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4.9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美丽新世界 的原始碼
←
美丽新世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美丽新世界'''<br><img src="https://im2.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s://www.books.com.tw/img/001/063/88/0010638857.jpg&v=538da40f&w=348&h=348"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8857 圖片來自books]</small> |} 《'''美麗新世界'''》({{lang-en|'''''Brave New World'''''}}),亦名「'''美妙的新世界'''」、「'''勇敢面對新世界'''」。為[[英國]]作家[[阿道斯·雷歐那德·赫胥黎]]於1931年創作1932年發表的[[反烏托邦]]作品。故事設定在公元2540年(書中的福特632年)的[[倫敦]],描述了與當今社會迥異的“文明社會”的一系列科技,如人類試管培植、睡眠學習、心理操控、建立婴兒[[条件反射]]等。 該小說影響甚大,與《[[一九八四]]<ref>[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56364 一九八四],books</ref> 》和《[[我們 (小说)|我們]]》並列為世界三大[[反烏托邦]]小說。 == 內容 == 故事設定的時间是公元26世紀左右,那時人類已把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尊为神明,並以之為紀年單位,它的元年是從福特第一輛[[T型車]]上市那一年開始算起。 在這個想像的未來新世界中,人類已經人性泯滅,成為在嚴密科學控制下,身分被註定、一生為奴隸的生物。 故事裡,近乎全部人都住在城市。這些城市人在出生之前,就已被劃分為「阿爾法(α)」、「貝塔(β)」、「伽瑪(γ)」、「德爾塔(δ)」、「愛普西隆(ε)」五種“種姓”,其下加正負細分階級。阿爾法和貝塔最高级,在“繁育中心”孵化成熟为胚胎之前就被妥善保管,以便將來培養成為領導和控制各個階層的大人物;伽瑪是普通階層,相當於平民;德爾塔和愛普西隆最低賤,只能做體力勞動工作,而且智力低下,尤其是许多愛普西隆只能說單音節詞彙。此外,那些非阿爾法或貝塔的受精卵在發育成为胚胎之前就會被一種叫“波坎諾夫斯基程序”的方法進行盡可能大規模的複製,並且經過一系列残酷“競爭”才能存活,可謂“出胎即殺”。例如書中以電擊懲罰接觸花朵的德爾塔、愛普西隆的嬰兒,以暴力洗腦的方式教育。書中的第五種姓以人工的方式導致腦部缺氧,藉以把人變成痴呆,好使這批人終身只能以勞力工作。 管理人員用試管培植、[[條件制約]](Conditioning)、[[催眠]]、睡眠療法、[[古典制約]]等科學方法,嚴格控制各階層人類的喜好,讓他們用最快樂的心情,去執行自己一生已被命定的消費模式、社會階層和崗位。真正的統治者則高高在上,一邊嘲笑,一邊安穩地控制著制度內的人。 嬰兒完全由試管培養、由實驗室中傾倒出來,完全不需要書、語言,不須負責任的[[性愛]]成為人們麻痺自己的正當娛樂,有情緒問題用「[[蘇摩|索麻]]」(soma,一種無副作用的致幻劑)麻痺,所謂的「[[家庭]]」、「[[愛情]]」、「[[父母]]」…皆成為歷史名詞,社會的箴言是「共有、統一、安定」。 在介紹上述嬰兒制約和生育的那間英格蘭育種中心內,職員柏納德雖然是阿爾法,卻因育種中心的失誤而使身長不如該等級,有孤單的感覺,且部份包括反對當時社會的思想。有一天他帶另一位職員蘭妮娜申請去今[[美國]][[新墨西哥州]]「野蠻人[[保留區]]」的馬爾白斯(Malpais)部落,遇到了曾和育種中心主任湯瑪斯前往該部落但因故未歸居此的琳達,以及他倆的兒子約翰。而野蠻人約翰因為母親琳達和部落的文化衝突等原因,受到其他印地安人排擠,且聽聞其母所講保護區外的故事,對「文明外界」嚮往。