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186.1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苗栗𪹚龍 的原始碼
←
苗栗𪹚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苗栗𪹚龍'''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e647c64d-6530-46f9-9643-8fa15064b42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19&lid=080686 圖片來自taiwan] </small> |} '''苗栗𪹚龍'''( 𪹚寫作「⿰火旁」,注音ㄅㄤˋ,拼音:bàng,為客語發音,有「炸」之意思,因部分系統無法顯示𪹚,又常寫作「-{火旁}-」)為臺灣[[苗栗縣]]於[[台灣元宵節|元宵節]]的主要核心活動,指[[臺灣客家人]]在苗栗發展出來的傳統元宵客家[[舞火龍]]活動之一,為'''「北天燈、中𪹚龍、南蜂炮、東玄壇、西乞龜」'''之一,其中「𪹚龍」即苗栗𪹚龍。<ref>[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19&lid=080686 苗栗𪹚龍],taiwan</ref> == 歷史 == 臺灣客家人過年,是要從[[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過完年。而客家人稱元宵節為「正月半」,也稱「燈節」。客家俚諺中有「月半大過年」,說明了客家人過元宵比過新年還熱鬧的景象。這天家家除了吃[[湯圓]](不同於元宵)、吃菜包(又稱「豬籠粄」)、上燈、賞燈、[[猜燈謎]]等過節習俗外,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傳統活動——「 𪹚龍」。「𪹚龍」為[[客語]]發音,也就是「炸龍」的意思。𪹚龍活動不僅有迎春納福的意涵,更保有傳統習俗及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 苗栗𪹚龍是源於苗栗地區的迎龍慶典而演變而來,是一個相當熱鬧又刺激的元宵迎新年慶典,之後更將舞龍神化為「迎龍」活動,期望藉神龍帶來祥瑞之氣,帶給民眾平安吉祥、五穀豐收。「𪹚龍」就是用[[鞭炮]]炸龍,採用大量鞭炮、[[蜂炮]]去炸舞龍方式得到去邪(去舊)迎新年的作用,每年快接近元宵節時,很多龍隊開始出來練習,到了元宵節那天則進入高潮。臺灣各地皆有舞龍之民俗活動,唯獨苗栗客家發展出「炸龍」的習俗。 == 「 𪹚龍」七部曲 == # 糊龍:由龍主取材製龍,於[[正月初九]](天公生)前完成。 # 牽龍:舉辦「牽龍安座」儀式,讓「客家龍神」從客庄的守護神提昇至客家的守護神。 # 祥龍點睛:祈求天神賜降神靈瑞氣,附於龍身,藉神龍繞境參拜,護祐蒼生。 # 迎龍:客家人相信「神龍」登門參拜,等於「神明造訪」能為地方消災,給家戶帶來好運。 # 跈龍:即跟著龍走,帶來平安吉祥。 # 𪹚龍:龍愈𪹚愈旺,迎龍時燃放鞭炮,有恭迎神龍的靈氣驅邪納吉之意,一方面慶賀助興,一方面增加年節熱鬧氣氛。 # 化龍返天:過元宵節後,龍隊須返回龍籍點睛的[[土地公]]廟「謝神化龍」,其意功德圓滿送龍神返天。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台灣]]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苗栗𪹚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