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241.5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绘画的故事 的原始碼
←
绘画的故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绘画的故事</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70/20220422045530-635710715_jpeg_309_432_36478.jpg/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7580405&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70%2F20220422045530-635710715_jpeg_309_432_36478.jpg%2F0&type=1&category=#simple_0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绘画的故事》是2009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豫斌。 书中讲人类是在故事中成长的,从蛮荒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在“混沌与野蛮”的厮杀中,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 ==基本内容== 书名:绘画的故事 ISBN:9787224088540 定价:33.80元 出版时间:2009年5月1日 作者:郭豫斌 类别:[[艺术]]、[[绘画]]、[[文明]]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绘画或许是我们最熟悉的艺术形式之一。这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几乎伴着我们每一个人长大:儿时的我们用草棍或碎砖在地下或墙上涂鸦,校园中的我们在本子上照着美术书完成一幅幅仿作,成年后的我们有了观览更多绘画作品的机会以及用这类作品装帧居室的权力。 我们在看到各种绘画作品时,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与情感来品评它们的高下。起初,我们大多认为高度仿真的画比抽象的画好、能看懂的画比看不懂的画好。然而,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我们的品评依据也在悄然变化。 在中世纪的欧洲,绘画曾被称做“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被视为对外界的一种模仿。不过,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毕竟跟猴子有所区别,人所拥有的这种艺术形式的故事内容也远比猴子对人的简单模仿丰富得多。 每一个画派都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与存在的特定背景,每一个画家都拥有不同于常人的天资禀赋与人生经历,每一幅名作都在经过了一番灵感附体的创作过程之后遭遇到世人的颂赞或批判,每一种画风都是一个洋溢着艺术气息的难以用“对”、“错”二字妄下定论的真切存在。 画派会盛衰更替,画家有七情六欲,作品分贵贱褒贬,西风多因人而异,正是基于对上述事实中尽可能多的内容的了解,我们对绘画的评价标准才更为宽容,我们才更清晰地看到: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拥有独一无二的孕育过程的精彩故事。 当我们回溯人类文明史时,会发现文明的兴盛与传承是那么富于传奇。从尼罗河畔到两河流域,从恒河到黄河,文明之光璀璨耀眼。当你尝试用心灵和灵魂去描述一些感觉时,绘画的语言是最准确的。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史前原始艺术 第二章 古代绘画艺术 第三章 中世纪绘画 第四章 文艺复兴绘画 第五章 17世纪欧洲绘画 第六章 18世纪欧洲绘画 第七章 19世纪法国绘画<ref>[https://www.gushi365.com/e/tags/?tagid=8068 关于画画的故事]故事365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011 圖書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绘画的故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