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99.1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芥川山城 的原始碼
←
芥川山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芥川山城'''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takatsuki-kankou.org/spot/tk-admin/wp-content/uploads/2020/08/miyoshi0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akatsuki-kankou.org/spot/972/ 圖片來自takatsuki-kankou] </small> |} '''芥川山城'''(あくたがわさんじょう)是一座位於[[日本]][[大阪府]][[高槻市]](舊為[[攝津國]][[島上郡|嶋上郡]])的[[城 (日本)|城]] <ref name="book">{{Cite book|author=仁木宏、福島克彦|title=近畿の名城を歩く 大阪・兵庫・和歌山編|location=日本|publisher=吉川弘文館|date=2015-02-23|ISBN=9784642082648|language=ja}}</ref>。 別名為'''芥川城'''、'''原城'''、'''三好山城'''。[[續日本100名城]]之一。 == 概要 == 芥川山城為位於海拔約182.6公尺高的三好山上之[[曲輪#設計和主要曲輪|連郭式]]山城,東邊緊鄰著標高192.3公尺的帶仕山,其餘三方則為以摂津峡為名的[[谷地|溪谷]]所包圍著。主要分為三個區域,由東至西為(1)有土橋和豎土壘跡的東曲輪群(2)有出丸和虎口跡的中央曲輪群(3)有田之丸和本丸的西曲輪群。 == 歷史 == === 室町時代、安土桃山時代 === 芥川山城在[[永正]]12年(1515年)至翌年間,由細川高國所建造 <ref name="zoku">{{Cite web |title=続日本100名城 芥川山城跡 |url=https://www.city.takatsuki.osaka.jp/site/history/4622.html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823031108/https://www.city.takatsuki.osaka.jp/site/history/4622.html |archive-date=2022-08-23 |access-date=2022-08-23 |dead-url=no}}</ref>。 築城原因為當時高國正與[[細川澄元]]對立,因而在攝津設立一重要據點。築城後城主由因幡守能勢氏擔任。[[大永]]6年(1526年),因[[細川尹賢]]向高國進讒,匯報[[香西元盛]]有謀反之意,而導致元盛遭到殺害。 之後[[波多野稙通]]和[[柳本賢治]]兩位兄長知其事後,與[[細川晴元]]聯合攻打細川高國,聯軍勢如破竹連下[[丹波國|丹波]]、攝津、[[山城國|山城]]諸城,並迫使高國從京都逃至[[近江國|近江]],其中芥川山城亦遭攻陷。 [[天文 (日本)|天文]]2年(1533年),細川晴元入城,視芥川山城為守護所。同5年(1536年)晴元離開該城,前往京都就任[[管領 (幕府)|管領]]。同8年(1539年),[[三好長慶]]進入京都,驅逐當時的將軍[[足利義晴]],後來長慶與晴元兩人協議,派晴元方的藥師寺元一進入芥川山城。之後晴元與同[[氏族]]的細川氏綱產生紛爭,於15年(1546年)氏綱奪取芥川山城,翌年三好軍包圍該城,迫使氏綱開城,芥川山城也變為三好氏的支配下。 當時三好氏[[家主]]三好長慶委任芥川孫十郎擔任城主。但在天文22年(1553年)孫十郎舉兵謀反,長慶選在帶仕山佈營,與芥川軍進行籠城戰,之後城內不敵糧食短缺而降服,長慶也入城親自擔任城主。[[永祿]]3年(1560年),長慶將[[居城]]移至[[飯盛城]],其兒[[三好義興]]接任芥川城城主與[[家督]]之位。但義興於6年(1563年)因病去世,翌年長慶也隨之而逝,之後城主改由三好長逸擔負。 永祿11年(1568年),[[織田信長]]擁立[[足利義昭]]開始[[上洛]],三好氏因不敵織田軍的攻勢,選擇棄城逃跑,芥川山城因此成為織田氏的據點,城主也改由義昭的重臣[[和田惟政]]就任。翌年[[三好三人眾]]發動[[本圀寺之變]],惟政在這次戰役中戰功彪炳,被授予高槻城等城池,在惟政進入高槻城後,由家臣[[高山友照]]接任城主。[[元龜]]2年(1571年),惟政與[[荒木村重]]、[[中川清秀]]之間爆發[[白井河原之戰]],惟政在此戰役中戰死,高槻城城主則由其兒[[和田惟長]]接任。高山友照和[[高山右近]]父子倆藉此機會奪取高槻城,並當上高槻城城主,芥川山城則遭廢城。 === 近代 === [[平成]]5年(1993年),高槻市教育委員會在本丸處發現以基石為底東西約6.6公尺、南北約3.9公尺的建物遺跡,推定此遺跡作為御殿使用。 平成29年(2017年),被選為[[續日本100名城]](159號)。 [[令和]]2年(2019年),高槻市立埋藏文化財調査中心在本丸南側約60平方公尺的區域發現四邊皆為4.2公尺的建物遺跡,在此遺跡中發掘基石和圍繞著基石名為「塼」的磚瓦,推斷是在三好長慶擔任城主之時建造。依照規模和形狀推測,此建物除了作為儲藏米和財物的土藏之外,也可作為向平民展示領主權力的象徵物。另外也出土燈明皿、[[天目茶碗]]、[[硯|石硯]]、[[土師器]]、研磨缽等200多件文物,表示著芥川山城不僅是執行政務之處,亦是長慶和家臣們的生活場所。 令和4年(2022年),根據前面的發掘調查,文化審議会認定芥川山城在[[戰國時代 (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的政治和軍事方面可視為重要的文化遺產,因此向[[文部科學大臣]]提報該城能指定為國之史跡 <ref>{{Cite web |title=大阪 高槻 戦国時代の山城「芥川城跡」 新たに国の史跡に |url=https://www3.nhk.or.jp/kansai-news/20220617/2000062419.html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718030335/https://www3.nhk.or.jp/kansai-news/20220617/2000062419.html |archive-date=2022-07-18 |access-date=2022-08-23 |dead-url=no}}</ref>。 == 交通 == ; 電車和公車 * 由[[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東海道本線]]([[JR京都線]])[[高槻站]]北口出站後,搭乘高槻市營巴士,之後於「上の口」下車,徒步約走10分。 ; 汽車 * 由[[名神高速公路]]和[[新名神高速公路]]之高槻JCT/IC下交流道,行駛約15分。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MO8GN4G2Tg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芥川山城跡】三好山〜絶景!戦国時代屈指の山城「続日本100名城」を撮影|Superb view! Akutagawayama Castle Ruins and Mt. Miyoshi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芥川山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