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67.2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花花柴 的原始碼
←
花花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花花柴.jpg|thumb|400px|right|[https://plant.cila.cn/zhiwutu/tujian/6329.jpg 原图链接][https://plant.cila.cn/tujian/huahuachai.html 图片来自园林植物网]]] '''花花柴'''(学名:Karelinia caspia (Pall.) Less.)是菊科、花花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茎粗壮,直立,多分枝,圆柱形,中空,无毛,叶片卵圆形,长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有圆形或戟形的小耳,抱茎,全缘,质厚,几肉质,两面被短糙毛,后有时无毛;中脉和侧脉纤细,在下面稍高起。头状花序;苞叶渐小,卵圆形或披针形。总苞卵圆形或短圆柱形,总苞片外层卵圆形,顶端圆形,内层长披针形,顶端稍尖,厚纸质,边缘有较长的缘毛。小花黄色或紫红色;雌花花冠丝状,花柱分枝细长,顶端稍尖;两性花花冠细管状,有卵形被短毛的裂片;花药超出花冠;花柱分枝较短,冠毛白色,有细齿。瘦果圆柱形,基部较狭窄,无毛。7-9月开花;9-10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西北部和北部、内蒙古西部;在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欧洲东部、伊朗和土耳其等地都有广泛的分布。生于戈壁滩地、沙丘、草甸盐碱地和苇地水田旁,常大片群生,极常见。<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1657170710879634&wfr=spider&for=pc 花花柴你真的了解吗?花花柴知识科普]</ref> 花花柴具有极好的耐盐和耐早性,是一种改良盐碱土的有用植物,也是营养价值和产草量都较高的野生饲草。 * 中文名: 花花柴 * 拉丁学名:Karelinia caspia (Pall.) Less. * 别 名: 胖姑娘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亚 科:[[管状花亚科 ]] * 族:[[旋覆花族]] * 亚 族:[[阔苞菊亚族 ]] * 属:[[花花柴属 ]] * 种: 花花柴 * 命名者及年代: (Pall.) Less.,1834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有时达150厘米。茎粗壮,直立,多分枝,基部径8-10毫米,圆柱形,中空,幼枝有沟或多角形,被密糙毛或柔毛,老枝除有疣状突起外,几无毛,节间长1-5厘米。叶卵圆形,长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6.5厘米,宽0.5-2.5厘米,顶端钝或圆形,基部等宽或稍狭,有圆形或戟形的小耳,抱茎,全缘,有时具稀疏而不规则的短齿,质厚,几肉质,两面被短糙毛,后有时无毛;中脉和侧脉纤细,在下面稍高起。 头状花序长约13-15毫米,约3-7个生于枝端;花序梗长5-25毫米;苞叶渐小,卵圆形或披针形。总苞卵圆形或短圆柱形,长10-13毫米;总苞片约5层,外层卵圆形,顶端圆形,较内层短3-4倍,内层长披针形,顶端稍尖,厚纸质,外面被短毡状毛,边缘有较长的缘毛。小花黄色或紫红色;雌花花冠丝状,长7-9毫米;花柱分枝细长,顶端稍尖;两性花花冠细管状,长9-10毫米,上部约四分之一稍宽大,有卵形被短毛的裂片;花药超出花冠;花柱分枝较短,顶端尖。冠毛白色,长7-9毫米;雌花冠毛有纤细的微糙毛;雄花冠毛顶端较粗厚,有细齿。瘦果长约1.5毫米,圆柱形,基部较狭窄,有4-5纵棱,无毛。 == 主要价值 == '''产草量:'''花花柴产草量以花期最高,生长较好时亩产鲜草可达1532.2千克或干草422.9千克,若能稍加人工管理,产量还能大幅度提高。花花柴营养期叶量可达58.5%,开花期降为50.4%。花花柴干草率较低,营养期约5千克鲜草晒1千克干草,开花期约3.5千克晒1千克。 '''营养成分:'''在荒漠野生饲草中,花花柴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是较高的。粗蛋白质含量:营养期11.87%,花蕾期8.48-9.7%,成熟期8.88%,此外,含有磷、钙、铁等多种矿质成分和17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都较高。 '''改良土壤:'''第一、能降低地下水位。经耗水量试验,当地下水位为1-1.5米时,花花柴日平均耗水系数为4.17毫米(高于一般大田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约500立方米/亩。除去能利用的降水量70立方米/亩,尚需消耗地下水400余立方米/亩,可降低地下水位1米左右。第二、能加速土壤脱盐。在人工刈草的情况下,每年可从土壤带走盐分100-250千克/亩。花花柴根粗大,土壤经穿插后通透性得到改善,淋盐效果提高。还能覆盖地面,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从而降低土壤返盐率。第三、能降低排水设施造价。花花柴能就地利用矿化地下水和灌区排出的咸水,既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咸水资源,变害为利,又降低了排水定额和缩短排水的输送距离,因而可使工程造价降低。 == 产地生境 == 分布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西北部和北部、内蒙古西部;在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欧洲东部、伊朗和土耳其等地都有广泛的分布。生于戈壁滩地、沙丘、草甸盐碱地和苇地水田旁,常大片群生,极常见。 == 生长习性 == 花花柴为喜温植物。在中国新疆4月25日至5月5日返青,5月10日至5月20日分枝,6月20日至7月9日现蕾,7月5日至8月3日开花,7月25日至8月15日结实,8月25日至9月20日种子成熟,9月5日至10月30日枯黄。花花柴再生力强,刈后萌发的植株和枝条比原来的多,草质鲜嫩,枯黄期可以推迟。 == 繁殖方法 == 花花柴以种子繁殖为主,无性繁殖为辅。种子发芽率不太高(50-74%),但数量多,一株花花柴年产种子3000-5000粒,多者还可达万粒以上。种子一端具多根较长的绒毛,可随风飘移传播,遇到适宜条件可发芽长成幼苗。种子发芽温度为10℃以上,适宜温度为15-25℃。要求有较好的表土湿度。所以,种子最适于在春天有积水的低地发芽生长。幼苗根系生长迅速,苗高5厘米,3-5片叶时,主根已长达20多厘米。花花柴还可无性繁殖。截取地下根茎扦插或用犁、耙切碎地下根茎,在良好的湿度下每段根茎都可长成新的植株。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花花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