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97.23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结构现实主义 的原始碼
←
结构现实主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结构现实主义.jpg|缩略图|[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276909/answer/691533893 来自知乎]]] '''结构现实主义'''(Structural Realism),也称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兴起于1970年代末期,主要贡献者是肯尼思·沃尔兹(亦译做华尔兹)(Kenneth Waltz)。此一学派创建后成为美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主流,对当代国际政治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影响极为深远。<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6632713850650862&wfr=spider&for=pc 国际关系学科的结构现实主义批判]中国社会科学网</ref> == 领航人物 == 沃尔兹 (Kenneth Waltz) [[米尔斯海默]] (John Mearsheimer) [[Robert Jervis]] Robert Gilpin Joseph Grieco Jack Snyder Stephen Walt == 源流 == 沃尔兹1979年的奠基作品称自己的理论为“结构现实主义”,但他也有文章自我引述为“[[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认为古典现实主义为一化约理论(reductionism),是以个体层次(unit level)试图对整体做出解释,不能算是真正的理论。 在这样的概念脉络下新现实主义转而从结构的角度来探讨国际关系,认为国际关系之结构是由国际政治上权力分配(distribution of power)的结果而决定,结构制约并影响国家之长期战略与外交政策。国家为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者,但在结构现实主义的概念框架下认为国家间并无功能上的分殊,影响各国对外政策的因素并非国家内部之歧异,国家在国际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才是造成各国对外政策不同的主要因素。<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1018833665145702&wfr=spider&for=pc 罗伯特·基欧汉:现实主义范式内的进步——三大成就]悦文天下</ref> == 理论假说 == 在保持现实主义以经验为依据的观察上,国际关系是由互相对立的关系所组成的,新现实主义者指出这是国际系统的无政府架构造成的。他们拒绝解释国家内部的特征,主张国与国之间因为相对利益和平衡而不得不对抗权力的集中。与现实主义不同的是,新现实主义试图采取科学和更为实证性的方式。 ==参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结构现实主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