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148.6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羅馬尼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的原始碼
←
羅馬尼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羅馬尼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br><img src="https://img.taplb.com/md5/23/c3/23c303dc48604adecfd88268378c3873/-_-/fit-in/1320x0/filters:quality(80):background_color(white):format(jpe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ap.io/topic/2147566157 圖片來自taptap]</small> |} '''羅馬尼亞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巴爾幹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巴爾幹戰役]]<ref>[https://search.bilibili.com/all?keyword=%E5%B7%B4%E5%B0%94%E5%B9%B2%E6%88%98%E5%BD%B9 巴爾幹戰役],bilibili.com</ref> 的一部分,羅馬尼亞與俄國、英國、法國結盟,對抗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戰鬥主要發生於1916年8月至1917年12月之間,戰場則位於[[特蘭西瓦尼亞]]、羅馬尼亞本土,以及與保加利亞接壤的[[多布羅加]]地區。儘管羅馬尼亞取得初期勝利,但在隨後的戰事中遭受重挫,到1916年年底時僅能守住[[摩爾達維亞]]地區,依靠俄國的支持勉強維繫局面。當俄國爆發革命後,羅馬尼亞幾乎陷入包圍,只能在1918年5月退出戰爭,與同盟國簽下了[[布加勒斯特條約 (1918年)|布加勒斯特條約]]。到了1918年11月10日,德國停戰的前一天,羅馬尼亞再度加入戰局,在戰後成為戰勝國的一員。在動員參戰的75萬羅馬尼亞士兵之中,有一半沒有活著看到大戰落幕。 == 戰前情勢 == 羅馬尼亞的[[弗萊庫A型3號單翼機]](A Vlaicu III monoplane)在[[一次大戰]]爆發前完成試飛。]] 羅馬尼亞士兵的移動式[[砲盾]] 在一次大戰期間,'''[[羅馬尼亞王國|羅馬尼亞]]'''是一個國土面積13萬8千平方公里、人口約900萬的國家。在戰爭的前半段,羅馬尼亞保持中立,但該國擁有歐陸唯一的油田,而這正是[[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所急需的戰略物資。親近德國的國王[[卡羅爾一世]]在1914年9月駕崩,繼位的[[斐迪南一世 (羅馬尼亞)|斐迪南一世]]與國內的政治領袖們多半傾向[[協約國]];對羅馬尼亞而言,向匈牙利取回擁有300萬羅馬尼亞居民的[[特蘭西瓦尼亞]]是首要的目標。在對協約國方面,羅馬尼亞的參戰可以斷絕德國的石油進口,並切斷與土耳其之間的鐵路聯繫;為此,英國向羅馬尼亞提供貸款、法國派出了軍事顧問團、俄國則應允了軍火支援。此外,協約國也承諾派出20萬士兵進入羅馬尼亞,協助防禦來自保加利亞的攻擊,以及對奧匈帝國的入侵。 羅馬尼亞的王位自1866年起便由[[霍亨索倫家族]]的分支掌握,[[卡羅爾一世]]在1883年便與同盟國簽訂密約,規定羅馬尼亞只有在奧匈帝國遭到攻擊時才有參戰義務。但在戰雲密布之際,羅馬尼亞的輿論卻傾向於支持協約國,新任國王[[斐迪南一世 (羅馬尼亞)|斐迪南一世]]決定保持中立,並以奧匈帝國率先開啟戰端,而非遭到攻擊為由,拒絕參加戰爭。奧匈帝國也在德國要求下暫緩了對羅馬尼亞與義大利的領土要求,以使兩國繼續保持中立。 羅馬尼亞在參戰的談判中最在乎的是領土要求與避免雙線作戰的危險。在領土要求部分,奧匈帝國治下,但以羅馬尼亞人為多數的'''[[特蘭西瓦尼亞]]'''是首要的目標;而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在南方的'''[[多布羅加]]'''地區也有領土糾紛,極有可能遭到襲擊,因而需要協約國盟友的支援。