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67.23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舌下腺囊肿 的原始碼
←
舌下腺囊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p8.itc.cn/q_70/images03/20201210/d44794f379e74b71a274b32ea07cc851.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37301498_366500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舌下腺囊肿'''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ref>[https://www.sohu.com/a/592170902_121123819 中国人中国字|看中国人专属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ref>。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ref>[https://www.sohu.com/na/419245180_120271802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汉字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机],搜狐,2020-09-18</ref>。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名词解释== 舌下腺囊肿为舌下腺导管堵塞、涎液潴留所形成的囊肿。囊肿位于口底一侧黏膜下,呈淡蓝色肿物,囊壁薄,质地柔软。较大舌下腺囊肿可穿入下颌舌骨肌进入颏下区,也可波及对侧口底。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病因 舌下腺囊肿好发于舌尖腹侧小黏液腺及舌下腺,似蛤蟆气囊,俗称蛤蟆肿。其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腺体导管远端堵塞,而黏膜又持续分泌,致使近端扩张形成上皮囊肿,此被称为潴留囊肿;另一种是由于腺体破损,黏液外漏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无上皮衬里的囊肿,称为外渗性囊肿。 临床表现 1.单纯型 占大多数。囊肿位于舌下区,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常位于口底一侧。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囊肿因创伤而破裂后,流出黏稠而略带黄色或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数天后创口愈合,囊肿长大如前。 2.口外型 又称潜突型。主要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显。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 3.哑铃型 为上述两型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下颌区均可见囊性肿物。 鉴别诊断 应与口底部血管瘤、淋巴管瘤、皮样囊肿鉴别,主要依靠穿刺内容物检查,舌下腺囊肿可抽出黏稠液体。 治疗 根治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致造成复发。对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舌下腺切除的患者及婴儿,可做简单的袋形缝合术,待全身情况好转或婴儿长至4~7岁后再行舌下腺切除术。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舌下腺囊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