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5.223.11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群山(辛峰) 的原始碼
←
群山(辛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群山'''<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7439405/pexels-photo-27439405.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群山》'''是[[中国]]当代作家辛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群山=== 1 从西安到宁强的高铁沿线,风景[[美丽]]如画。一块一块的水田,满布着翠绿与金黄,那是绿油油的水稻,和盛开的油菜花。还有一座座高低起伏的民居小楼,都是两三层、三五层错落地分布着。在水田边,公路边,一字儿排开。白墙灰瓦,清新雅致。高铁在桥梁与隧道间飞驰,连绵起伏的大山一会儿露出庞大的身躯,近的似乎触手可及。一会儿又飞奔着远去,往着更高更深的远方自由伸展。人置身于这样的天地间,身心便会轻轻地漂浮在半空里,灵魂和呼吸也好像成了一股清气,要和这山水白云一起漂游远去。 2 出了高铁站,对面即是大山。有了连绵起伏的大山,雨便说来就来。这不,一出高铁站,就碰上了落豆子一般的雨珠。赶紧把伞撑起来,站在伞下,再抬头看这雨中连绵起伏的大山,一片泼墨般的葱绿,夹杂着雨水的清新。一股湿漉漉的气息便钻进了鼻孔。忍不住,简直就要打个喷嚏。当然,这不是感冒,而是醉氧,是整个人要陶醉在最纯粹的空气中的一种感受。 宁强是一个特别小的县城,它的闻名,源于2008年的那场大地震。宁强和四川比邻而居,受当年地震的余祸颇深。其地势高低起伏,整个县城的高楼大厦很少,几十层的高楼更是屈指可数。大多的楼房,不论是酒店还是民居,都是七层的高度。但相比于狭窄的街道而言,宁强的交通却四通八达。 县城虽小,五脏俱全。从高铁站打出租,十分钟左右便到了县城中心。正值晚上七点,华灯初上的时刻,安排好酒店,出来吃饭,找了一个当地特色菜馆。馆子从外面看起来是开了很多年的老店,店内的桌椅便不免有一种昏暗与油腻。就连灯光也是朦胧的。和这昏暗的格调不同的是,每个菜份量都是不一般的足。竹笋炒肉,干煸香菇,外加一个土豆丝,都是家常菜,也是地方特色。两碗米饭,一瓶果啤,便让人觉得甚是满足。老板是一个健硕的中年女人,态度里三分慵懒中透出七分和蔼,厨师则是一个胖墩墩的男子,显然比老板娘年轻许多。菜色算不得精致,味道却也不差。只是每个菜油盐的分量显然都给的很足,能看出宁强人身上实诚的一面。 吃完饭,从饭馆出来,往前走百余米,便是宁强县有名的永惠桥了。永惠桥是一座廊桥,俗称北关桥,始建于金朝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历经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183年)多次维修,现存永惠桥前有一座五龙庙山门、正殿和乐楼,在夜晚的灯光下呈现一派古色古香的韵致,尤其璀璨华美。如今的永惠桥虽然称不上十里长廊,距离水面高达十余米的大桥自是气势不凡,沿着桥下的河流已经形成了一座天然公园,成为宁强县内一处地标性的建筑。 六月天气里的宁强县城,夜晚十分静谧,有和煦的晚风不时掠过街面,晚上十点已是人迹罗雀。也许是因为经过地震重建的原因,宁强县内的建筑呈现一派朴素的面孔。即便大型的商场,也是占据两层的建筑之内,看上去不免有点局促。酒店的环境倒是十分优雅。大理石的台阶一层层环绕盘旋而上,五层的建筑,并没有电梯,东西南北却有四个出口,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3 去宁强,我们的目的地是青木川古镇。中途先坐公交到阳平关。再由阳平关转大巴到青木川,这中间的路途长达三个小时。但走完之后,你会觉得这一切都很值得。 清晨六点半起床,七点刚好赶上第一趟发往阳平关的班车。此时的宁强县城还没有摆脱昨晚那丝微雨的凄冷,整个天空里弥漫着浓浓的水雾。但街道上的行人已经多了起来,一辆辆的公交车穿梭其中,让我初生一份走进宁强的都市感。 大巴一开启,五分钟之后,我们便进入了两边大山环绕,甚至悬崖叠嶂的荒寒之境。这里的道路都被夹持大山与峡谷之间,两辆车相对而行,中间不会留多少空隙。但公交司机还是开的又稳又快。准确地说,离开县城,我们便进入了一个又一个镇子。但这些村镇都坐落于大山之中。村民的房子几乎全部建立在紧临大山两边的道路上,小小的水泥石头房子,像火柴盒一般垒起来。根基都是小小的一块平地,在上面筑起两层或三层的小楼,分成一个个小小的格子房间。