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166.2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菊花 的原始碼
←
菊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Kdkd.jpg|缩略图|右|[http://img-arch.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photoblog/1510/25/c17/14447018_14447018_1445784302238.jpg 原图链接][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list_3577217.html 来自 太平洋摄影 的图片]]] '''菊花'''(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丽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br>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br>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ref>[{{Cite web|url=http://www.zhiwutong.com/mingci/06-20/10138.htm |title=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publisher= }}]</ref><br> ==植物学史== 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br> 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莱,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br> 晋朝陶渊明(355-417年)爱菊成癖,曾广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今仍脍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br> 南北朝的陶弘景(452-536年)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这对菊花的认识又进了一步。<br> 唐朝(618-907年)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就是明证。这时,菊花从中国传到日本,得到日本人民的赞赏。之后他们将菊花与日本若干野菊进行杂交,而形成了日本栽培菊系统。<br> 宋朝栽培菊花更盛,随着培养及选择技术的提高,菊花品种也大量增加,这是从药用而转为园林观赏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的菊谱,对所栽的品种即以花色归类,并对花形也有较详细的记载。刘蒙的《菊谱》(1104年)是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一本专著,记有菊花品种26个。范成大菊谱(1018)记载有35个品种,其中的“合蝉”、“红二色”是管瓣出现的最早记载。其后,花色又出现了绿色的“绿芙蓉”和黑色的“墨菊”。在栽培上对菊花的整形摘心、养护管理和利用种子繁殖获得新品种等都有了进一步的经验。[[《致富广集五记》]]记载:“临安园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胜,谓之开菊会”。《杭州府志》中记载:“临安有花市,菊花时制为花塔”。可见南宋时的首都临安有了花市、花会。流传至今的菊花会是在南宋时杭州开始的。宋末史铸的[[《百菊集谱》]]记载有131个菊花品种。<br> 明朝栽菊技术又进一步提高,菊花品种又有所增加,菊谱也多了起来。如黄省曾、马伯州、周履臣、高濂、乐休园等人都著,有[[《菊话》]]。在黄省曾的《菊谱》中记载了220个菊花品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80年)和王象晋的[[《群芳谱》]](1630年)对菊花都有较多记载。[[《群芳谱》]]对菊花品种作了综合性研究,记有黄色92个品种,白色73个品种,紫色32个品种,红色35个品种,粉红22个品种,异品17个品种,共6类、271个品种;至少有16种花型。<br> 清朝的菊花专著更多,有[[陈昊子]][[《花镜》]]、[[刘灏]][[《广群芳谱》]]、[[许兆熊]][[《东篱中正》]]、[[陆延灿]][[《艺菊志》]]、[[闽延楷]][[《养菊法》]]、[[徐京]][[《艺菊简易》]]、[[颜禄]][[《艺菊须知》]]、[[计楠]][[《菊说》]]、[[陈谋善]][[《艺菊琐言》]]、[[吴仪一]][[《徐园秋花谱》]]等等。[[《花镜》]]一书记载当时菊花有黄色的54种,白色的32种,红色的41种,紫色27种,共计154个品种。