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71.5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艺术的起源 的原始碼
←
艺术的起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艺术的起源.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6779358.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36860/ 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 《'''艺术的起源'''》,考察原始[[艺术]]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专著。E.格罗塞著。发表于1894年。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中译本,蔡慕晖译,1984年再版,收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全书分11章,16万字。在前4章中,格罗塞主要讨论了艺术科学的目的和方法、原始[[民族]]概念的界定、艺术的特性和分类等一般性的问题。这一部分的主要观点是,认为艺术研究可分为两种,一为艺术史的,一为艺术哲学的。艺术史主要考察历史事实,偏重于事实的记述,而不是解释。艺术哲学则是关于艺术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的一般研究。艺术史和艺术哲学合起来就构成艺术科学。格罗塞主张把对艺术的研究从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转到对以事实为基础的经验探讨,并从中发现艺术发展的法则和规律。他认为,艺术研究应采用社会学的形式,应该引进人种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他把艺术分为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两大类,而在原始艺术中他又列出了人体装饰、装潢、造型艺术、[[舞蹈]]、音乐、诗歌等6种形式。本书的中间6章运用人种学和人类学所提供的丰富材料,分别考察了上述6种原始的艺术形式。关于原始人画身、刺纹、劙痕等种种体装饰方法,格罗塞认为,这种行动的目的主要是美观,但也有社会功用。人体装饰一方面可以作为吸引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叫人恐惧的工具,这时它就变成了一种有效的生存竞争的武器。在讨论原始人的装潢、造型等其他艺术形式时,格罗塞始终坚持的做法就是列举大量事实材料,把这些艺术形式同社会组织发展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本书最后一章,格罗塞对他所进行的种种个别艺术形式的考察作了一个结论。他指出,原始艺术形式在本质上同文明阶段中的艺术形式是相同的。在艺术的社会功用问题上,格罗塞主张审美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但他也强调不能忽视艺术特有的性质。他指出:“艺术只有致力于艺术利益的时候,才是艺术最致力于社会利益的时候”。(中译本1984年版,第241页) 本书是格罗塞艺术史研究的代表作,出版后不久,就陆续被译成多种[[文字]],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格罗塞的历史功绩在于:他是第一个从艺术领域收集事实证据来证明社会的经济组织同人类的精神生活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的人。 ==作者介绍== E.格罗塞(Erust Grosse,1862—1927),德国艺术史家和[[社会学家]]。曾任弗赖堡大学教授。主要著作尚有《艺术科学研究》等。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ref>[http://www.ccutu.com/279471.html 文献的定义是什么],有途网,2020-06-19</ref>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书以专著为主,少数是全集、选集,以及在科学上有开创性的[[论文]]<ref>[https://www.docin.com/p-2052679920.html 专著和学术论文],豆丁网,2017-11-25</ref>,公认的有很高价值的单篇[[文学]]作品。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为主要对象。 ==视频== ===<center> 艺术的起源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艺术的起源源于祭祀,所以很多舞台剧演员很尊重舞台</center> <center>{{#iDisplay:m0032t9ezd8|560|390|qq}}</center> <center>Sisyphe享阅(2007201)大话西方艺术史(1)艺术的起源</center> <center>{{#iDisplay:g3118xw9o4d|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艺术的起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