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艾丽丝.默多克 的原始碼
←
艾丽丝.默多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艾丽丝.默多克.jpg|thumb|right| [https://m.media-amazon.com/images/M/MV5BZDYwMzcyMTctNjdiYi00ZmZlLWJlMTgtZDIzOGEwMGRiNjk3XkEyXkFqcGdeQXVyMTc4MzI2NQ@@.jpg 原圖鏈結] [https://images.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p=Jean+Iris+Murdoch&fr=uh3_news_vert_gs&imgurl=https%3A%2F%2Fm.media-amazon.com%2Fimages%2FM%2FMV5BZDYwMzcyMTctNjdiYi00ZmZlLWJlMTgtZDIzOGEwMGRiNjk3XkEyXkFqcGdeQXVyMTc4MzI2NQ%40%40.jpg#id=-1&iurl=https%3A%2F%2Fm.media-amazon.com%2Fimages%2FM%2FMV5BZDYwMzcyMTctNjdiYi00ZmZlLWJlMTgtZDIzOGEwMGRiNjk3XkEyXkFqcGdeQXVyMTc4MzI2NQ%40%40.jpg&action=click「Google -艾丽丝.默多克」] ]] '''艾丽丝·默多克'''女爵士'''Iris Murdoch''',('''Jean Iris Murdoch''', 1919 - 1999年),出身於[[愛爾蘭]]都柏林,是[[英國]]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同時也是位貨真價實的[[哲學家]],被譽為“全英國最聰明的女人”。 她的哲學思想深受[[克爾凱郭爾]]和[[薩特]]的存在主義影響,哲學寫作又深受[[西蒙娜•韋伊]]與[[柏拉圖]]的影響,其小說創作致力於探討善與惡、性關係、道德困境與無意識的力量,以其對於個體內心生活的關注和深入探討。<ref>[https://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s://book.douban.com/author/226715/&prev=search 豆瓣讀書 - 艾麗絲·默多克Iris Murdoch]</ref> [[默多克]]延續了[[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喬治•愛略特]]與[[普魯斯特]]等小說大師的偉大傳統。 ==生平== [[默多克]]在倫敦度過童年後,[[默多克]]就去了布里斯托爾的羽毛球學校。 1938年至1942年,在牛津的薩默維爾學院學習。 1942年,毕业于[[牛津大学]]。 1942年至1944年間,她在英國財政部工作,後在聯合國救濟和復興管理局擔任行政官兩年。 1948年,她當選為牛津聖安妮學院的院士。 1987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女勋爵头衔。 1994年,被診斷出患[阿爾茨海默氏]病。 1999年2月8日,去世於英國牛津,牛津郡。 她一生创作颇丰,有二十五部小说、六个剧本、一册诗集及五部哲学著作问世。由其夫[[约翰·贝雷]](John Bayley)的回忆录《挽歌献爱妻》改编而成的电影《艾丽丝的情书》,在第五十二届柏林电影节上备受追捧,轰动一时。 ==家庭== ===丈夫=== 1956年,與[[約翰·貝禮]] 結婚。直至生命終止- 1999年。 ==默多克的信念== [[默多克]]的小說通常都有令人費解的情節,在這些情節中,代表不同哲學立場的無數人物經歷了千變萬化的關係。 中產階級專業人員對20世紀生活的現實觀察與非同尋常的事件交織在一起,這些事件涉及令人毛骨悚然,怪誕和瘋狂的漫畫。 這些小說說明了[[默多克]]的信念,即儘管人類認為自己可以自由地對其生活和行為進行理性的控制,但實際上他們受到了潛意識的束縛,整個社會的決定性影響以及其他更為不人道的力量。 除了創作小說外,默多克還撰寫戲劇,詩歌和哲學著作,以及文學批評。 == 著作 == 《浪漫理性主義者薩特》(Sartre: Romantic Rationalist)(1953年)是一部批评理论研究著作。 《網下》(Under the Net )(1954年)。 《魔法師的逃亡》(Under the Net )(1956年)。與附魔者,之間高度的機智而受到讚譽。 《沙堡》(The Sandcastle )(1957年)。 《钟》(The Bell)(1958年)是她最知名的作品,书中描写了一个世俗宗教团体的明争暗斗。<ref>[https://m.xzbu.com/5/view-2051140.htm 行知部落 -默多克《钟》之解讀]</ref> 《砍掉的头》(A Severed Head)(1961年)。 《红与绿》(The Red and the Green)(1965年)。 《黑王子》(The Black Prince )(1973年)。<ref>[https://yuedu.163.com/source/86c207e9c33844028dd068fcbb01986b_4 網易雲讀書 - 艾丽丝·默多克作品·黑王子]</ref>黑王子是默多克后期很受好评,同时也是最为艰深的作品之一。 《大海,大海》(The Sea, the Sea )(1978年)。艾丽丝·默多克凭借《大海啊,大海》夺得布克奖。<ref>[http://www.sohu.com/a/279342427_166568 搜狐 - 艾丽丝·默多克译文电子书 ]</ref>有人称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为“开放的现实主义”。的确,这本书有包容广大的气象,经得起神秘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等等各派评论家们的种种折腾;同时她的作品又以娴熟的技巧和发人深省的故事震撼读者。可以说,她的作品,是对哲学最完美的文学化演绎。 《好学徒》(The Good Apprentice )(1986年)。 《书与兄弟会》(The Book and the Brotherhood )(1988年)。 《给地球的消息》(The Message to the Planet)(1990年)。 《致敬:骑士》(Joanna, Joanna)(1994年)。 默多克的最後一部小說,《傑克遜的困境》(1995年)並不受歡迎。 == 所获奖项 == The Booker Prize Best Novel nominee (1969) : The Nice and the Good The Booker Prize Best Novel nominee (1970) : Bruno's Dream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 for Fiction Best Novel winner (1973) : The Black Prince The Booker Prize Best Novel nominee (1973) : The Black Prince Whitbread Prize Best Novel winner (1974) : The Sacred and Profane Love Machine The Booker Prize Best Novel winner (1978) : The Sea, the Sea The Booker Prize Best Novel nominee (1985) : The Good Apprentice The Booker Prize Best Novel nominee (1987) : The Book and the Brotherhood ==參考資料== [[Category:作家]] [[Category:愛爾蘭人]]
返回「
艾丽丝.默多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