外墙涂成白色,奢华一点的贴有瓷砖,但大多数则是粗笨的原石质地,有一种天然的质朴,又不免有些简陋。但我在心中却将他们称为别墅,因为这里的自热景色真的是太好了。房子后面都是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房子的脚下是一条条或宽或窄的河流。房子的周围都是水田,竹林。尤其是这里的大山好像一座又一座绿色的帷幔,粗大,笨重,密不透风。好像挺立的绿色巨人携起手来,紧密地相拥,那么踏实,那么温暖。它们是这些城镇的天然守卫,将所有的喧嚣,所有的世俗都隔绝在外,让你在看到它们的那一刻,心中除了山,便只剩下了山。 公交车会在这些绿色巨人守卫的道路上不时地停下来,会有背着背篓的乡民上车或下车。也有穿着时髦裙子的姑娘欢快地奔下车去。道路两边的房檐下站立着等车的旅人,他们都十分地安静,脸上看不到一丝的匆忙。而是从容不迫。在到达阳平关一个小时的车程中,道路两边的大山从来没有[[消失]]过,大山脚下的河流也从来没有中断过。更有一座座的石桥,竹桥,铁桥,它们一起横跨在河流的两岸,将大山、竹林与房屋连接起来。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山紧密相连,看到这么多的绿色横亘在眼前,就好像绿色的永恒,好像永恒的绿色中的另一个世界,让我在自己生长的黄土高原之外,看到了一种别样的静谧人间。 在看着这些风景的[[时刻]],我的内心是不宁静的,却又是宁静的。我想到了世外桃源的美,想到了自给自足的安稳,也想到了封闭与隔绝,更想到了辽阔与伟大。这些东西是那么矛盾,又那么和谐自然地在我的内心里翻滚着,让我体验着一种说也说不清楚的兴奋与慌乱。 4 阳平关只是一个小小的集镇,也是很多车辆的一个交接点,有多路公交大巴在这里中转,然后让乘客换乘不同的车辆,开往不同的目的地。我们到达这个小镇的时候,已是早上九点钟。从七点半离开宁强县城,一个半小时内,宁强境内的山水已经给了我一种十分强烈的刺激。这是一种完全来自于大自然的全新感受,它太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在阳平关我们吃了简单的早餐,只是两根油条。因为炸油条的摊点太过于简陋,总觉得不甚干净,所以吃的很少。也因为旅程中强烈的景色刺激,我好像完全忘记了饥饿。于是买了两瓶水之后,我们站在这个小镇上等待开往青木川的大巴。在阳平关,我们大概停留了四十分钟,便继续上了另一趟大巴,往青木川进发。此时的地理坐标显示,我们已经进入了四川境内。两边的道路依然是大山绵延,相继经过了几个城镇,城镇上的房子开始出现五六层的大型建筑物,还有正在建造的大规模的塔吊。一座[[特别]]挺拔的大桥之后,我看到了九寨沟的路标指示牌。接着,车辆便彻底开进了青木川古镇风景区。 5 青木川号称“一脚踏三省”,是陕川甘三省交集之地,也是当地的交通咽喉要冲,更是陕西最西部的古镇。这里最早是由蜿蜒的金溪河冲出一片平坦的川谷,一条“回龙场”古街从南向北把小镇拉得悠长,犹如弯弓一般,因街的南端有古青木树,遂称青木川。 “回龙场”古街呈现出“平盘端凳,雕窗扇门,院落集中,四水倒淌”的格局。站在最高处举目远望,整条青木川的街坊、店铺、酒肆,顺着金溪河走向错落有致布局,北临凤凰山南面龙池山,象镶嵌在大巴山中的一颗明珠,又呈现出一条游龙的形状。 这里因民国年间在此盘踞多年的土匪武装魏辅唐兴建的魏氏宅院而闻名。魏辅唐的故事被著名作家叶广苓写成长篇小说《青木川》,继而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青木川古镇的旅游业由此被引爆,青木川也便成了人流涌动的旅游胜地。 如今的魏氏宅院依然保留着当初的基本规模,有风格古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古建筑260余间。古建筑群有魏辅唐的新、老宅院,回龙场老街的洋房子、烟馆、荣盛魁(妓院)以及辅仁中学为主体的建筑,形成了在当时繁华兴盛的商业重镇。 “一条长街两区宅院三家宝号展现百年春秋卷,十里川道千亩良田万仞崇山繍成无迹风月图。”这是青木川古镇入口处两边红木门楣上的对联,典型形象地概括了魏氏家族昔日的繁华和青木川古镇的锦绣风光。 回顾那段历史,远古的宁强,旧称宁羌,又称羌州,是古老的羌族人盘踞之地。青木川地处陕南深山,沟深林密,一向是绿林土匪猖獗之地。到了民国年间,上层政权尚且矛盾重重,自顾不暇,这大山里的青木川也便成了匪患猖獗的独立王国。魏辅唐便是这独立王国里领袖群伦的人物。民国政府剿匪每次都是轰轰烈烈,每次又都是草草收场,无奈之际,便给了这个独立王国的领袖魏辅唐一顶“地方自卫总队上校总队长”的官衔。可招安降服之后的青木川依然还是原来的青木川,是魏辅唐的青木川。 魏辅唐能在这三省交界的是非之地,坐稳枭雄老大的位子,[[自然]]有其自身的过人之处。他的队伍赏罚分明,由此立下了“八斩条”:“调戏妇女者斩,欺负同类者斩,吞没水头者斩、引水带线者斩、私通奸细者斩、临阵脱逃者斩、执令不尊者斩、泄露秘密者斩。”