而柏納德也用計和他合作,將琳達母子送到保留區外,到達那時代最大政權“世界國”重要城市倫敦,主任湯瑪斯欲將他流放[[冰島]]未果,反而辭職下台。 野蠻人約翰到倫敦後,當地人非常驚訝,因為野蠻人有太多使他們不解的地方。而野蠻人對社會多處也相當的難以了解。在母親死後,他為了人生自由、解放城市人而努力,產生衝突,後來和柏納德、其文學家好友赫爾默斯被押到世界控制者穆斯塔法·蒙德前,四人也對社會的文化有所討論。事後柏納德和赫爾默斯稱要被流放到外島,而約翰也不願被實驗,離開倫敦,到一處廢燈塔隱居,過著苦行的生活。但城市人仍蜂擁而來,白眼、取笑,最後約翰絕望自盡。 === 社會控制 === 《美麗新世界》中所描繪維持個人與社會間的協調的方式,簡單而言即是於社會消除個人想法。只要能徹底做到,也就無所謂協調,因為兩者已然合而為一。 最高目標是社會安定,而為了達成此目的必須有完整的社會制度。最基礎為[[人口控制]],使[[自然資源]]相對充裕不會匱乏。再來是「先定」,即在「出生」前便以各種人為方式控制其生理發展,乃至於影響其日後之心理發展。並搭配嚴格的階級制度,使不同階級的人在生理層面不僅在外表(如[[身高]]、膚色等等)、工作環境適應(如愛普西隆特別適應高溫、粗活多的工作環境),乃至於[[智力]]皆有顯著不同。 出生後所有[[階級]]都需接受為[[社會制度]]和階級量身打造的制約,不同階級有相同的也有相異的[[制約]]。相同的制約如對家庭制度的鄙視、對索麻的重視和依賴、對各種情感([[愛情]]、[[友情]]、[[親情]]、對死亡的恐懼等等)和思想的排斥、對[[消費]]的重視、對於社會價值的追求(劃一、共有、安定)等等;另外一方面各個階級還會接受各自的制約,這種制約主要是讓[[個人]]完全認同自己的階級。 美麗新世界為了安定決定消除個體性,而個體性的彰顯的基礎在於個人的獨特性,具體來說就是情緒、情感和思考。為了消除情感和情緒,除了先透過人工繁殖大量製造[[複製人]]以瓦解[[家庭]],及其連帶的親情,並以強迫雜交抑制任何兩人之間的情感。然後再強制所有人不得獨處,不是在工作就得娛樂,而且必須是團體娛樂,一方面以讓所有人保持愉快,另一方面也讓人沒有時間思考。最後,這個世界也沒有任何[[藝術]]、科學、歷史,讓人不太能輕易的觸發思考。 人們被制約成一旦有[[情緒]],不管是疲勞、[[無聊]]等等,就立刻服用索麻,一種除了上癮沒有其他副作用的迷幻藥,或者說索麻上癮在美麗新世界也不算副作用,因為有益於[[社會]]。「文明社會」裡也沒有宗教,除了每週一次的團體禮拜似乎是用來鞏固對於[[福特]],或說以福特為崇拜對象、圖騰的社會的崇拜。至此,一個還算穩定的社會就成形了,一個沒有任何負面情緒、思想,只有純粹享樂的社會。 另外,對於偏差者的最嚴厲社會控制方式便是驅逐到外島。 這個社會以建立單一性(identity)為基礎,型塑凝聚力、一體性(community),最後達到社會安定。非常像人類早期的原始部落,沒有個人,或說個人就是[[部落]],部落就是個人。 == 書名 == 書名源於[[莎士比亞]]的《[[暴風雨 (莎士比亞)|暴風雨]]》中,米蘭達的對白:「人類有多麼美!啊!美麗的新世界,有這樣的人在裡頭!(How beauteous mankind is! O brave new world, that has such people in it.)」。這台詞本身即有諷刺意味,因為米蘭達成長在封閉的島嶼上,所知的只有她父親,奴隸和鬼魂,離文明社會相去甚遠。 在小說中,《美麗新世界》諷刺新世界雖然外表似美,但科技並沒有令社會的人民精神進步,反而讓社會文化倒退。作者以豐富的文辭和形容詞,裝飾文章不同的情境藉以突顯小說所描寫的美麗世界。在書中開頭的第一段,全都使用大寫字母,此寫作手法獨特,不但押韻、也給人震撼的感覺。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080 普通叢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Lang-e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美丽新世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