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72.1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胸膜 的原始碼
←
胸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胸膜</big> ''' |- | [[File:T01eef893b3af7240e1.pn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eef893b3af7240e1.pn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403889&sid=2541580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衬覆在[[胸壁]]内面和肺表面的[[浆膜]],分为壁层和脏层两部,两层之间的密闭间隙称胸膜腔。根据胸膜壁层的位置可分四部:即胸膜顶是突出胸廓上口的部分;肋胸膜是衬贴在胸壁内面的部分;膈胸膜是覆盖在膈上面的胸膜;纵隔胸膜是包被在纵隔器官表面的胸膜;壁层胸膜各部之间互相移行,在某些部位成隐窝而肺缘并不伸入其间。这些[[隐窝]]即胸膜窦。在肋胸膜与[[膈胸膜]]的转折处形成膈肋窦,它是胸膜腔的最低点,胸膜炎时渗出液首先积聚于此。脏层胸膜覆盖在肺表面,并伸入叶间裂内,与[[肺实质]]紧密相连。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胸膜 * 外文名pleura * 拉丁文名Pleuratus * 性质一薄层浆膜 * 分类脏胸膜,壁胸膜 * 拼音xiōng mó ==目录== 11、胸膜的解剖结构: 折叠编辑本段1、胸膜的解剖结构: 胸膜为薄而光滑的浆膜。覆盖肺表面的脏层名为脏胸膜,[[脏胸膜]]与肺实质紧密结合并折入肺裂内。衬覆胸腔内表面及纵隔两侧的名为壁胸膜。两部分在肺根部互相反折延续,围成左右两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名为胸膜腔。腔内为负压,故脏、壁二层胸膜紧贴,呼吸时肺可随胸壁和膈的运动扩张或回缩,胸膜腔内有少许浆液,可减少脏、[[壁胸膜]]之间的[[摩擦]]。 壁胸膜:随衬覆部位的不同,壁胸膜有不同的名称,即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①胸膜顶(颈胸膜),紧贴肺尖上前方,其最高点,从前方看,位于锁骨内侧1/3上方约2.5cm处(第1肋骨上方3~4cm),后方不超过第1肋,颈胸膜顶常由胸膜上膜和小斜角肌增强,胸膜上膜是由从第7颈椎横突前缘张至第1肋内缘的胸[[内筋膜]]增厚而形成,小斜角肌不恒定,仅存在于一侧者约2/3的人;起自第7颈椎前缘,止于第1肋内缘的锁骨下动脉沟以后的部分及胸膜上膜,肌收缩可以增加膜的紧张度。②肋胸膜借疏松结缔组织贴附于胸壁内面,易于剥离。③膈胸膜紧密地覆盖在膈的上面,不易剥离。④纵隔胸膜是覆被介于二肺之间所有器官的[[胸膜]],借包绕肺根和构成[[肺韧带]]的胸膜移行于肺胸膜(脏胸膜),在肺根下方移行部的胸膜,介于纵隔和肺之间,向下与膈胸膜相续,即肺韧带,前后两层之间无肺根结构。有作者认为当肺根随膈下降或[[肺静脉]]血流增多时,肺韧带被撑开,可提供肺根下移或肺静脉扩张的空间。 胸膜腔的某些部位并未被肺充满,而留有一定的间隙,称[[胸膜]]隐窝(胸膜窦),位于相邻壁胸膜转折处。肋胸膜与膈胸膜反折移行处称肋膈隐窝(肋膈窦),最大,深吸气时也不能完全被肺充满,其深度,可因[[呼吸]]而有所变化。立位时,因其位置最低,胸膜腔积液常聚于此。左侧肋胸膜移行于左纵隔胸膜,在相当于肺的心切迹处,形成肋纵隔隐窝。吸气时也不为肺所填充,此处的心包与胸壁之间仅隔以胸膜。此外,因心尖突向左,致使左侧膈胸膜与纵隔胸膜移行反折处,尚有很小的膈纵隔隐窝(膈纵隔窦)。 胸膜的体表投影前界(肋纵隔反折线):从两侧胸锁关节后方起始,向上,于第1肋的内缘与颈胸膜相续;向下达胸骨角后方,在正中矢状平面彼此靠拢,直至第4肋软骨,两侧又行分离。左侧者偏向外,斜行经过第4肋间隙、第5肋及肋间隙至第6肋软骨处转为下界。据中国人资料,左胸膜前界常位于胸骨后方不超过左胸骨线者占42%。因此,在第5肋间隙沿左胸骨线进行心包穿刺有穿破胸膜的危险。右侧者继续下降;在剑胸结合的后面接续下界,左右胸膜前界未完全靠拢,留有两个三角形间隙,在胸骨角以上的,称上胸膜间区,内有胸腺及[[脂肪]];在第4肋软骨以下的,称下胸膜间区(心包区),此处心包直接与胸壁相贴,称为心包裸区。胸膜下界(肋膈反折线):左侧自第6肋软骨后方,开始行向外;右侧始于平剑胸结合处。此后两侧基本相同;都经过四个点,即锁骨中线与第8肋的交点,腋中线与第10肋交点,[[肩胛线]]与第11肋的交点,骶棘肌外缘与第12肋的交点,甚至更低;此处与肾的关系密切,具有临床意义:最后在正中矢状平面约平第12胸椎棘突根。[[胸膜]]下界在[[胸骨]]和第12肋两处,可低于胸廓下界。 左右胸膜前界在胎儿多为分离型,出生后随呼吸机能发展逐渐接近,靠拢,至老年两侧前界多为重叠型。 血管、淋巴和神经:①脏胸膜:动脉由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供给。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淋巴注入肺门淋巴结。神经来自肺神经丛。②壁胸膜:动脉由支气管动脉,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及膈上动脉供给。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淋巴]]引流:[[胸膜]]顶的淋巴汇入锁骨上淋巴结;其余部分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及肋间后[[淋巴结]],此外膈胸膜、纵隔胸膜的淋巴尚引流到纵隔淋巴结;而膈胸膜的淋巴还通过膈至腹腔的主动脉外侧淋巴结。神经:肋间神经分布于肋胸膜及膈胸膜周围部,[[膈神经]]分布于纵膈胸膜及膈胸膜中央部。壁胸膜尤其是肋胸膜对痛觉敏感,胸膜炎症时,可引起明显疼痛。<ref>[http://www.a-hospital.com/w/%E8%83%B8%E8%86%9C 胸膜],医学百科, 2018-08-1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Category:415 西醫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胸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