计楠的《菊说》载有菊花品种233个,其中新培育的品种有100多个,并提出了菊花育种的方法。清朝菊花品种日益增多,在乾隆年间还有人向清帝献各色奇菊,乾隆曾召集当时花卉画家邹一注进宫作画,并装订成册。在文人中画菊题诗,也蔚然成风。<br> 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1688年荷兰商人从中国引种菊花到欧洲栽培,1689年荷兰作家白里尼曾有《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比尔塔又将中国的大花菊花品种带到法国。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穷(Fortune)曾先后在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和日本引入菊种,并进行杂交育种,而形成英国菊花各色类型。不久,又由英国传至美国。从此,这一名花遍植于世界各地。中国的栽培菊花也就成为当今西洋菊花的重要亲本。<br> 民国以来,菊花品种大批失散,已无正式文献可查。解放后,随着园艺事业的发展,菊花也经历了曲折历程而日益发展壮大。菊花的栽培历史,是中国花卉园艺发展的一部分。<br> 近年来,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栽培技术,采用杂交育种、辐射诱变、组织培养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菊花的生产质量,并使品种数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7000个品种以上。大立菊一株可开花5000朵以上,案头菊、盆景菊的发展,更提高了菊花的观赏价值。一些省(市)还选菊花为省(市)花,如北京市。相继召开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或成立菊花协会,出版菊花书刊,每年举办菊花展览会,大大普及了菊花知识和交流了艺菊经验,为中国的菊花栽培、应用,开拓了广阔前景。<br> ==形态特征==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 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br>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0.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茎发生孽芽。 菊花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柄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船叶等8类。 菊花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范片构成花苞。花序上着两种形式的花:一为简状花,俗称"花心",花冠连成简状,为两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头2裂,子房下位1室,围绕花住主5孜聚药雄蕊;另一为舌状花,生于花序边缘,俗称"花瓣",花内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状花多形大色艳,形状分平、匙、管、桂、畸等5类。瘦果(一般称为"种子")长1-3毫米,宽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纵棱纹,褐色,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果实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约1克。<br> 菊花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分类工作者们探讨菊花的原祖。或认为野菊是菊花的原始祖先,或认为甘菊是原祖,或认为它的原祖是小红菊,或者开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单。中国科学工作者有的还进行过属间杂交实验,在探讨菊花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测性和实验性工作。无论推测和实验,都是试图把菊花的来源落实于该属的某一个或某两个种上,并且试图指出,在这些浩瀚的品种中,哪一个品种最为原始,即是说,想找出最原始的菊花品种。<br> 可以肯定,菊花的来源是多方面,是多元而不是单元起源。菊花是异花受粉植物。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种间,甚至属间杂交的办法,来获取菊花的新性状,并通过返交、互交等有性过程来获得新性状的分离。这样如此返复的遗传重组合和性状的分离,新性状就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人工杂交和随机的自然选择都可以同时出现或交替发生。