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75.8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绵阳涪城的黄昏(岳定海) 的原始碼
←
绵阳涪城的黄昏(岳定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绵阳涪城的黄昏'''<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9913348/pexels-photo-19913348.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绵阳涪城的黄昏》'''是[[中国]]当代作家岳定海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绵阳涪城的黄昏=== 绵阳是我的故乡,它在[[岁月]]的长河里遗留下涪县、涪城、巴西、绵州、绵阳芳名,何谓涪呢?盖因绵阳的母亲河叫涪江,溯其源流,在两千年前的汉代,绵阳不叫绵阳,叫涪县,它群居院落规模甚小,仅在沈家坝的河滩地筑有零落的农舍,其余分布在西山一带的山麓里,炊烟袅袅升起,是吃饭的时辰到了。 扬雄,字子云,生于公元前的某个[[年代]],是西汉蜀郡(今成都郫都区友爱镇)人,与同时代的辞赋大家司马相如一样均是口吃者,这个口吃是难堪的毛病,俗称结巴,话一哆嗦出口,便遭世人嘲笑。司马相如、扬雄一气之下干脆放弃磕磕碰碰的口头叙述,将辽阔的巴山蜀水化为笔下的滔滔雪浪与莽莽森林,一举打通汉赋的任督二脉。今天我先讲扬雄,扬雄先祖为逃避战乱,迁徙来到四川郫县落户,沦落到扬雄一辈时,“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家境并不阔绰。扬雄为改变这个坎坷的命运,受老师严君平设肆卜卦、以智慧养活家人的影响,坐在简陋的茅屋里谛听严君平讲授《老子》的深沉含义。多年后扬雄在《法言·问明》里称颂严君平,“蜀庄沈冥,蜀庄之才之珍也,不作苟见,不洽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隋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宝乎?吾珍庄也。”可见严老师的思想和操守,给扬雄毕生以重要的影响。扬雄大约是在四十岁过一点风尘仆仆跋涉到涪县(今绵阳),涪县这个地方风水甚佳,与天上变幻之气象十分契合,扬雄出川前往长安必然途经涪县,他走得疲乏了,从荒草萋萋的山坡走向满目葱茏的西山,听泉水淙淙,观鱼儿游曳,赏野花怒放,看晚霞黯淡,扬雄的心灵似乎宁静下来,他决定住上一段时日才远赴长安,那么住下来干什么呢?读书,唯有书中才有自己思考的答案,关于天关于地关于人。扬雄所寻觅的栖息之地在涪县西山的一处草坡上,四围树木参天,藤蔓覆盖其上,野草蜷伏脚下,鸟影掠过云层,实在是巴山蜀水又一处胜景。他持刀砍来树干作屋柱,劈来修竹合拢于墙壁,又割掉茂盛的茅草扎于房顶,几间茅房迎风而立,它既可用于埋头苦读,又可用于歇息就寝,偏山岩处那一间就权作厨房罢,锅铲响起,时有肉香混合果蔬飘向广袤的群山之间了。 扬雄在涪县西山苦读了三载春秋,太阳的光芒普洒大地之时,扬雄已经翻阅了十几卷竹简;当微月露头于西山高高的树梢之际,扬雄喝着甘洌的苦茶全神贯注于经文之中……说到茶,扬雄可不会丢掉自己的好[[习惯]],他在草庐下面一堵青赭色的山岩下挖掘出一眼清泉,水势注入不远处的低洼石坑里,泉水叮叮咚咚地流着,间有白云沉浮在水面,清澈[[透明]]的飘逸着。扬雄从厨房提出一只土陶罐到水坑里装水,粗壮的藤条从岩头的凸处垂直下来,拉扯他的衣衫,扬雄轻轻将长着青叶的条子放回,低头打水盛进罐里,这水晶莹闪亮,用来煮饭,唯香甜二字,再用来烹茶,唯沁人心脾几字罢了。扬雄知道,他不会在涪县西山长住,他的心向着从剑门关出外的秦岭,一个叫长安的京都之地。每当他读书累之时,扬雄伸直腰,信步走入草房子外面蓬勃生长的树林,静静的注视着落日的苍茫,叹一口气,黄昏正在弥漫,它把光明带到很远的山那边去了,留下的是阴暗中风声渐起的黑夜。“明日,太阳又将升起。”不善言辞的扬雄咧嘴笑了,他要把一肚子的文辞,呈现给西汉的长安和满天华美的云彩。 涪县西山看过去,不过是四川山势不高的丘陵而已,细细一看,其中暗藏玄机,让人对着这片奇异山水心生叹服。扬雄收拾好行囊踏上进京之路不过若干年代,三国时的蜀汉丞相蒋琬又后脚迈进了涪县,大约在建安六年湖南人蒋琬随刘备入蜀作战,不辞辛苦初到涪城时,蒋琬还仅是书佐,虽然职位卑微,但漫长的仕途上一直为蜀国兢兢业业操劳而被诸葛亮器重,诸葛亮在陨落五丈原前,向后主刘禅力荐蒋琬作为他的继承人。在蜀地,虽然明知自己的光芒迟早都会被诸葛亮丞相所遮蔽,蒋琬仍然保持他自然而然的恭厚谦逊,这使他的为政之道摒弃了许多虚浮如云的假象,走向天朗气清的早晨。