈代名詞,或稱鉤毛搭扣帶([[魔鬼氈]],魔術貼,粘扣帶)。是[[拉鏈]]的代替品,優點是耐用、質輕、容易拉開、可以清洗、顏色種類多等,因此幾乎搶走了拉鏈、鈕扣、鉤鉤和鞋帶的生意。 維克羅(Velcro)公司是魔鬼氈鉤環緊固件的原始製造商。1941 年英國電氣工程師 George de Mestral於在[[阿爾卑斯山]]散步時所發明了他的第一個接觸緊固件,他將其公司命名為「Velcro」(維克羅),也就是velours(天鵝絨)和 crochet(鉤)這兩個法語單詞結合的混成詞。<ref>[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210aaf02-c23e-4d6f-8886-2a66c7be4699 魔鬼沾(氈)的發明]科技大觀園</ref> ==魔鬼氈== 魔鬼在生活中極為常見,都是一般[[消費]]品、尤其是[[運動]]類產品的重要料件。除了運動鞋、休閒鞋外,其他許多產品也需要使用,例如VR[[頭盔]]、[[血壓計]]、軍服的[[臂]]章,或是[[飛機]]上的座椅和地墊,目前已跨足到軍備用品、[[醫療]]產業、航空等領域。 魔鬼氈的發明者是瑞士的喬治.梅斯倬(George de Mestral, 1907 ~ 1990),他在 1951 年申請到瑞士專利(#2,717,437)。梅斯倬出生於瑞士洛桑附近的小鎮,畢業於洛桑市的聯邦科技學院,獲電機工程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在一家瑞士機械工廠當工程師。梅斯倬從小就有好奇心,[[手]]也非常靈巧,在12歲時,就自己設計組裝了一個玩具飛機,而且他老爸還幫他申請到[[專利]]。他的嗜好是爬[[山]]和[[狩獵|打獵]]。 ===發明經過=== 1941 年 De Mestral 在[[阿爾卑斯山]]的一次狩獵旅行回來後將鉤環搭扣概念化。他在山上經過一處有牛蒡種子的路段,種子會粘在他的羊毛襪、外套以及他的狗身上。於是他發現帶毛的植物可以變成有用的東西。在去除了幾個一直粘在他的[[衣服]]和他的狗身上的[[牛蒡]] 毛刺([[種子]])之後[[毛皮]],他開始好奇想原因。他在顯微鏡下檢查了它們,並註意到數百個“鉤子”可以鉤住任何帶環的東西,例如衣服、[[動物]][[皮毛]]或[[頭髮]]。他看到了以一種簡單的方式可逆地綁定兩種材料的可能性,如果他能弄清楚如何複製鉤子和環。 ==靈感啟發== 許多[[生物學]]家也看過芒刺小針的小鉤子結構,但是只有梅斯倬會進一步仔細觀察,進而推想到鉤鈕的應用。其實他有過使用拉鏈的不方便經驗,如拉鏈脫節了;又有時候做[[冬]]天的戶外活動時,手凍得不容易拉上外套的拉鏈或繫鞋帶,梅斯倬一碰到機會就有聯想的能力,把「無」化為「有」,有「創造」的能力。他還能從自然界的生態,推廣「鉤」和「圈」的連接理論假設,用實驗去證明而對應了實際[[生活]]的「需要」。 === 尼龍線在編織成環 === 當時[[法國]][[紡織]]中心是里昂,在那裡他設法獲得了一位[[織布]]工的幫助,製作了兩條[[棉]]條。然而,棉條很快就磨損了,所以德梅斯特拉爾轉向合成纖維。在經過反複試驗後,他將尼龍定為最好的合成材料,他最終發現尼龍在熱紅外光下縫製時形成的鉤子非常適合緊固件的鉤子側。雖然他已經想出瞭如何製作[[鉤子]],但他還沒有想出一種方法來使這個過程[[機械]]化,並製作出環狀的一面。接下來,他發現尼龍線在編織成環並經過熱處理後,可以保持其形狀並具有彈性,但必須在正確的位置切割環,以便它們可以多次固定和解開。 ==專利產品== 將鉤子編織的過程機械化花了八年時間,又花了一年時間才製造出[[織布機]],在編織後修剪毛圈。總而言之,創建一個行之有效的機械化流程需要十年時間。他於 1951 年在瑞士提交了他的專利構想,並於 1955 年授予專利。De Mestral 預計立即會有很高的需求。幾年內,他獲得了專利,隨後在[[德國]]、[[瑞士]]、[[英國]]、[[瑞典]]、[[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加拿大]]開設了商店. 1957年,他擴展到[[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曼徹斯特]]的紡織中心。 De Mestral 將 Velcro 這個名字命名為 Velcro,它是法語單詞 velours(“天鵝絨”)和鉤針(“鉤子”)的組合,他的發明以及他的公司繼續生產和銷售緊固系統。快要放棄的時候,他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他買了一把[[剪刀]],剪掉了環的頂部,從而創造出與環完美匹配的鉤子。 然而,鉤環產品融入[[紡織]]行業需要時間,部分原因在於它的外觀。1960 年代初期的鉤環看起來像是用剩餘的廉價面料製成的,這對服裝商來說是一個沒有吸引力的方面。Velcro® 品牌鉤環的第一個顯著用途是在[[航太工業]],它幫助[[太空]][[人]]在笨重的太空服中進出機動。最終,滑雪者註意到了更容易進出的西裝的類似優點。潛水和航海裝備緊隨其後。 緊固件由兩部分組成:一條帶有小鉤子的直線織物條,可以與另一個帶有較小環的織物條“配合”,暫時連接,直到拉開。最初由棉製成,這被證明是不切實際的,緊固件最終由尼龍和聚酯製成。