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35.1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織里鎮 的原始碼
←
織里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織里鎮'''<br><img src="http://www.lefentongyi.com/uploads/allimg/181107/1034552619-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lefentongyi.com/shichanghangqing/10.html 圖片來自樂芬童依]</small> |} '''織里鎮'''是[[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轄鎮,位於吳興區東部,北依[[太湖]],南靠[[318國道]]和[[長湖申航道]]<ref>[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458560 長湖申航道],浙江新聞</ref> ,歷史上因織造業興盛而得名,史料中就有「遍聞機杼聲」的記載。織里鎮先後進行了兩次行政區劃調整,現在的織里鎮由原織里、晟舍、太湖、軋村、漾西5個鄉鎮合併而成,區域面積135.8平方公里,轄46個行政村、9個居民會,總人口22萬人。 == 歷史 == 據織里鎮轄區內的[[軋村分水墩]]、湖州城南[[錢山漾]]等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證明,在[[新石器時代]]、[[殷商]]之前,即早在3500多年以前,已經有人類在此地進行生產活動,並繁衍生息了。 織里鎮歷史上因織造業興盛而得名,史料中就有「遍聞機杼聲」的記載。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或雲三千畝為「一里」。故名「織里」。在[[宋]]、[[元]]時期實行[[鄉里制]],屬[[烏程縣]]常樂鄉、震澤上鄉與震澤下鄉。[[明]]時成村,[[清代]]後手工業尤其織造業發達,商業繁榮,水上交通便利。[[清]]仍歸烏程縣管轄,屬十一區一百十四莊。 [[民國]]時期,今織里鎮所轄地的鄉鎮有織里鄉、苕東鎮、義皋鎮、驥村鄉和軋村鄉,直至民國19年(1930年),織里鄉始建鎮,稱「[[吳興縣]]織里鎮」,首任鎮長乃織里人顧國民先生。此後,「織里鎮」的基本建制延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 1950年,織里鎮又改名為[[鄉]],為[[公社]]。直至1984年9月,正式建制為織里鎮。1993年10月,撤晟舍鄉,並入織里鎮。1999年10月調整鄉鎮區劃,原[[軋村鎮]]'''軋村鎮'''歷史悠久,其古名為王家莊。[[南宋]][[建炎]]三年(1127),[[高宗]]皇帝[[趙構]](康王)南渡時,兩次往返途經浙西,曾駐蹕於此,夜聞木機軋軋之聲不絕,故有「軋村」之名。軋村興於明代,盛於清代。蠶桑素稱發達,湖繡尤為傳統。故軋村又有「繡花之鄉」的美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該轄區屬軋村、驥村兩鄉及漾西、常樂兩鄉的一部分,1956年合建為軋村鄉。1958年,軋村,織里、義皋三鄉合建為太湖公社,該轄區設為軋村、驥村兩個生產管理區。1961年,太湖公社劃分成五個公社,該轄區建稱軋村公社,以駐地得名,沿用至今。1993年9月,立為建置鎮。、[[漾西鎮]]'''漾西鎮'''因鎮東有長漾、金魚漾、莊田漾,鎮區位於這片水域之西,故名「漾西」。漾西鎮轄區在[[清代]]屬[[烏程縣]]第十四區145莊,[[民國]]時屬五和鄉,抗戰勝利後屬義和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劃分歸並,數易其名。1949年5月屬義和鎮,1950年5月屬漾西鄉,1958年10月屬太湖公社,1961年5月屬漾西公社,1984年2月為漾西鄉,1994年12月撤鄉建鎮,名漾西鎮。和[[太湖鄉]]'''太湖鎮'''由原太湖公社劃分設置。70年代初從義皋遷至幻溇,興建太湖鎮。繼晟舍鄉並入織裏鎮,織里鎮成為中心城市湖州的近東大鎮。 2011年10月下旬,發生外地民眾,由于政府纳税问题,拒繳機頭稅的[[湖州織里騷亂|集體抗稅事件]],引發大規模暴乱,有多数人员受伤。 == 行政區劃 == 織里鎮現轄4個[[鎮轄街道]]和2個[[辦事處]](2014年),鎮政府駐地為吳興大道8號。 == 經濟 == 織里鎮是[[改革開放]]後迅速崛起的新型城,目前已形成童裝產業為主體,羊絨羊毛、鋁合金型材、微特電機、小五金、床上用品等產業相配套的產業格局。。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等11個部委列為[[中國]]首批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1年被[[湖州]]市委、市政府列為湖州中心城市的工貿新區;2002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命名為「中國童裝名鎮」。2002年,織裏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17.5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13.6億元;國內生產總值25億元,人均[[GDP]]2.5萬元;財政收入2.2億元;農業人均純收入6972元。2019年中国百强乡镇第59名。 織里民營經濟發達,特色產業強盛,現是全國最大的童裝產銷基地和棉坯布集散中心,被譽為「中國童裝名鎮」。現已成為浙北地區重要的商貿型城鎮、城區首位鎮、湖州市重點發展六大中心城鎮之一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 城市建設 == 織里鎮城市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面積達27.8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裏。鎮區居住人口達15萬人之多。同時湖州市新一輪城市規劃的定位、吳興大道的貫通,使織里城市建設全面融入湖州市區。 == 名人 == *[[謝貴]] *[[淩義渠]] *[[淩稚隆]] *[[淩迪知]] *[[凌濛初]] *[[嚴震直]] *[[閔夢得]] *[[閔一範]] *[[閔如霖]] *[[閔珪]] == 古跡 == *[[利濟寺]](凌濛初紀念館) *楊溇橋 *龍門橋 *白龍塘橋 *[[軋村]]方橋 *[[東明寺]] *軋村分水墩遺址 *[[漾西]][[陸家灣村#古跡|張官橋]] *[[陸家灣村]][[陸家灣村#古跡|陸家漾]] *[[陸家灣村#古跡|迎暉橋]] *[[陸家灣村#古跡|沈氏思慎堂]]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600 史地類:中國史地]]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織里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