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81.1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耳叶苔属 的原始碼
←
耳叶苔属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耳叶苔属</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cvh.ac.cn/cvhpic/spm-l/PEY/PEY0030547.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www.cvh.ac.cn/spms/detail.php?id=f3b6379d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耳叶苔属 二名法:Frullaniaceae 界:植物界 门:苔藓植物门 纲:苔纲 科:[[耳叶苔科]] 属:[[耳叶苔属]] 分布区域:[[热带]]和[[亚热带]] |} '''耳叶苔属'''(ěr yè tái shǔ),学名Frullaniaceae,苔藓植物门[[苔纲]]中的一属。本属分11亚属约7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ref>[http://www.iplant.cn/info/%B6%FA%D2%B6%CC%A6%CA%F4 耳叶苔属], 植物智, 2020-01-18</ref> ==耳叶苔属形态== 耳叶苔属植物体为茎叶体,多革质或柔薄,紫黑色或暗绿色,有时略具光泽。茎不规则分枝,或不规则疏羽状分枝,长可达10厘米以上。叶 3列,侧叶覆瓦状蔽前式排列,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叶尖圆钝或少数种类具锐尖而向腹面卷曲;腹瓣呈盔状或囊状,多与茎平行生长。腹叶多圆形,上部浅裂,或全缘。叶细胞圆卵形,薄壁,或具三角体及胞壁中部球状加厚,少数种类分化有橙黄色油胞。雌雄同株或异株。染色体数 n=8或9。 植物体细小到中等大,密集平铺生长,干燥时呈黑色或棕黑色,潮湿时呈红棕色或褐绿色,稀黄绿色或淡绿色。茎匍匐,规则或不规则羽状分枝。叶3列;侧叶2列,近于横生或稍斜列,蔽前式排列,常分化为背瓣和腹瓣; 背瓣大,内凹,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全缘或稀具齿,基部常有对称或不对称的裂片状附属物,顶端常内卷,钝圆或稀具短尖;腹瓣兜形、钟形、盔形或棍棒形,稀为披针形,基部常有丝状副体,仅由12个细胞组成,稀具多细胞片状副体; 腹叶上部2裂或全缘,基部下延或不下延。叶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壁节状加厚或均匀加厚,三角体显著或不明显;油体球形或椭圆形,每个细胞3—10个,或有时细胞中有油胞。雌雄异株或同株;雌苞生于侧短枝上。蒴萼常具3—5个脊,稀具10个脊,或平滑无脊,表面常有疣状突起或平滑无疣,口部短喙状。 ==耳叶苔属分布== 耳叶苔属 本属分11亚属约7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9亚属已发现70余种,主要见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多在潮湿林内附生于树干或岩面,甚至悬挂枝梢或附生叶面。 ==耳叶苔属本属介绍== 本属与细鳞苔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接近,通过耳叶苔科的毛耳苔属相联系。 本属植物含有倍半萜烯类化学成分,易引起皮肤过敏。 最早的耳叶苔属植物的化石,发现于苏联波罗的海的第三纪琥珀结晶中。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耳叶苔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