蒋琬坚定地从蜀国的国情出发分析当时的天下鼎立形势,他认为蜀国的国力疲弱,唯一可行之法是采取守势,让百姓休养生息,等国力强大以后,再图进取。确定这一基本国策后蒋琬就[[开始]]实施,首先他把进攻魏国的大本营从汉中迁往涪城,今天来看,蒋琬将涪城作为大本营是十分英明的,从史迹上观察,涪城乃水陆四战之地,东沿涪水而下,可直通巴渝;西北扼阴平道的要冲,可控陇右;东北制金牛道,与汉中互为增援;南对成都形成拱卫之势,实乃风云际会之都市。[[历史]]在正确的路上前进,围观者总会爆发出响亮的喝采声音。可是上苍有时并不总是站在蜀国一边,蒋琬率部迁往涪城三年后,就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涪城。 今天我们作为后来人免不了掩卷叹息,倘若上天假以时日于蒋琬,他的治国方略和政绩就更能显示刚韧的一面。同时我在钻研史册时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大名鼎鼎的《三国演义》风行天下,而字里行间记述蒋琬事迹区区不足100字,这仍然掩蔽不了蒋琬的才智过人,连那个驰骋疆土的钟会在占据涪城后,还亲率僚属前往涪县西山凭吊这位在他心中十分敬重的蜀国丞相。外地人尚且如此,作为古涪县今绵阳的人民也不会落下,他们崇敬蜀汉丞相蒋琬,在今天的绵阳市西山公园内,建筑一座庄严肃穆的蒋琬墓,供后来者凭吊。蒋琬墓为八角形复钵式建筑,由座、身、檐、顶四部分组成,形制奇特。墓前立有一通高2米的石碑,上书"汉大司马蒋恭侯墓",墓冢及石碑均为重建,系绵州知州李象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所立。我查史料得知,蒋琬墓与纪念他的专祠历经1700 余年历史的风风雨雨后,也曾一度"沦于荒烟蔓草中",史载"残碑荒冢,字几莫辨",所幸前不久当地文博部门在征集蒋琬遗物时,欣喜地发现蒋琬佩戴过的带钩,上存斑驳铭文81 字,专家们唏嘘一阵后尚因此件珍贵,特藏于四川省博物馆。关于对蒋琬生前事迹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充人陈寿所撰《三国志·蒋琬传》,文中叙述了魏国大将钟会奉命攻蜀,因敬仰蜀汉名臣蒋琬,攻下涪县后,特去祭扫蒋琬墓的史实。陈寿与钟会系同时代人,此事大略发生在蒋琬死后17 年,当为信史。 近两千年的风云悠然而过,前不久我应邀参加一个文史笔会交流时获悉,西山公园的古迹名胜为绵阳之最,西汉文学家扬雄上任途中,路过涪县,在西山留下了古朴的读书台与墨色泛洇的洗墨池,后人建筑子云亭纪念。唐代排名进前十位的大诗人刘禹锡在杰作《陋室铭》中吟颂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之名句,让涪县西山扬雄读书台雄视古今,在这里,子云(扬雄的字)在天空上熠熠生辉。蜀中八仙之一的尔朱仙在西山修炼,后人建西山观祭祀。仙云观石柱上曾有一对楹联:“金阙仙朝大漠京变尊莫偶,玉阶云棒雨而化实一而神”。其中的“仙”即尔朱仙,“云”即扬子云,仙云观故此得名,这里的扬子云就是扬雄。蜀汉大司马蒋琬卒涪县,葬于[[夕阳]]斜沉之西山,在沉默的陵道两旁,肃立忠心耿耿的神兽,它们敬仰异乡人蒋琬,其心境是与涪江边上的涪城居民息息相通的。离扬雄读书台不过百余步,便可见蜀中名泉“玉女泉及道教摩崖造像”,玉女泉温润如玉,泉水之上傍岩处刻凿道教摩崖造像,计有道教造像50余龛,分别雕刻天尊、老君、仙人、女真、力士等道家名人,为四川境内凿造早、规模大并且雕刻精美的道教造像,是研究唐代宗教、雕刻艺术的实物资料。我牵着夫人之手缓步行走西山公园,抽着冷气,仿佛牙疼一样,实际是为先辈荣耀而流露出的自豪之感。 庚子年仲春,我们从渐次衰落的瘟疫阴影里开车直上西山公园,[[心情]]大好。抬头见天空一碧如洗,白云朵朵自开自合,再看公园里草木翠绿,鸟声滴着[[明媚]]的春色……我们一步步走进发黄的典籍,又从翻篇的卷轶里读出了扬雄与蒋碗的黄昏,它们沉重而不黯淡,响亮而不尖刻,犀利而不炫耀,温柔而不生硬。一时间,西山[[丰富]]多彩起来,绵阳也粲然生辉,在王莽政权的迷惑里、在三国的硝烟中挺拔独立,而散发馨香于天下。<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aspx?userid=70840274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岳定海,[[四川]]盐亭人,长居四川绵阳,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供职绵阳市新闻单位。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绵阳涪城的黄昏(岳定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