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4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肾筋膜 的原始碼
←
肾筋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肾筋膜</big> ''' |- | [[File:T014ec2b4348e920c7b.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4ec2b4348e920c7b.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7866935&sid=8141030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位于肾脂肪囊外面,是包被肾上腺和肾外围的[[结缔组织膜]]。由此膜发出小梁穿入脂肪囊与纤维膜相连,有固定肾的作用。位于肾前后的筋膜分别称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二者在肾上腺的上方和肾外缘处相互愈着,在肾的下方相互分离,分别与腹膜下组织和髂筋膜相移行,其间有[[输尿管]]通过。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肾筋膜 * 又称 Gerota筋膜 * 学科 医学 * 特点 腹膜外组织移行而来 ==目录== * 1 一、概述: * 2 二、游走肾 * 3 三、肾下垂 一、概述: 1.由腹膜下筋膜形成,有人认为是腹横筋膜的延续。它包在肾脂肪囊外,分为两层:前层称肾前筋膜,内侧变薄,经肾血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前方与对侧者相续连;后层称肾后筋膜,与[[腰肌筋膜]]愈着,内侧经肾蒂后方附着于脊柱。肾前、后筋膜在肾上腺上方相愈合,与膈下筋膜相连;在肾外侧亦互相愈着;在肾的下方彼此分开,有输尿管等通过。 2.肾被膜之一,位于肾的最外层。由腹膜外组织移行而来,它形成一囊包裹肾、[[肾上腺]]以及围绕二者的脂肪组织。自囊发出小束,穿过脂肪至肾纤维膜。此膜对肾有支持和固定作用。如果肾筋膜不健全或损伤,肾的位置可因重力关系向下移位,形成肾下垂。 二、游走肾 1.游走肾又称“游动肾”。由于肾的固定装置发育不良,肾蒂过长,而使肾脏能在腹膜后间隙内自动活动者,称为游走肾。多见于右侧,但也可为两侧性。临床上多无症状,但也可出现[[腰酸背痛]]、肾区叩痛、牵拉痛、甚至绞痛等症状,严重时沿输尿管放射。行走、久立、久坐或劳累可诱发症状使之加剧。在[[月经]]或便秘时疼痛也加重,并偶尔出现血尿。 2.肾脏左右、上下活动度增大,超过正常范围,称为游走肾。由于肾脏活动范围大,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输尿管折曲和肾盂积水。X线表现: ①立位与仰卧位平片比较,肾影的上下活动范围超过一个椎体,并有左右移位。 ②静脉尿路造影时,肾盂[[肾盏]]有不同程度的积水,肾与输尿管交界处折曲,立位与仰卧位平片比较,肾的活动度特别大。 三、肾下垂 肾下垂是指直立时,双侧肾脏下降大于4cm。多数发生于20~40岁女性及瘦长体型者。右侧多于左侧。主要表现为腰痛、劳动及行走时加剧,平卧后消失。肾蒂扭转时,发生Dietl危象,即肾绞痛、[[恶心]]、呕吐、脉快甚至高血压、[[血尿]]等。肾下垂有时导致腹腔[[神经紊乱]],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应与腹部包块鉴别。X线及超声有助诊断。一般不须治疗。严重者行肾悬吊固定术。 肾过度向下移动而产生的临床症状。由于腹膜后脂肪组织过少,腹壁松弛或肾窝过浅,均可使肾在站立时向下移动,其移动超过一个椎体厚度时为[[肾下垂]]。移动度过大且能左右移动者为游走肾。常伴有胃或全内脏下垂。多见于体高,消瘦和多产妇女。以右侧为多见。多无自觉症状,或有[[腰痛]]或上腹部包块。极少数患者出现肾绞痛。立位和卧位尿路[[造影]]根据肾移位程度可以确诊。有症状者可通过腹肌锻炼,提高体重或用腹带等非[[手术]]治疗。严重者须行肾固定术。 由于肾筋膜前后两层在下方愈合不牢固,故不能很好地固定肾,所以肾脏会向下异常游走。当直立时,其下降可能超过3cm。当肾脏向下游走时,肾上腺仍停留在原位置上,这是因为肾上腺位于独立的筋膜间隔内并且与膈紧密粘着。 肾下垂(肾向下游走)与异位肾(肾先天性错位)是有区别的:前者输尿管长度正常,但由于肾与膀胱的距离短,故松散地盘绕或扭转。输尿管扭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牵拉肾血管常会引起肾区的间歇性疼痛,平卧位疼痛可缓解。肾脏下方在腰区缺乏支撑是肾移植术将肾置于[[大骨]]盆腔髂窝内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该处有可被利用的大血管而且距膀胱近便于与膀胱相接)。<ref>[https://new.qq.com/omn/20180819/20180819A027AL.html 它常被当成杂草,农民见了连根拔,却不知是珍贵的“叶里藏珠”],腾讯, 2018-08-1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肾筋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