但是,去劣择优的人工选择过程,却永远起着主导作用。菊花染色体极其有限。仅记录到菊花是6倍体,2n=54。菊花新品种产生的另一个可能的途径是体细胞的突变(芽变),用固定芽变的办法来获得新品种。<ref>[{{Cite web|url= http://www.bjkp.gov.cn/art/2010/1/21/art_2298_124639.html |title=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菊花 |publisher= }}]</ref><br> ==环境分布== 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喜阳光,忌荫蔽,较耐旱,怕涝。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亦能耐寒,严冬季节根茎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经受微霜,但幼苗生长和分枝孕蕾期需较高的气温。最适生长温度为20℃左右。<br> 菊花的适应性很强,喜凉,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一10℃。花期最低夜温17℃,开花期(中、后)可降至15-13℃。喜充足阳光,但也稍耐阴。较耐干,最忌积涝。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轻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长,而以PH6.2-6.7较好。忌连作。 秋菊为长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茎叶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摄氏度的夜温则适于花芽发育。但品种不同对日照的反应也不同。 <br> 菊花遍布中国各城镇与农村,尤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岛]]、[[天津]]、[[开封]]、[[武汉]]、[[成都]]、[[长沙]]、[[湘潭]]、[[西安]]、[[沈阳]]、[[广州]]、中山市小榄镇等为盛。 8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被推崇为日本国徽的图样。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br> ==品种分类== '''花期'''<br> 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农历5月及9月各开花一次。现今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可在阳历5月及10月各开花一次。<br> 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br> 寒菊:又称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br> '''花径'''<br> 大菊:花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多用作多本菊和标本菊栽培。<br> 中菊:花的直径为6-10厘米,老用作花坛菊及大立菊栽培。<br> 小菊:花的直径在6厘米以下,属满天星型,可作盆菊、悬崖菊、扎菊、盆景菊等,以布置庭园或陈设。<br> '''颜色'''<br> 单色:单色是指一花一色,有黄、白、紫、红、粉、绿、墨、泥金、雪青等。除基本色系外,每个色系又可分成多个色调。这就比较难以描述和准确把握。<br> 复色:复色是指即一花有两种以上的颜色,色彩变化也较丰富。有一朵花两种颜色的如红黄各半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有背腹两种颜色的,如背面为黄色腹面为红色的”金背大红”;有花瓣以一色为底色,其上有其他颜色条纹或斑点的,如以粉紫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点的“梅花鹿”;有以花瓣基部为一色,先端为另一色的,如管瓣为红色,先端为黄色的“赤线金珠”;有心花为一色,边花为另一色,但反差不大的,如“初凤”、“绿水”。<br> [[File:Skjdb.jpg|缩略图|右|[http://img-arch.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photoblog/1510/25/c17/14447018_14447018_1445784337250.jpg 原图链接][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list_3577217.html 来自 太平洋摄影 的图片]]] '''瓣形''' 平瓣:舌状花呈平面伸展,依瓣的阔狭分为阔瓣(花瓣最阔处2厘米以上)如“帅旗”;中瓣(花瓣最阔处1-2厘米),如“墨荷”;狭瓣(花瓣最阔处1厘米以下)如“梨香菊”。