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51.2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美洲鬣蜥 的原始碼
←
美洲鬣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美洲鬣蜥081.jpg | thumb | 300px | 美洲鬣蜥 <br>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50814/548621.htm 原圖鏈接] ]] '''美洲鬣蜥''' <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E%8E%E6%B4%B2%E9%AC%A3%E8%9C%A5|title=美洲鬣蜥|date=2008-06-09|work=百度百科}}</ref> 是爬行动物中的大科,又称鬣鳞蜥科。约有54属550~880种,主要分布于新大陆从加拿大西南部到美洲最南端,也有少数分布于旧[[大陆]]的[[马达加斯加岛]]和[[西太平洋]]的[[斐济]]、[[汤加]]等岛屿。美洲鬣蜥科的成员较多,可分成多达8个亚科,而这最近8个亚科也常被升级为8个不同的科。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美洲鬣蜥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爬虫纲 Sauropsida 目:有鳞目 Squamata 科:美洲鬣蜥科 亚科:8个属54属 亚属:10属 种:550~880种 亚种:36~38种 分布区域:新大陆从[[加拿大]]西南部到美洲最南端 ==简介== 美洲鬣蜥属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下的一科,是爬行动物中的一大科,主要分布于美洲,也有少数分布于旧大陆的马达加斯加岛和西太平洋的斐济、汤加等岛屿。美洲鬣蜥科的成员较多,可分成多达8个亚科,而这最近8个亚科也常被升级为8个不同的科。 ==形态特征== 美洲鬣蜥,又名绿鬣蜥,是一种生活在树上的大型蜥蜴,头尾全长可达1.2-1.7米,成年以植物的叶、嫩芽、花、果实为食物,习性为日行性。主要分布于中美洲的墨西哥至巴拉圭间、南美洲、加勒比海及佛罗里达等地。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有水的附近。美洲鬣蜥体长30-42厘米,尾长80-120厘米,重量1.2-4公斤,雄性较大。平均全长1.2-1.7米,最大记录是2米。雄性绿鬣蜥后腿内侧有股孔,颈部的肉垂远大于雌性,耳孔下方还有着一个特大的圆形鳞片也是远大于雌性。外皮十分坚韧,不易受伤。 ==分布地区== 美洲鬣蜥亚科有10属36~38种,分布于美国南部岛巴拉圭之间的美洲大陆,加勒比海诸岛和加拉帕哥斯群岛,并有一个属分布于斐济、汤加等西太平洋岛屿,其中包括一些美洲体型最大和最著名的蜥蜴。绿鬣蜥Iguana iguana身长可达2米,是西半球最长的蜥蜴,常被当作宠物饲养。海鬣蜥Amblyrhynchus cristatus分布于[[加拉帕哥斯群岛]],是现存唯一半海生性的[[蜥蜴]],善于游泳,在海中进食。分布于斐济和汤加的低冠蜥Brachylophus属成员分布区与其美洲的同类相隔不下9000公里,它们如何到达这里很难解释。 ==生活习性== 美洲鬣蜥栖息于热带雨林有水的附近。是日行性的树栖型蜥蜴,主要吃各种叶子、嫩芽、花和果实。水分来源主要是食物,有时也喝在枝叶上的水滴。早上从栖息处 爬到容易晒到太阳的树枝上,晒数小时日光浴,把身体晒暖,然后在各处觅食。数小时后吃饱,继续爬到树枝上晒太阳,因为他们需要足够的温度才能把刚才的食物消化掉。太阳下山后,爬回栖息处睡觉。在一整天的活动中,它们一方面会提防比自己大的鬣蜥,一方面见到比自己小的鬣蜥就会去吓唬它。对于其他大的动物,都会认为是自己的猎食者。在发情期,雄鬣蜥会到处寻找雌鬣蜥来交配,而雌鬣蜥会尽量躲藏。平时行动缓慢,也可以快速爬行,在遇敌是会侵入水中,比较擅长游泳。绿鬣蜥会携带沙门氏菌,沙门氏菌能通过不良的卫生习惯传播给人类,并将引起严重的细菌感染。特别是老人、儿童及免疫系统低下的人群。 ==生长繁殖== 美洲鬣蜥交配季节在1-2月份,每窝产卵17-76枚,孵化期3个月,由于其他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捕食,只有约2.6%的幼鬣蜥活过1岁。美洲鬣蜥性成熟2-3岁。野生美洲鬣蜥寿命10-15岁。 ==保护和培养== 野生种群数量日益下降,产区各国己注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美洲鬣蜥的全部物种列入附录2,禁止滥捕乱猎,也不能随意出口贸易。有时物种被连续过度捕获会使它们达到灭绝点,这是供应和需求的原理引起的:当一个物种变得稀有时,其价格持续上升。一个解决办法是培养和驯化,使价格下降,并降低对野生产品的需求。一种更新颖的保护方案被推荐作为一种策略: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的爬虫学家兴办了“鬣蜥养殖场”,作为在整个中美洲大部分地区很快面临危险的美洲氯蜥和普通蜥蜗种群增长的一种尝试。巴拿马保护初孵仔的方案导致了1984年的新发现,即鬣蜥能在笼养中迅速繁殖。虽然野外采回的成蜥与笼中拒绝交配,但刚孵化就捕捉的与从野外窝中采回卵孵化的蜥蜴,在该计划的头3年内积极繁殖。笼养蜥蜴种群迅速增加:1984年时孵化700头,1988年时膨胀到8000头以上(Cohn1989)。因此设计科学家们推论,如果能说服当地农民以饲养蜥蜴代替饲养家畜,那么蜥蜴、农民和热带雨林都将受益。 ==視訊==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yp1qm42gk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美洲鬣蜥}}<br>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美洲鬣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