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46.9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红尾伯劳指名亚种 的原始碼
←
红尾伯劳指名亚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红尾伯劳指名亚种</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0df431adcbef76092685ad7228dda3cc7dd99e5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baike.baidu.com/pic/%E7%BA%A2%E5%B0%BE%E4%BC%AF%E5%8A%B3%E6%8C%87%E5%90%8D%E4%BA%9A%E7%A7%8D/2414341/0/0df431adcbef76092685ad7228dda3cc7dd99e54?fr=lemma&ct=single#aid=0&pic=0df431adcbef76092685ad7228dda3cc7dd99e54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红尾伯劳指名亚种 拉丁学名:Lanius cristatus cristat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伯劳科]] 属:[[伯劳属]] 种:红尾伯劳 亚 种:红尾伯劳指名亚种 定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 '''红尾伯劳指名亚种'''(学名:Lanius cristatus cristat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江苏]]、[[福建]]、[[贵州]]、[[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 <ref>[http://www.iplant.cn/info/%BA%EC%CE%B2%B2%AE%C0%CD%D6%B8%C3%FB%D1%C7%D6%D6 红尾伯劳指名亚种], 植物智, 2020-01-18</ref> ==红尾伯劳指名亚种外形特征== 额和头顶红棕色,头顶至后颈灰褐色。上背、肩暗棕褐色,下背、腰棕褐色。尾上覆羽棕红色,尾羽棕褐色具有隐约可见不甚明显的暗褐色横斑。两翅黑褐色,内侧覆羽暗灰褐色,外侧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内侧飞羽外翈具棕白色羽缘和先端。 翅缘白色,眼先、眼周至耳区黑色,连结成一粗著的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直到耳后。眼上方至耳羽上方有一窄的白色眉纹。颏、喉和颊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两胁较多棕色,腋羽亦为棕白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羽色较苍淡,贯眼纹黑褐色。 幼鸟上体棕褐色,各羽均缀黑褐色横斑和棕色羽缘,下体棕白色,胸和两胁满杂以细的黑褐色波状横斑。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铅灰色。 大小量度:体重♂23-37g,♀28-44g;体长♂170-208mm,♀175-204mm;嘴峰♂12-18mm,♀13-16mm;翅♂83-92mm,♀80-95mm;尾♂80-100mm,♀90-97mm;跗蹠♂23-29mm,♀23-27mm。 ==红尾伯劳指名亚种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灌丛、疏林和林缘地带,尤其在有稀矮树木和灌丛生长的开阔旷野、河谷、湖畔、路旁和田边地头灌丛中较常见,也栖息于草甸灌丛、山地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林缘灌丛及其附近的小块次生杨桦林内。 ==红尾伯劳指名亚种生活习性== 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泼,常在枝头跳跃或飞上飞下。有时亦高高的站立在小树顶端或电线上静静地注视着四周,待有猎物出现时,才突然飞去捕猎,然后再飞回原来栖木上栖息。繁殖期间则常站在小树顶端仰首翘尾地高声鸣唱,鸣声粗犷、响亮、激昂有力,有时边鸣唱边突然飞向树顶上空,快速地扇动翅膀原地飞翔一阵后又落入枝头继续鸣唱,见到人后立刻往下飞入茂密的枝叶丛中或灌丛中。 ==红尾伯劳指名亚种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江苏、福建、贵州、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 ==红尾伯劳指名亚种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在长白山5月中旬即已开始占区,此时雄鸟常站在巢域中比较高的小树顶端鸣唱。领域性较强,对侵入的外来鸟类,则加以驱赶。5月下旬即进行营巢活动,并不时出现交尾行为。 解剖观察雄鸟睾丸为9mm×12mm,已发育成熟。通常营巢于低山丘陵小块次生杨桦林、人工落叶松林、杂木林和林缘灌丛中。巢多置于落叶松、山丁子、刺槐等幼树和灌木上,距地高0.6-7m,随环境而变化,着巢部位多为枝叶茂密的中上部紧靠树干的侧枝基部。 巢呈杯状,巢材以莎草、苔草、篙草等枯草茎叶为主,偶尔混杂有一些细的小树枝,内垫有细草茎、植物韧皮纤维和羽毛等。巢的大小为外径12-14cm ×15-16cm,平均14cm×15cm,内径7-8cm×8-9cm,平均7.8-8.3cm,高7.5-10cm,深4-5.6cm。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每个巢5-6天才能筑好,巢筑好后第二天开始产卵,1年繁殖1窝,每天产卵1枚,每窝产卵5-7枚,偶尔有多至8枚的。 卵为椭圆形,乳白色或灰色、密被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5-19mm×21.1-24.5mm,平均17.1mm×22.0mm,卵重3.1-3.5g。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雄鸟警戒和觅食饲喂雏鸟。孵化期15±1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4-18天。 雏鸟离巢后仍由亲鸟喂食,特别是离巢的头几天,仍在巢中留住,亲鸟觅食归来后不到巢上喂食,而是在离巢1m左右鸣叫,招引雏鸟取食,雏鸟出巢取食后仍飞回巢中,直到16-18日龄后,雏鸟才不再回巢,但仍跟随亲鸟在巢区活动和学习觅食。亲鸟仍不时给幼鸟喂食,当幼鸟能够自己觅食后,才随同亲鸟离开巢区游荡。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红尾伯劳指名亚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