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38.6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臺灣貯蓄銀行 的原始碼
←
臺灣貯蓄銀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臺灣貯蓄銀行'''<br><img src="https://4.bp.blogspot.com/-rEifhxC7lvs/T0D2DPWZVrI/AAAAAAAACHc/ITot-hBLNtw/s1600/%25E8%25B2%25AF%25E8%2593%2584%25E9%258A%2580%25E8%25A1%258C0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linchunsheng.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_19.html 圖片來自blogspot]</small> |} '''臺灣貯蓄銀行'''是[[臺灣]]第一家[[民營]][[銀行]],1899年由[[荒井泰治]]、[[賀田金三郎]]、[[金子圭介]]、[[山下秀實]]等11位在臺日籍資本家合資設立,登記設立資本額為15萬日圓。 總行設於[[臺北城內]]西門街一丁目三十九番戶,以「獎勵勤儉儲蓄」為業務宗旨,是近代臺灣金融資本源流之一,為現今[[第一商業銀行]]的最早前身。 == 設立 == [[臺灣日治時期|臺灣日治初期]],甫設立不久的[[臺灣總督府]]仍以平定全島抗日勢力為優先,並未積極建立臺灣本島金融市場;當時僅有[[大阪中立銀行]]來臺設立辦事處,在一般銀行業務外,還暫時代行日本國庫業務。有鑑於此,1897年,日本政府公布《臺灣銀行法》,1899年9月正式設立[[臺灣銀行]],首要任務是整頓臺灣貨幣制度,在臺灣總督府轄內具有國家中央銀行的地位,與[[日本銀行|日本中央銀行]]並立,反映臺灣之於[[大日本帝國]]的特殊處境。 隨著臺灣日治初期第一種官方貨幣「[[臺灣銀行券]]」發行,臺灣金融市場才有了可靠的交易媒介;加上1898年9月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大藏大臣[[松田正久]]以敕令發布第205號公告,宣布日本的《銀行條例》、《貯蓄銀行條例》及《銀行合併法》在臺適用,為民營銀行創造法律空間,臺灣民營銀行才得以出現。1899年6月27日,荒井泰治、賀田金三郎、金子圭介、山下秀實等11位在臺日籍資本家召開發起人會議,推動設立臺灣貯蓄銀行。同年11月12日,發起人召開成立大會,12月23日於[[臺北地方法院#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地方法院]]完成法人登記。 == 經營 == 臺灣貯蓄銀行如其名稱,係以經營存款業務為主的銀行;客戶可以選擇用[[定期存款]]或[[活期存款]]方式,將資金存入銀行帳戶收取利息。當時的臺灣人對「銀行」這種金融機構仍很陌生,臺灣貯蓄銀行提供利息的做法有助於降低戒心,鼓勵民眾儲蓄。剛創立時的臺灣貯蓄銀行資本額為15萬日圓,在日本、臺灣同類型的銀行中,排名位居前30%,可見其資本規模。<ref>{{Cite journal|author=[[黃紹恆]]|title=〈日治初期在台日資的生成與積累〉|journal=《台灣社會研究季刊》|issue=32|pages=165-214|year=1998|location=臺北市|publisher=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language=zh-tw}}</ref> 考察臺灣貯蓄銀行的資本結構組成,1899年創立時,在3,000股的[[股份]]中,有超過2,000股由11位發起人持有,而且都是日本人。剩餘股份則由一般大眾認購,根據1899年11月25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報導,當時[[林本源]]、[[李春生]]、[[辜顯榮]]、[[王慶忠]]、[[陳浴]]、[[李秉鈞]]、[[陳志誠]]等重要的臺灣商人、地主都有認購股份。至1912年銀行合併時,[[板橋林家]]和[[李春生]]兩位股東甚至也晉升為大股東之列,可見臺灣籍資本家隨著時間發展,日漸熟悉銀行體系,而投入更多資金於銀行業,促成臺灣金融資本流動。<ref>{{Cite book|author=第一銀行慶祝創立七十週年籌備委員會|title=《第一銀行七十年》|pages=9|year=1970|location=臺北市|publisher=[[第一商業銀行]]|language=zh-tw}}</ref> 1899年12月25日,臺灣貯蓄銀行正式開業,首日吸引249名客戶存款,總額為9593.62日圓,超過該行成立時的[[實收資本額]]37,500日圓的四分之一。<ref>{{Cite news|title=〈貯蓄銀行開業情況〉|work=《臺灣日日新報》|date=1899-12-26|language=ja}}</ref>不過,該行開業後,臺灣籍客戶人數及存款總額發展緩慢,銀行客戶仍以日本人為主。當時主管臺灣金融事務的[[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臺灣總督府財務局]]認為,原因出在日治初期的臺灣人對銀行體系認識有限,缺乏信任,大多數人仍寧可把錢藏在自家床底或埋進地下,而不願把錢交給銀行。 雖然如此,在日本人客戶(尤其是領有固定薪資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鐵道部]]職工)的支持下,銀行的業務規模仍日趨成長。1911年該行的存款總額接近90萬日圓,雖因[[嘉義銀行]]、[[彰化銀行]]與[[臺灣商工銀行]]競爭,於臺灣銀行業的市佔比例並不高,仍是臺灣當時的主要銀行之一。 == 合併 == 臺灣貯蓄銀行籌備時,股東對於日本人能否在臺灣成功經營企業,仍抱有悲觀態度;但在銀行經營期間,臺灣貯蓄銀行每期結算都有數千日圓至2萬多日圓的盈餘,偶爾還會有8%至15%不等的年[[股息]]給股東分紅,可說經營穩定。1901年9月《臺灣日日新報》即報導該行有意增資至30萬或50萬日圓,以轉型為普通銀行,並兼營儲蓄業務。不過,由於[[日俄戰爭]]爆發,該行客戶大量提領存款以購買國庫債券,導致銀行存款總額減少,此一提議便暫時擱置。 日俄戰爭結束後,銀行存款逐漸回流,銀行高層也再度推動「增資轉型」。1910年,臺灣貯蓄銀行的幾位大股東合資籌備「阿緱銀行」,性質為普通銀行。由於兩家銀行的董監事會成員極度雷同,阿緱銀行可說是臺灣貯蓄銀行的延伸。其後,臺灣貯蓄銀行行長荒井泰治與阿緱銀行發起人[[桑原伊十郎]]在[[東京]]商談合併事宜。1910年3月,「阿緱銀行」發起人將銀行名稱改為「[[臺灣商工銀行]]」,向臺灣總督府申請設立;其2萬股的股份中,有6,000股將由解散後的臺灣貯蓄銀行認購。對此,主管機關[[大藏省]]與臺灣總督府均表示支持,「臺灣商工銀行」股票亦隨之上漲,每股達到14.50日圓。 1912年5月,臺灣貯蓄銀行與臺灣商工銀行達成合併協議,6月兩家銀行的股東會通過合併案,6月29日簽訂合併契約書,8月14日大藏省核備通過。至此,開業12年多的臺灣貯蓄銀行順利完成「增資轉型」,以「臺灣商工銀行」之名繼續存在,也是今日的[[第一商業銀行]]之前身。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62 銀行]]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journ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臺灣貯蓄銀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