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93.1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脓液 的原始碼
←
脓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脓液.jpg|缩略图|右|[http://www.81.cn/zghjy/attachement/jpg/site351/20161117/1586fff6cc473639091627.jpg 原图链接][http://www.81.cn/zghjy/2016-11/17/content_7363909.htm 来自中国军网]]] '''脓液'''(pus)是机体组织炎症过程中形成的浓稠或稀薄的混合物。[[炎症]]过程中[[细胞]]、组织在细菌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发生液化坏死,加上血管的液体渗出,形成肉眼呈灰黄色或黄白色的浓稠状液体。<ref>[http://dict.youdao.com/w/%E8%84%93%E6%B6%B2/ 【脓液】英语怎么说]有道词典</ref> ==简介== 脓液(pus)是机体组织炎症过程中形成的浓稠或稀薄的混和物,炎症过程中细胞、组织在细菌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发生液化坏死,加上血管的液体渗出,形成肉眼呈灰黄色或黄白色的浓稠状液体。脓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除极少数仍有吞噬能力外,大多数已发生变性和坏死,称为脓细胞(pus cell) 。脓液中除含有脓细胞外,还含有大量的[[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和少量组织液。主要物质包含变性、坏死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坏死组织物组织液、细菌的代谢产物及病菌。而至关重要的白细胞(WBC) 能够吞噬侵入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和一些坏死的组织碎片,一个白细胞处理5~25个病菌后就会死亡,死亡的[[白细胞]]体和细菌分解产物构成脓液。 ==症状及治疗措施== ===1.黄色=== 脓液呈金黄色或柠檬黄色。脓液无臭,但有腥味,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首选抗生素为青霉素及新青霉素Ⅰ-Ⅳ(用于耐菌株)。次选氯霉素、加[[红霉素]]、卡拉霉素、庆大霉素等。局部治疗时,尽量做到早期切开达到充分的引流。 ===2.黄绿色=== 脓液粘滞、稠厚多数易形成假膜及脓苔,常附着在伤口的表面上,带有[[臭味]],多见于烧伤创面感染。致病菌为[[大肠杆菌]]。临床首选喹诺酮类、卡拉霉素等。次选药物为氯霉素、链霉素、新霉素等。局部治疗是尽量做到清除坏死组织及痂皮,保持创面干燥,可用15%~20%黄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溶液或虎杖溶液湿敷,亦可用1%磺胺嘧啶银换药。 ===3.淡绿色=== 脓液稍稀薄,呈淡绿色带有特殊的甜臭味。致病菌为绿脓杆菌。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次选庆大霉素加羧苄青霉素。局部用[[黄连]]、[[黄柏]]、[[黄芩]]、地榆各等分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搽创面。或用磺胺嘧啶银等溶液浸纱布条换药。 ===4.暗红色=== 脓液呈暗红色,伤口内有气泡冒出,有大量坏死组织,带有[[腐败]]或恶臭味。致病菌为厌氧菌,临床首选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物为甲硝唑,次选林可霉素、庆大霉素等。局部伤口采取彻底清创、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敞开引流。用双氧水冲洗,用甲硝唑溶液换药。 ===5.淡红色=== 血水样脓液稀薄,表现为淡红色,如[[血水样]],带有[[腥臭味]]。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临床首选青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次选红霉素、四环素等局部治疗宜早期切开减压、引流换药等。<ref>[https://www.med66.com/linchuanghuli/lj1903252996.shtml 临床常见伤口脓液的症状及治疗措施]医学教育网</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40 化學總論]]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返回「
脓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