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2.118.5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绥米唢呐 的原始碼
←
绥米唢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绥米唢呐</big> ''' |- | [[File:800 (4)3546578799.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4790/20160721071839-366665159.jpg/80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63646833&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4790%2F20160721071839-366665159.jpg%2F800&type=1#simple_0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绥米唢呐是陕西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汉族民俗艺术形式,无论城镇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 绥米唢呐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基本内容== 中文名:绥米唢呐 地 区:[[陕北]] 分 类:[[音乐]] ==基本介绍== 绥米唢呐文化遗产名称:绥米唢呐 所属地区:陕西 · 榆林 · 绥德县 遗产编号:Ⅰ—6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榆林市绥德县、米脂县 遗产级别: 省 ==艺术概述== 绥米唢呐是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城镇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 以前,一班吹手由五人组成,两个吹唢呐者,既一个压上眼吹高音(吹上手),一个压下眼吹底音(吹下手),另外三个分别是擂鼓的、拍镲镲的和捣老锣的,另带两杆长号和几个火药铁炮。而现在的吹鼓手班发展得有小海笛、架子鼓、大小铜号、管了、笙、小锣等乐器,有八到十人组成,好似一个小乐队。无论新、旧吹手班吹唢呐者都是主角,敲击者是配角。上手吹高音并掌握曲调,下手吹中音跟上辅助,一般呜哇一呜哇音定好后,敲击者咚嚓——咚嚓便开始吹奏。 ==艺术发展== 在旧社会里,吹手被人们列入下九流。所谓“吹皮捣鼓”,一般人家不与其作亲、交友,其后代下来即使读了书也不能进考场应试,所以也就祖祖辈辈下来做不了官,只好继续学吹手,有的三辈五辈一直是吹手人家。解放后,吹手再不受人们的歧视。进入七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吹唢呐的艺人们在民间音乐天地里各展其能,受到了人们的赞赏。有的靠吹唢呐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有的靠吹唢呐自然而然就吹来了漂亮的媳妇,有的靠吹唢呐吹也了大名。陕北唢呐不仅吹红了[[陕北]]的山山洼洼,村村镇,还吹出了省界,吹出了国门。1982年在京城献艺受到了来华的亚洲十几个国家民间艺人的高度赞扬,1990年在亚运会开幕式上受到国家体委的邀请。1996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录制的盒式录音带《狮子令》就是由陕北著名吹手李岐山、李之山吹奏。1997年绥德黄土地艺术团赴荷兰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演出,陕北唢呐名扬西欧,震惊中外。先后还为十几部影片和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作了唢呐配音。陕北唢呐,传流百年久经不衰。 ==艺术特点== 绥米唢呐吹奏为主的古老传统音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味,它继承和发扬了黄土文化艺术的雄浑、豪放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城乡群众 欢度佳节和举行婚丧庆典等活动中不可少的一种文娱形式,在陕北民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唢呐乐器一般由两支唢呐(上手、下手)和三件打击乐器(小鼓、小镲、锣)组成;现在增添了架子鼓、小号、电子琴等西洋乐器,乐奏队伍由五人变为八九人、十来人。唢呐音乐以绥、米一带最为有名,我国现在通用的哀乐,就是当年延安鲁艺音乐工作者依据米脂流传的唢呐曲“粉红莲”加工改编成的。 米脂唢呐高手常家高可用鼻吹音,常文洲竟掌握104种传统曲牌。 ==传承意义== 绥米唢呐多次在省上和北京献艺,屡获大奖。1983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曾发行有《陕北唢呐曲精选》盒式录音带,所收16首唢呐曲系米脂艺人李岐山、李子山演奏。靖边县唢呐艺人晋文化1959年在全国器乐调演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高万飞整理的《米脂唢呐音乐》和神木贺政川整理的《麟州唢呐曲集》出版。<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c5548d0102x51k.html 绥米唢呐]新浪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绥米唢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