这八斩条中的规定可以说比民国军队的军法还要严格。 除了“八斩条”之外,他还规定当地人绝不许抽大烟,也绝不许涉足妓院。抢掠也有规定,不抢穷人、不抢妇女。贪官必抢,不保生死。清官的财货要留一半,不许伤人。由此,这一方土地被他经营的井井有条,也就不足为奇了。 被招安之后的魏辅唐大力兴农、兴商、倡学,使青木川呈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虽然魏氏的经济支柱依然是大烟、赌场、妓院,间或绑票、抢掠。可发达之后,除了加强自己的势力,他并不随意挥霍,而是搭桥修路、引水凿渠、接济穷人,施行善举。他在青木川一手创建起来的辅仁中学便是他一生最大的功德。辅仁中学建造在青木川镇回龙场老街后南面一个小山坡上,1942年开始修建,1947年竣工落成,首任校长魏辅唐,后为刘甲三,解放后改为青木川中学。整个学校布局合理,非常讲究传统的对称美,房子的风格西式,高大宏伟,由魏辅堂邀请上海的建筑师设计建造而成。辅仁中学校门酷似笔架,是魏辅唐对对面笔架山的联想,他认为笔架后面就是文房四宝,文人墨客的用武之地,[[学校]]就是出人才的地方,所以令工匠把校门做成了笔架型。魏氏宅院与辅仁中学分列金溪河两岸,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如今的辅仁中学,依然发挥着它的教育功能。 青木川的“洋房子”里有一首七言诗,其诗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行人往复任勾留。那管中日战争事,闲居乐土度春秋。”这就是一个一代枭雄虽然粗鄙却极其实用的人生观,他雄霸一方,不问世事,只乐于经营自己的世外桃源,但却给了百姓在乱世之中的一方庇护,也算是一个独善其身的王者。 6 走进青木川古镇的烟馆,依然可以看到被保留完整的民国小说期刊《紫罗兰》的广告画页被张贴于墙壁之上,还有橄榄油香皂广告画页,阴丹士林美女旗袍广告画页,散发着一股旧上海的风情。而被称作“荣盛魁”的妓院,则是一栋三层木质小楼,整个小楼东西南北均有房间,木式长廊环绕,二楼的天台更可以一窥整个青木川街市全景。小楼全是木式楼梯,踩上去不免晃晃悠悠。二楼的小木梯一次只能承受三人的重量,天井里摆放着八仙桌供奉着香火,旁边一张条凳上摆放着古筝。行人上下必须从天井通过,楼上的房间被分割成一个个小间,每个小间里摆放着挂有丝绸蚊帐的雕花木床,自然是[[姑娘]]们用来接客的房间。 整个“荣盛魁”上下的大厅里挂满了红色的丝绸灯笼,从楼梯的两边平行着依次排列开来,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灯光从红色的纱灯里透射出来,却是一种暗暗的玫红,氤氲着一种暧昧朦胧的格调。不免让人想起王昌龄《青楼怨》中的经典画面:“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只是,新时代的女性却大胆地将这里当作一种特别的浪漫,纷纷在这木质楼梯的纱灯之下高调地拍照。盈盈笑语间,朱腮粉面,暗香浮动,青春女子的衣袂飘飘,便瞬间唤醒了这座小楼中的古往今来。 7 回程的[[时候]],我们没有从原路返回。而是在青木川的出口,和几个旅行者一起搭了一辆专门跑汉中的私家车,从青木川直奔勉县。这一路也是三个小时,但路途上到处都是修路的大型挖掘机在施工,时而两边大山环绕,时而黄土阵阵,烟尘弥漫。见到了好几处被挖掘机切割的只剩下一辆车通行的窄路。路途中还伴有泥泞的土路,颠簸不堪,但也能见到道路两边的农家,却不免呈现出荒凉。 但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一直在想的却还是青木川。青木川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是一个梦,一个关于一代枭雄的梦,一个称王称霸的梦,一个啸聚山林的梦,也是一个世外桃源的[[梦]]。这里的青山秀水,彪悍民风,淳朴乡情,似乎能满足每一个来到者心中的梦幻。就好像那座建在最高处,让人登高望远的观景台,当你俯瞰整个青山秀水的青木川美景画图之时,你便感受到了一种王者的喜悦和旷达。<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aspx?userid=70840274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辛峰,陕西彬州人。笔名伤心碧、千恨百媚。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本科学历。。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群山(辛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