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79.1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的原始碼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shutxt.com/d/file/waiwen/f7897b8992b9a4af1f749e9610bafe45.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hutxt.com/waiguo/1961/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这十封信是莱内·马利亚·里尔克在他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里尔克除却他诗的天职外,还是一个永不疲倦的书简家,他一生写过无数比这十封更亲切、更美的信。但是这十封信却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里边他论到诗和艺术,论到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论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都是青年人心里时常起伏的问题。 这十封信是莱内·马利亚·里尔克在他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里尔克除却他诗的天职外,还是一个永不疲倦的书简家,他一生写过无数比这十封更亲切、更美的信。但是这十封信却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里边他论到诗和艺术,论到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论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都是青年人心里时常起伏的问题。 《给青年诗人的信》,辑录里尔克在一九○三至一九○八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导。 “我们必须认定艰难;凡是生存者都认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防御,表现出来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对的力量。” “寂寞在生长;它的生长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发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开始。你不要为此而迷惑。我们最需要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期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本书附录译者随笔《里尔克》及其选择里尔克斯文《论“山水”》、小说片段《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和诗歌等,是诗人创作的独特展示。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出生于布拉格,德语诗人,著有诗集《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和小说《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等。 == 作者简介 ==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出生于布拉格,德语诗人,著有诗集《[[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和小说《[[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等。 == 内容预览 == 这十封信是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在他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里尔克除却他诗人的天职外,还是一个永不疲倦的书简家;他一生写过无数比这十封更亲切、更美的信。但是这十封信却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里边他论到诗和艺术,论到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论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都是青年人心里时常起伏的问题。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出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重而更有意义。我时常在任何一个青年的面前,便联 …… <ref>[https://www.shutxt.com/waiguo/1961/ 下书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