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57.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荒漠伯劳 的原始碼
←
荒漠伯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荒漠伯劳</big> ''' |- | [[File:荒漠伯劳.jpg|缩略图|居中|'''荒漠伯劳'''[http://pic.birdnet.cn/forum/201501/16/003340ib4glb3s7w31g1vb.jpg 原图链接][https://www.birdnet.cn/thread-918500-1-1.html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荒漠伯劳</br> 拉丁学名:Lanius isabellinus </br> 别 称:红尾伯劳、红背伯劳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br> 纲:鸟纲 </br> 亚 纲:今鸟亚纲</br> 目:雀形目 </br> 科:伯劳科 </br> 属:伯劳属 </br> 种: 荒漠伯劳 </br> 亚 种: 4亚种 </br> 英文名称: Rufous-tailed Shrike </br>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br> |} '''荒漠伯劳'''<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fc5b90102ziws.html 荒漠伯劳,不可小觑的凶狠小鸟(附图)],新浪网,2019-01-12 </ref>(学名:Lanius isabellinus)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名[[红尾伯劳]]、[[红背伯劳]]。雄性成鸟繁殖期上体灰沙褐色;嘴基至前额淡沙褐色,头顶至上背灰沙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染以锈色。雌性成鸟羽色似雄鸟但眼先斑为褐色并杂有淡黄色羽,微有少数黑羽。分布于[[欧洲]]、[[亚洲]]中部和西部、[[非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一般栖息于常见于荒漠地区疏林地带及绿州、村落附近以及多栖息在枝头或电线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 外形特征 == '''雄性'''成鸟:繁殖期上体[[灰沙褐色]];嘴基至前额[[淡沙褐色]],头顶至上背灰沙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染以[[锈色]]。由于高温干旱地区的体羽磨损及退色甚为迅速,使不同时期的标本羽色差异很大,一般新羽的头顶及背羽显褐色调,随着繁殖进程的磨损而渐增沙灰色,甚至头至上体近于灰色。眼先有一略杂褐羽的三角形黑斑,向后延伸绕过眼达于耳羽区,形成一条略杂有褐色的黑色过眼纹;少数繁殖后期的标本,眼先的黑斑不显,几全为淡土棕色;自嘴基有一条淡黄棕色眉纹,后伸达于耳区上方(此眉纹随繁殖进程而退为淡沙色);尾羽锈棕色,略具淡端,各羽在新羽可见有许多宽约7毫米间隔2毫米的暗色隐横斑;肩羽与背羽同色;大覆羽与飞羽为暗褐色,具淡棕色外缘及羽端,以内侧飞羽更为显著,在新羽为宽约1毫米的棕色缘,随繁殖进程的磨损而变窄、褪色,以至几乎不可辨;第3~10枚初级飞羽基部有不甚发育的白色翅斑,大多被翅覆羽所掩盖,有的在下半缘略杂淡黄,有的翅斑几不可见。颏、喉乳白色;胸、胁、腹羽污白杂以淡沙褐色,在新羽标本染以粉棕褐色;尾下覆羽乳黄。 '''雌性'''成鸟:羽色似雄鸟但眼先斑为褐色并杂有[[淡黄色羽]],微有少数[[黑羽]];过眼纹及耳羽均为褐色;初级飞羽基部的白色翅斑不发育,有的只限于内翈,有的内、外翈均不具白色;胸、胁部染以污黄色,在颈侧及胸部隐约可见细微的褐色鳞斑。 '''幼鸟''':上体羽色似成鸟但具有[[棕褐色鳞斑]];尾上覆羽棕褐,微具淡黑横纹;尾羽为深褐色,末端淡灰白色并有一条不规则的黑色次端斑;眼先、过眼纹及耳羽褐色,有淡黄色眉纹;初级飞羽黑褐色,不具翅斑;内侧飞羽的外翈及端部有宽约1~1.5毫米有淡棕色缘;下体几乎不见鳞纹;胸部羽色较成鸟发粉褐,隐约构成一条胸带。 '''雏鸟''':羽色[[似幼鸟]],背羽及肩羽满布清晰的[[横斑]];眉纹宽而前伸达于前额;眼先、过眼纹至耳羽为褐色;下体污白色,在胸、胁及腹羽染以皮黄色,不具或微具鳞斑。 虹膜褐色;嘴在成鸟黑色,幼鸟角褐至黑色;脚黑<ref>[http://news.boqii.com/bird/26577.html 荒漠伯劳外形特征],波奇网</ref>。 == 生活习性 == 在所食昆虫中,[[鞘翅目昆虫]]占90%以上,其余是蝗虫、蜂、蝇、蛾、蚂蚁、瓢虫、金华虫等。也吃植物种子。 == 栖身环境 == 常见于荒漠地区疏林地带及绿州、村落附近, 多栖息在枝头或电线上。 == 生长繁殖 == 荒漠伯劳[[6月]]初筑巢产卵,满窝卵[[4~5]]枚,淡粉色具细密的红褐色斑点和稀疏的暗紫色斑,在鲺端较集并形成一深色环轮。孵卵期14~15天,雏鸟在巢经双亲饲喂15天左右离巢,然后在亲鸟带领下游荡觅食。为大杜鹃的巢寄生宿主。 == 荒漠伯劳有多凶残 == 作为观鸟人,猛禽见的多了,在弱肉强食的动物界,伯劳是个特例:它不是猛禽,却似猛禽。以荒漠伯劳为例,这种分布于土耳其、巴基斯坦及中国西部的伯劳,体型不过19厘米,喜欢在平原及荒漠原野的灌丛、开阔林地及树篱中生活和觅食。 体态“娇小”并不代表它是吃素的哟。它吃肉,它吃肉,它吃肉。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说三遍。几乎所有的昆虫都是它每日餐桌上的“初茶淡饭”。当然,蜂、蝇、蛾、蚂蚁等,这些更是饭后的小点心了。当然,它时有一言不合就整“大菜”的习惯! 它不仅[[捕蛇]],还有蜥蜴、蛙类都会被它轻易猎之。有时,甚至能捕杀比[[它们身体还大得多的野生鸟类]]。够残暴吧? 在我国古代,伯劳就臭名昭著被看作是一种恶鸟。它的凶猛,只是平日大家都不太注意罢了。自然的法则就是如此,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荒漠伯劳之所以能自由飞翔到现在,它就必须凶残狰狞,不为别的,只为生存<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567730102wpin.html 荒漠伯劳有多凶残!],新浪网,2016-10-24 </ref>。 == 分布范围 == 荒漠伯劳在中国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以及新疆的荒漠、半荒漠地区。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中部、西部和非洲的干旱疏林地区。 == 亚种分化 ==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 style="background:cornflowerblue; color:white; text-align:center;" | '''序号''' || '''中文名称''' || '''拉丁学名''' || '''分布''' |- | 1 || 荒漠伯劳指名亚种 || Lanius isabellinus isabellinus || 分布于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印度、非洲及中国的新疆、甘肃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拉伯Gumfuda。 |- | 2 || 荒漠伯劳天山亚种 || Lanius isabellinus phoenicuroides || 分布于俄罗斯、乌克兰、印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至非洲东北部及中国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土耳其斯坦Tschimkent。 |- | 3 || [[荒漠伯劳内蒙古亚种]] || Lanius isabellinus speculigerus || 分布于俄罗斯至蒙古、西亚、非洲及中国的黑龙江、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中部。 |- | 4 || 荒漠伯劳青海亚种 || Lanius isabellinus tsaidamensis || 分布于俄罗斯及中国的青海、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青海柴达木盆地。 |- |} == 保护级别 ==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f>[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4/content-959027.html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f>。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 视频 == 荒漠伯劳伯劳鸟把猎物插在棘刺上储存! <center> {{#iDisplay:qq.com/x/page/q07120sjlg7 |640|380|qq}} </center> <center> {{#ev:youku|XNDI1MDcyNzYyOA|640|inline|荒漠伯劳喂小鸟 |frame}}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返回「
荒漠伯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