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40.1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菊科植物 的原始碼
←
菊科植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菊科植物.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4226101676&di=b90937f67ec49a19a2413b17a397b22c&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1221%2F99fec14ba2f542379a12149cf7af2284.jpeg 原图连接][https://www.sohu.com/a/283337952_650136 图片来源于]菊科植物]] '''菊科植物'''草本、亚灌木或灌木,稀乔木。约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全世界,热带较少。我国约233属,近3000种。本科植物花两性或单性,稀单性异株,整齐或左右对称。种子无胚乳,具2、稀1枚子叶。本科种类繁多,许多种类富有经济价值。 * 中文学名 菊科植物 * 拉丁学名 Compositae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 菊亚纲 * 目 菊目 * 分布区域 广布全世界,热带较少。 菊科植物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最大的一科。头状花序盘状或辐射状,有同形小花,全为管状花或者舌状花,或有异形小花,外围为雌花,舌状,中央为两性管状花;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具齿或分裂,无托叶或叶柄基部成托叶状。花两性或单性,稀单性异株,整齐或左右对称 。 ==菊科植物形态特征== 叶: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具齿或分裂,无托叶或叶柄基部成托叶状。 花:两性或单性,稀单性异株,整齐或左右对称,5基数,少数或多数密集成头状或短穗状花序,为1层或多层总苞片组成的总苞所围绕;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至多数排列成总状、聚伞状、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托平或凸起,具窝孔或无窝孔,无毛或有毛;具托片或无托片。 萼片:不发育,通常鳞片状、刚毛状或毛状冠毛;花冠长辐射对称,管状或左右对称,两唇形或舌状;头状花序盘状或辐射状,有同形小花,全为管状花或者舌状花,或有异形小花,外围为雌花,舌状,中央为两性管状花;雄蕊4-5,着生花冠管上,花要内向,合生成筒状,基部钝、锐尖或具尾;花柱两裂,花柱分支上端有附器或无附器,子房下位,合生心皮2,1室,具1直立胚珠。 果:瘦果。 种子:无胚乳,具2、稀1枚子叶。<ref>[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16/166582229.shtm 菊科植物]</ref> ==菊科植物种类== 菊科约1000余属,近 25000~30000种,广布全世界,热带较少。 [[复芒菊属]]、[[太行菊属]]、画笔菊属、重羽菊属、黄缨菊属、川木香属、球菊属、葶菊属、栌菊木属、蚂蚱腿子属、花佩属、[[华蟹甲草]]、华千里光属、紫菊属、君范菊属等15属为中国特有。 ==菊科植物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菊科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菊糖完全代替了淀粉作为多聚糖贮存。菊科所含有的倍半萜内酯类具有强心、抗癌、驱虫、镇痛等作用。本科中有350余种倍半萜内酯。地胆草属某些种含苦地胆苦素和异苦地胆苦素。这些成分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由泽兰属的某些种提出的泽兰苦内酯、泽兰氯内酯等8种倍半萜内酯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成分 。艾属的许多种植物含山道年。菊科有大量的药用、观赏和经济植物。药用植物有泽兰、火绒草、天名精、野菊、菊花、青蒿、款冬、千里光、白术、苍术、牛蒡、雪莲花、红花、旋复花、蒲公英等。在中国菊科植物中,大约有 300种可为药用。向日葵、苍耳、小葵子为油料植物。原产热带美洲的甜叶菊,含极高糖分,为食品工业原料,引种栽培。洋姜块茎可加工成酱菜,茼蒿是中国各地的蔬菜。艾纳香,又名冰片草,叶含龙脑等,可提制冰片。除虫菊是重要的杀虫或驱虫植物。 ===观赏价值=== 菊科中有许多著名的观赏植物,如菊花、木茼蒿、金盏花等。根据头状花序的结构分为两个亚科 即: 管状花亚科。头状花序盘状,全部小花两性,管状,或头状花序异型,边花雌性细丝状或细管状而中央两性花管状,或边花 假舌状雌性而中央两性花管状。 舌状花亚科。头状花序辐射状,同型,全部小花两性,舌状,植物有乳汁,只有1族,即菊莴族。 <ref>[http://www.cqvip.com/QK/97020A/20063/21265198.html 菊科植物的利用价值]</ref> ==菊科植物参考== [[傅立国]], 陈谭清, 郎楷永, 洪涛, 林祁, 李勇.2005. 中国高等植物. 青岛:青岛出版社,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菊科植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