<br> 匙瓣:舌状花为平瓣与管瓣之间的中间型,花冠基部连合部分比平瓣长,花瓣先端展开如匙称为“匙片”。匙瓣又依匙片的长短可分为长匙瓣、中匙瓣和短匙瓣。依形状又有直伸、内曲和反卷之分。<br> 管瓣:舌状花呈管状伸展。依管的先端开口或封闭分开管和闭管。又依管的粗细分粗管(管中部直径在0.6厘米以上)、中管(管中部直径0.3-0.6厘米)和细管(管中部直径0.3厘米以下)。<br> 桂瓣:舌状花为平瓣或匙瓣或管瓣1-3轮。筒状花变为桂瓣状(或称星管状)。<br> 畸瓣:花瓣奇特,可分为毛刺瓣、龙爪瓣和剪绒瓣。<br> '''叶形''' 菊花的叶片形态变化较小,常作为识别菊花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按其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br> 正叶:叶形端正,长阔、大小、厚薄适度。主脉、支脉和缺裂都较整齐。<br> 深裂正叶:叶形与正叶相似,缺裂较正叶为深,先端尖锐。<br> 长叶:叶形较正叶狭长,缺裂较深。五裂整齐。<br> 深裂长叶:叶形狭长,缺裂较长叶深,先端尖锐。<br> 圆叶:叶长宽相近略呈圆形,叶肉较厚,锯齿浅钝。<br> 葵叶:叶面积大,浅裂形如葵花叶。<br> 蓬叶:叶形瘦长,深裂成5片狭长羽状裂叶。形如蓬蒿叶。<br> 反转叶:叶缘反转,叶面突起,如船反扣,缺裂较浅或不规则。<br> 柄附叶:叶柄基部附生叶肉或托叶。<br> ==栽培方式== 菊花依栽培方式可分为盆栽菊、地被烫、切花菊、造型菊(艺菊)四大类。<br> 盆栽菊(盆菊)<br> 独本菊(品种菊、标本菊):用大菊培育,每盆一株,着花一朵,单株独秀。最能充分体现品种的特征特性,除供观赏外,可作品种鉴定,故又名品种菊或标本菊。<br> 多本菊(多头菊、多头品种菊):用大花培育,每盆一株多本,着花数朵至数十余。供庭园、会场等陈列观赏。<br> 案头菊:将大菊植于小盆内,每盆一株,每株一花,枝挺叶秀,裙叶遮盆,株小花大,高不盈尺,适宜摆在几上案头,可布置厅堂、卧室、书斋。<br> 瓦筒菊:采菊苗栽于瓦简内。待现蕾后除去瓦筒移入盆内供观赏。<br> 套盆菊:将菊苗先地栽,待菊株长到一定大小时,从盆孔套入瓦盆栽培,待显色后将盆底根部切断起盆供观赏。<br> 地被菊:地被菊是指主要作露地地被栽培特定的小菊品种群。地被菊有其宏观群体美的特色,可用于园林绿地栽培,也可采用丛植、带植、片植、花坛值及盆栽摆花布置景点。<br> 切花菊:切花菊是将鲜花从栽培的菊株上带茎叶剪切下来供应用的裁培方式。以地栽生产,依品种可分大花、中花和多花枝。依栽培方式可分独本和多本。<br> 造型菊:造型菊是利用不同的菊花品种经过艺术处理,把菊株培育成一种特定的型式,以供观赏。<br> 大立菊(立菊):在一棵菊株上着生成百上千余大小相同、排列整齐的花朵。经吊扎整形呈圆平面形或半球形。花圈直径可达3-4米,亦有扎成图案的。大立菊主要用于节日、菊展,以显壮观,增强气氛。<br> 悬崖菊:利用小菊培育而成主干特长,分枝繁多,花朵密集,后宽前窄,首尾匀称,长而下垂之形,小的长约1米,大的可达4-5米。此菊用作环境装饰,置于厅堂或庭园假山岩畔,野趣横生。<br> 塔菊:一株经人工培育形成主干挺立、层次分明、花色匀称协调,如宝塔状的菊株。此菊可由几层或十几层组成,高可达3-4米,置于庭园屹立于丛花之中,如鹤立鸡群,蔚为壮观。<br> 造型菊(扎菊):以满天星小菊连盆或脱盆套以小蒲包绑扎,置于用竹或洋元等做成的亭、台、楼、阁、各种动物等形式的花架上,以添庭园景观。<br> 盆景菊:多以小菊为素材,运用盆景技艺,经修剪整形加工成各种古木。悬崖等姿态或具有一定主题思想的艺术盆景。盆景菊包括桩菊型:原本、嫁接、附生;景菊型:丛林式、菊石式、水旱式。此外,还有以花抱形式分类的。即以菊花的舌状花冠排列的姿态变化来分的,有内抱、追抱、折抱、自然抱、露心抱、乱抱等。有以菊株高度分类的,分为高、中、矮;还有以菊株长势分类的,有强、中、弱。虽然分类方法很多,但更为普遍应用的分类方法是以花瓣、花型分类。<br> '''两级分类'''<br> 为了使菊花品种归类分型工作逐步统一起来,中国园艺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于1982年11月在第一届中国菊花品种展览会期间,在上海召开了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讨论了花期在10月1日以后、花头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晚秋菊品种分类问题(小菊品种另列系统),确定以花瓣、花型两级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初步确定菊花共分为五个瓣类,包括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花色的划分与顺序为白、黄、棕、粉红、红、紫、绿、复色共8种,以此八色为基础,各地可增一两色,为便于品种编号以不超过10个为宜。以下介绍这一分类方案并配以花型图。<br> [[File:Humb.jpg|缩略图|右|[http://img-arch.