該公司目前仍在不斷製造和推出搭扣產品系列他在 1955 年為它申請了專利,隨後對其進行了改進和開發,直到 1950 年代後期才開始商業化。 該公司繼續生產和銷售緊固系統。最初設想為服裝緊固件,如今,Velcro 被廣泛應用於各種行業和應用。包括醫療保健、軍事、陸地車輛、飛機,甚至航太工業航天器。 ==歷史== 鉤毛搭扣產品,最初由瑞士電氣工程師 George de Mestral於1948年發明,1955年註冊產品專利,而後經過完善,於1950年代末投入商業化生產。De Mestral 研發的搭扣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帶有小鉤的織物條,一部分是帶有小圈的織物條,兩者可貼合在一起,用力拉則會分開。搭扣產品最初為棉質,實踐證明不是很實用,後來最終改用尼龍和[[聚酯纖維]]。 ==專利與商標== 1958 年,De Mestral 在瑞士為鉤毛搭扣提出專利申請,並於 1961 獲得專利。雖然現在原專利已經失效,但維克羅公司在鉤毛搭扣產品領域屢有創新,並獲得了相應的[[智慧財產權]]。該公司常常使用專利合作條約 (PCT) 體系申請國際專利。截至 2010 年末,共提交了 134 份 PCT 申請。De Mestral 原專利於 1978 年到期後,競爭對手開始爭相進入市場。但維克羅公司對鉤毛搭扣技術進行了多種創新,並應用至其他工業和商業領域,還獲得了相應的智慧財產權。De Mestral 專利到期後,未能成功更新。 原專利失效後,市面上出現了仿冒產品。為應對這一問題,維克羅已開始重視其商標戰略。為防止「維克羅」商標遭到濫用,變成一個通用詞,失去商標保護的必要辨識度,公司申明:不存在名為「維克羅」的物品,「維克羅」是公司名稱、品牌和商標,不是某類產品的通用名。公司通過[[廣告]]、產品簡介和營銷活動告知[[消費]]者,不是所有鉤毛搭扣都是貨真價實的維克羅品牌產品。 ==公益事業== 2015年,維克羅公司出資為[[柬埔寨]]基金會 (CCF) 在[[金邊]]建設 Neeson Cripps Academy [[學校]],這是一所注重高科技和[[環保]]的[[學校]]。為了向[[教師]]致敬,維克羅公司在美國謝師周期間贊助了一項全國性的[[教室]]翻新項目。2015年,維克羅公司攜手 HGTV 設計師 Sabrina Soto,為密蘇里州喬普林 College Heights Christian School 設計翻新了兩間教室。 ==涉足流行文化== * 2016 - 作為[[愚人節]]笑話,雷克薩斯推出「可變載荷耦合後向」(V-LCRO) 座椅,這項技術使用威扣品牌背膠將車手固定在座椅上,以承受更為劇烈的轉向。 * 1984 - David Letterman 採訪公司美國[[工業]]銷售總監時,身穿威扣品牌搭扣產品製成的套裝,從蹦床跳向覆蓋搭扣產品的牆壁。 * 1968 -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帶上月球的套裝、樣品收集袋以及月球車均使用了威扣品牌搭扣產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台灣百和工業'''<br><img src="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3/30/2/11989737.jpg&x=0&y=0&sw=0&sh=0&exp=3600&w=441" width="280"></center><small>台灣百和董事長鄭森煤。[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8944/5355059 圖片來自money.udn ]</small> |} ==合作企業== ===台灣百合工業=== 世界運動品牌大廠[[愛迪達]](Adidas)、耐吉(NIKE)、安德瑪(Under Armour)、紐巴倫(New Balance)、彪馬(PUMA)的鞋帶、黏扣帶、射出帶等料件,都是來自[[台灣]],而且超過五成都來自於台灣百和。世界前二十大運動品牌,清一色都是它的客戶。百和創業初期的主力產品是俗稱魔鬼氈的黏扣帶,目前產量已是世界第一。早期因為沒有技術,曾與黏扣帶發明公司荷商維克羅(Velcro)合資,直到1990年時,鄭家三兄弟將維克羅的股份全數購入,才取得100%的經營權。自2016年首度突破百億後,百和已連續五年,維持每年10%到15%的成長幅度!創立四十多年,台灣百合的黏扣帶產量,一年超過106萬公里;以一公分寬度的黏扣帶計算,可繞地球將近27圈!<ref>[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8944/5355059 台灣百和鄭森煤的世界第一魔鬼氈 年產量可繞地球27圈]經濟日報/專欄</ref>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營利機構]]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Category:478 纖維工藝]]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維克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