協約國方面則要求羅馬尼亞不得單獨與同盟國和談,並應允在戰後的和平會議中給予同等的戰勝國地位。俄軍將在羅馬尼亞參戰後進入羅馬尼亞助戰,壓制保加利亞;協約國的物資也將會大批送達。雙方在1916年的《[[布加勒斯特條約]]》中規範,英軍與法軍最晚在1916年8月將重啟對土耳其、保加利亞的軍事行動,俄軍則進駐多布羅加協防,而羅馬尼亞的軍隊並不須接受俄國的指揮,此外協約國須提供每日300噸的物資支援。然而,這些條款大多都沒有獲得履行。 英國戰史學家[[西里爾·弗爾斯]]指出,羅馬尼亞並不信任俄國,使得雙方的談判陷入延宕;若是羅馬尼亞能在俄軍於1916年6月發動[[勃魯西洛夫攻勢]]之前參戰,協約國將能收到更佳的效果。而俄國方面也擔心羅馬尼亞對[[比薩拉比亞]]地區的野心,而延遲了談判進程。但根據英國學者[[約翰·基甘]]的研究,協約國打從一開始就不會尊重羅馬尼亞的領土要求。 1915年,英軍中校[[克里斯多福·湯姆森]]在[[基奇納伯爵]]派遣下抵達布加勒斯特擔任軍事顧問,並推動羅馬尼亞參戰。但湯姆森很快地發現羅馬尼亞軍隊毫無作戰準備,且裝備極為落後,貿然開戰將會成為協約國的負擔而非助力。但他的觀點並未獲得政府接受,雙方仍在1916年8月13日完成最後的軍事協定;而就在幾個月後,湯姆森也只得協助羅馬尼亞收拾殘局,破壞掉境內的油井與工廠,以免遭到德國奪占。 羅馬尼亞政府在1916年8月17日與協約國締約,答應在28日向奧匈帝國宣戰;但駐維也納的羅馬尼亞大使卻在27日提前轉達了宣戰布告,德國方面對此相當驚訝,並在28日向羅馬尼亞宣戰。此外,保加利亞與土耳其的宣戰時間尚有爭議,[[伊恩·貝克特]]認為,保加利亞在8月31日出兵之前都沒有提出正式的宣戰布告;但也有一些資料指出,保加利亞在30日或9月1日 在開戰當下,羅馬尼亞陸軍共有23個師、65萬名士兵,但訓練與裝備皆嚴重不足,難以與德軍較量。德國參謀總長[[埃里希·馮·法金漢]]已預測到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參戰的可能,並著手制定了相應的作戰計畫。由於[[塞爾維亞]]幾乎全境淪陷,協約國在希臘邊界的軍事行動也沒有進展,使德國與奧匈帝國有能力迎戰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與土耳其也願意出兵投入戰局。 德國高層對羅馬尼亞貿然參戰的前途相當憂心,[[保羅·馮·興登堡|興登堡]]曾表示道: 「可以肯定的是,羅馬尼亞這個小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扮演過如此重要、具有決定性的角色,德國與奧匈兩個大國也從未有如此憐憫之心,來面對一個人口自己只有二十分之一的小國。從軍事情況判斷,羅馬尼亞提前參戰有利於已經虛擲光陰數年的列強們;但一切仍取決於羅馬尼亞是否準備好利用她的短暫優勢。」 === 奧匈帝國軍中的羅馬尼亞裔 === [[埃米爾·雷布列亞努]]中尉,曾獲頒奧匈帝國的[[鑲金勇氣勳章]],為奧匈軍中羅馬尼亞裔士兵取得的最高榮譽。 奧匈帝國中的羅馬尼亞人很早就投入戰場,數十萬來自[[特蘭西瓦尼亞]]、[[布科維納]]的羅馬尼亞裔居民被動員。大多數的羅馬尼亞裔士兵忠於帝國,但隨著戰事發展,反對的情緒也開始萌芽,特別是羅馬尼亞加入戰爭之後;許多忠誠的士兵冒著生命危險逃跑,以免在戰場上向自己的同族開槍。後世有許多文學作品以此為主題,如[[利維烏·雷布列亞努]]的。 儘管如此,其他戰線上的羅馬尼亞士兵依然為奧匈帝國英勇戰鬥,亦獲得不少表彰,如在東線、巴爾幹、義大利等戰線活躍的[[格奧爾格·弗隆多爾]]上尉、[[埃米爾·雷布列亞努]]中尉(前述利維烏·雷布列亞努的兄弟,在1917年時試圖叛逃到羅馬尼亞失敗,遭到處決),兩人皆曾獲頒「[[勇氣勳章]]」。其他在奧匈帝國著名的羅馬尼亞人尚有帝國顧問[[康斯坦丁·伊索佩斯庫─格雷庫爾]]中校、留下重要的戰爭經歷回憶錄的作家[[奧克塔維安·科德魯·塔斯勞安努]]、首位羅馬尼亞戰地攝影師[[薩摩伊拉·默爾札]]也在[[里加]]留下了他的作品。多達15萬羅馬尼亞裔士兵在奧匈軍中陣亡。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羅馬尼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