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photoblog/1510/25/c17/14447018_14447018_1445784337250.jpg 原图链接][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list_3577217.html 来自 太平洋摄影 的图片]]] ''平瓣类''<br> 1.宽带型:舌状花1-2轮,花瓣一般较宽展。有的花瓣呈船底形,且拱曲;有的长如带状,无端卷曲。筒状花序发达,显著外露。该型有两个亚型,即平展直伸者为平展亚型,下垂飘逸者为垂带亚型。<br> 2.荷花型:舌状花3-6轮,花瓣宽厚,各瓣排列疏松、内抱。全花外形整齐,略呈扁球状,外观似荷花。筒状花显著,盛开时外露。<br> 3.芍药型 :舌状花多轮或重轮,花瓣直伸,内外轮各瓣近等长;花瓣丰满,全形顶部稍平呈扁球状。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露或微露。<br> 4.平盘型:舌状花多轮,花瓣狭直;外轮花瓣长,向内侧花瓣层层渐短。有时内轮花内抱。全花稍呈扁形如盘状,筒状花正常,盛开时不露或微露。<br> 5.翻卷型:舌状花多轮,外轮花瓣向下反抱,且花瓣背面向内翻卷,内轮花瓣向心合抱或乱抱。整个花形外观为外翻内卷。内轮花瓣随花开程度逐渐外翻。筒状花稀少,盛开时不露或微露。<br> 6.叠球型:舌状花重轮,各瓣长短整齐,排列紧密;外轮间或有少数匙瓣甚至管瓣花。绝大多数花瓣内曲,可能作正抱、追抱、乱抱等不同形式的向心合抱;各瓣重叠,整个花型呈球形。<br> ''匙瓣类''<br> 7.匙荷型:舌状花1-3层,多为短匙瓣,匙片呈船形,内曲或合抱,或平伸散展。全花整齐,顶部稍平呈扁球形,筒状花正常,开时外露。<br> 8.雀舌型:舌状花多轮,外轮狭匙瓣,直伸;匙片扩大,端尖,形如雀舌。筒状花正常或稀少,盛开时外露。<br> 9.蜂窝型:舌状花多轮,短匙瓣,诸多花瓣近直立,排列整齐。全花呈球形,由于匙片卷如铃口,形似蜂窝,故而得名。筒状花稀少或缺如,开时不外露。<br> 10.莲座型 :舌状花多轮,外轮花瓣长,内轮较短,所有花瓣匙片向内拱曲。各瓣排列整齐,疏松或紧密合抱,整个花形稍扁,形似观音神像下的莲座。筒状花正常,盛开时外露。<br> 11.卷散型:舌状花多轮,内轮间或有平瓣,多轮间或有管瓣花。内轮诸瓣向心合抱,外轮花瓣四出散垂,整个花形表现为内卷外散,筒状花不发达,盛开时微露。<br> 12.匙球型 :舌状花重轮,多中匙和短匙瓣,内轮间或有平瓣,外轮间或有管瓣。各瓣匙片内曲,排列整齐,紧密合抱使全花呈球型,亦有外轮长匙瓣或管瓣飘散下垂。简状花稀少或不发达,盛开时少有外露。<br> ''管瓣类''<br> 13.单管型 :舌状花1-3轮,多为粗管或中管,间或有长匙瓣。筒状花显著,外露。该型分两个亚型,即各瓣平伸四射者为辐芒亚型,各瓣下垂者为垂管亚型。<br> 14.翎管型 :舌状花多轮,中管或粗管,内、外轮各瓣近等长,不抱不卷,整个花形似松散的半球形或球形。筒状花稀少或缺如,不外露。<br> 15.管盘型:舌状花多轮,多为中管或粗管瓣,内轮间或有匙瓣,外轮花瓣长而直伸,内轮较短而向心合抱。顶部近平,全花扁形。管状花稀少,盛开时微露。该型分两个亚型,花型中心稍凹下者为钵盂亚型,管瓣端都向内弯曲如钩似抓物状者称卷亚型。<br> 16.松针型:舌状花多轮,细管长直。各瓣近等长,间或有稍弯的管瓣,放射伸展。有如松叶束;全花朵半球型。筒状花稀少或缺如,不外露。<br> 17.疏管型:舌状花多轮,中粗管,内、外轮花瓣近等长。疏伸不整。筒状花稀少,不外露。有管瓣蓬松披垂形如狮鬣者称狮鬣亚型。<br> 18.管球型:舌状花重轮,中径管瓣,稍短,弯曲不整,各瓣向心紧密追抱或乱抱,或整齐合抱,全形呈球状,筒状花稀少或缺如,不外露。<br> 19.丝发型:舌状花多轮或重轮,细长管瓣柔弱弯垂。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细长管瓣大部平顺而只弯垂者为垂丝亚型细长管瓣多不规则捻弯扭曲者为扭丝亚型。<br> 20.飞舞型:舌状花多轮乃至重轮,多为较粗径的管瓣花。有的为中径管瓣,也有的品种在中轮或内轮具长匙瓣。各瓣卷展无定。参差不齐,全花姿态婆娑潇洒。筒状花不发达,盛开时微露或不外露。该型有两个亚型,粗径长管下部直伸,端部弯大钩,且常在钩基具喙,全瓣似鹰爪伸张,刚劲有力,此等种类称鹰爪亚型。外轮管瓣,曲卷散出或下垂,内轮管瓣向心抱,全形有似蝴蝶飞舞之种类称舞蝶亚型。<br> 21.钩环型:舌状花多轮,粗径及中径管瓣,内轮间或有匙瓣花,管瓣端部弯卷如钩或成环。筒状花正常或稀少,盛开时外露或微露。管瓣端环卷相集如云朵者称云卷亚型。管瓣下垂,管端卷曲者称垂卷亚型。<br> 22.璎珞型:舌状花多轮,细径管瓣直伸四出或下垂,瓣端具弯钩但不卷曲。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br> 23.贯珠型 :舌状花重轮,外轮细径管瓣甚长,或直或弯,但皆柔弱下垂,内轮细管瓣较短。管端部皆紧曲卷成小环如珠。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br> 【桂瓣类】<br> 24.平桂型:舌状花为平瓣1-3轮,筒状花变为桂瓣状(或称星管状),甚显著。