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06.8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聂胜琼 的原始碼
←
聂胜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聂胜琼 | 圖像 = [[File:聂胜琼.jpg|缩略图|右center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0411718445&di=c5dc1ad39800ef0764a42e93c9604fde&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71219%2F58c75016b5974dc99a934ab166490a2c.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211326292_570567 来自搜狐网]]] | 圖像說明 = 名妓 | 出生日期 = 北宋时期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名妓 | 代表作品 = 《鹧鸪天》。 }} == 人物介绍 == '''聂胜琼''',北宋都下名妓,生卒年不详。与李之问情笃。李归家分别后五日,她以《[[鹧鸪天]]》词寄之。李妻见词而喜,助夫娶回为妾。《[[全宋词]]》存其词一首,即《鹧鸪天》。 == 相关史料 == 名妓聂胜琼,资性慧黠。李之问诣京师,见而悦之,遂与结好。及将行,胜琼饯别于莲花楼。别旬日,作鹧鸪天词寄之,云:“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李以置箧中,抵家,为其妻所得。问之,具以实告。妻爱其词,遂出妆资,为夫娶归。琼至,损其妆饰,委曲奉事主母,终身和好,无间隙焉。([[冯梦龙]]《[[情史]]》) == 原文欣赏 == 【鹧鸪天·别情】<br>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br>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br> <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3d821709ff56.aspx 聂胜琼的诗文]</ref> === 后世影响 === 这是一首根据在离别时的所感所受而做的词。《[[青泥莲花记]]》载:“李之问仪曹解长安幕,诣京师改秩。都下聂胜琼,名倡也,质性慧黠,公见而喜之。李将行,胜琼送别,饯钦于莲花楼,唱一词,末句曰:‘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复留经月,为细君督归甚切,遂饮别。不旬日,聂作一词以寄李云云,盖寓调《鹧鸪天》也。之问在中路得之,藏于箧间,抵家为其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妻喜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夫取归。琼至,即弃冠栉,损其妆饰,委曲以事主母,终身和悦,无少间焉。”这一段记载,叙述了聂胜琼创作这首词的全过程。聂胜琼虽然是京师名妓,见到人非常多,但感情却是何等真诚和专一。<br> 词的上阕写离别,下阕既写临别之情,又写别后思念之情,实与虚写结合,现实与想像融合为一。<br> 起句以送别入题,“玉惨花愁出凤城”,“玉”与“花”喻自己,“惨”与“愁”表现送别的愁苦,显示她凄凉的内心世界。凤城指京都,她送别李之问时,情意绵绵,愁思满怀,显示了她不忍分别的真挚情感。<br> 莲花楼是送别的地方,楼下青青的柳色,正与离别宴会上回荡的《[[阳关]]》曲相应:“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眼前的青青柳色与悲哀的离别之曲一起颤动着离人的心弦。何况“一唱《阳关》后”,心中的人儿马上就要起程了。“别个人人”意谓送别那个人,“人人”指李之问,“第五句”极言路程之远。在唱完一曲《阳关》之后,就一程又一程地远远离开了她。离别是痛苦的,但别后更苦;词的下阕,叙写别后思念的心情。<br> 相见时难,别也难,但别后希望在梦里依稀可见自己的心上人,更令人悲哀的,是难以成梦。“寻好梦,梦难成”句,写相恋之深,思念之切。词人把客观环境和主观感情相结合,以大自然的夜雨寄托了离人凄苦,“况谁知我此时情”一句,道出了词人在雨夜之中那种强烈的孤独感与痛苦的相思之情。接下去,“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两句,画面感人而意境凄静深沉,显示了词人独特的个性,也突现了词的独特的美。“帘前雨”与“枕前泪”相衬,以无情的雨声烘染相思的泪滴,窗内窗外,共同滴到天明。<br> 好像大自然也被她的感情所感动,温庭筠《[[更漏子]]》一词的下阕,曾这样描写过雨声:“梧桐树,三更下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而万俟咏的《[[长相思。雨]]》也写到:“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br>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跟温庭筠词相类似,都写雨声对内心情感的触动。然相比之下,聂胜琼这首词对夜雨中情景交融的描绘,更显得深刻细腻。它把人的主体活动与雨夜的客体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枕前泪“与”帘前雨“这两幅画面相联相叠,而”隔个窗儿“更见新颖,突出了词人的独特之处,也更深化了离别之苦,因为这里所刻画的”滴到明“,不仅是”帘前雨“,而且也是”枕前泪“。难怪李之问的妻子读到这首词时,”喜其语句清健“。她欣赏作者的艺术才华,被作品中的真挚感情所感染,因而作了毅然的决定,”出妆奁资夫取归“,让聂胜琼能遂所愿。<br> <ref>[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66021180002757&wfr=spider&for=pc 历史上最厉害的小三是谁?],百家号,17-04-2921:56</ref> 宋时的歌妓得以从良成为士人的小妾,已是相当美满的归宿了。能得到这样结果的人并不是很多的。聂胜琼这位“名娼”注重自己的前途。这首词和它的故事,与乐婉同施酒监唱和的《[[卜算子]]》词所反映的感情来看,结局的喜剧和悲剧性质虽然不同,但对于理解当时歌妓的命运和她们的心理,具有同样的价值。 == 視頻 == '''【宋】聂胜琼·鹧鸪天(邓丽君演唱)''' {{#ev:youku|XMTU3MDQ1OTU0MA|alignment=left}} == 参考文献 == [[Category:宋朝词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聂胜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