<br> 25.匙桂型:舌状花为匙瓣,1-3轮。筒状花变为桂瓣状(或称星管状),甚显著。<br> 26.管桂型 :舌状花为管瓣,1-3轮。筒状花交为桂瓣状(或称星管状)甚显著。<br> 27.全桂型:无舌状花或仅具一轮退化舌状花,全形显著变为桂瓣状的筒状花。<br> 【畸瓣类】<br> 28.龙爪型:舌状花数轮或多轮,一般为管瓣花,但也有为匙瓣或平瓣的品种,所有舌状花端部枝裂呈爪状或劈裂呈流苏状。筒状花正常或稀少。<br> 29.毛刺型:舌状花可为各种瓣形,轮数亦不定,可以单轮、数轮乃至多轮、重轮。特点是在舌状花花瓣上生有细短毛或硬刺。筒状花正常或稀少。<br> 30.剪绒型 :舌状花多轮至重轮,狭平瓣,瓣端细裂如剪切成绒,有的品种各瓣交搭如绒球。筒状花正常或稀少。<br> 菊花的品种繁多,变异也很大。新品种不断出现。虽然菊花的分类方法有了初步的统一,但尚在研讨探索中,在进行菊花的系统分类工作时,必然会碰到一些问题,如因看法不一致或因有的品种介于两种类型之间(中间类型),以致归属不一等。这也不必强求一致,可暂并入接近的类型,以待进一步研究。<ref>[{{Cite web|url= http://www.bjkp.gov.cn/art/2004/5/8/art_2293_144517.html |title=北京市市花——菊花 |publisher= }}]</ref><br> == 相關訊息 ==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0px 0px 0px 20px;"> {{#evt:service=youtube|id=https://youtu.be/SodDH08KKr0||dimensions=330|container=frame |alignment=left|description= <big>明目養肝, "枸杞菊花茶" 照顧全家的視力</big> }} </div> 菊花是一種植物,人們也將它做成一種藥,可用來治療。若與其他草藥一併服用,菊花還可以用來治療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夏季時,菊花茶在華南地區,更是很受歡迎的清涼茶飲。<ref> '''[[Hello醫師]]''' [https://helloyishi.com.tw/drugs-herbals/herbals/chrysanthemum/] 菊花是什麼? 使用劑量、功效原理、潛在的副作用 原文連結 </ref> 在古代菊花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但似乎已經被現代人玩壞了,其實菊花還象徵著清凈、高潔、我愛你等,不同的菊花還有不同的含義,一定要對號入座! <ref>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zh-tw/news/aa83yg.html] 花之物語——菊花花語 ,雍容華貴! 原文連結 </ref> 菊花的氣味芬芳、綿軟爽口,其吃法很多樣,可鮮食、乾食,生食、熟食,燜、蒸、煮、炒、燒、拌皆宜,還可切絲入餡,如菊花酥餅和菊花餃都自有可口之處。<ref name="zz">{{cite news|url=https://www.ettoday.net/dalemon/post/47420|date=2019-12-11|title=中國2300年食菊歷史!古代美食油炸菊苗、菊花燉雞 連慈禧太后也愛吃|publisher=[[ETtoday新聞]]|language=zh-tw}}</ref>。 菊花的食譜與作法 . .'''愛料理'''<ref> [https://icook.tw/recipes/search?q=%E8%8F%8A%E8%8A%B1] '''[菊花食譜-愛料理]''' </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2}} == 相關視頻 == <br> {| |- | {{ #evt:service=youtube|id= https://youtu.be/iXfY13xhubY ||dimensions=550|container=frame |alignment=left|description= 菊花茶改善乾眼症 }} || {{#ev:youku| XNDQ0NjE1MTM1Mg |500 |}} 美丽的的百种类的菊花园! |} {| |- | {{#iDisplay: n0848teduqz |555|320|qq}} <br> 菊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iDisplay:https://tw.iqiyi.com/v_19rr1zhkw4.html|500|320|iqiyi}} <br> 菊花種植的小技巧 讓你種出漂亮爆盆的菊花 |} <br><br>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olumn-width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菊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