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40.12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菌絲體 的原始碼
←
菌絲體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菌絲體0.jpg|230px|thumb|有框|右|菌絲體。[https://www.ctexflow.com/post/%E4%BB%A5%E8%8F%8C%E7%B5%B2%E9%AB%94%E4%BD%9C%E7%82%BA%E5%8F%AF%E7%94%9F%E7%89%A9%E5%88%86%E8%A7%A3%E4%B9%8B%E5%8F%AF%E6%8C%81%E7%BA%8C%E6%80%A7%E3%80%81%E5%8A%9F%E8%83%BD%E6%80%A7%E6%9D%90%E6%96%99 原圖鏈接]]] '''菌絲體'''(英語:Mycelium),又稱為菌絲球,指真菌的營養生長部分(相對於生殖生長部分的子實體),由許多分枝的菌絲組成。菌絲體可以存在土壤或許多其他基質中,它的大小可以小到肉眼難以觀察,也可以十分龐大,大塊的菌絲體有時會被稱為「shiro」,特別是可以形成仙女環的菌絲體。 ==概述== 菌絲體就是一般蕈類植物(菇類)的根部,通常所謂的蕈類則是由菌絲開始成長,沒有根、莖的區別,而我們一般所看到菇類傘狀物體,就是蕈類植物的子實體。因為蕈類不含有葉綠素,無法自己製造養份,所以必須附著在樹木或腐木上生長;初期以菌絲的形態在土壤或腐木中開始成長,直至繁殖時期則會形成蕈(傘狀物)。 蕈類主要藉由其長在菌傘下的孢子來繁殖後代,孢子的體積非常小,成熟後會隨著風飄散,並逐漸長成絲狀構造,即為菌絲,經由不斷生長、分裂然後聚集交錯成一大片白色的菌絲,便稱為菌絲體,經由菌絲體吸收養分、成長、長大,最後再生成蕈。在蘑菇的可見表面以下,有著長長的根,稱為菌絲體。 ==角色== '''菌絲體'''可將生物殘渣分解,在水域與陸域生態系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將有機的碳源分解,並在生長的過程中將其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放到大氣中,完成碳循環。菌根真菌的菌絲體可以提升植物吸收水分與無機鹽的效率,並抵抗部分植物病原。對許多土壤中的無脊椎動物來說,菌絲體是重要的食物來源。 這些菌絲是極細的白色絲狀物,向四周發展,形成一個快速生長的複雜網路。將真菌植入一個合適的基質時,菌絲就會像膠水一樣,將基質黏合起來,使其變堅實。合適的基質可以由鋸末、磨木、秸稈、各種農作物殘渣或其他類似的材料組成,而這些材料通常是會被廢棄的。<ref>[https://www.archdaily.cn/cn/949829/yong-mo-gu-zuo-jian-zhu-zai-jian-zhu-zhong-yun-yong-jun-si-ti-de-ke-neng-xing 用蘑菇做建築?在建築中運用菌絲體的可能性]</ref> [[File:菌絲體.jpg|230px|thumb|有框|右|菌絲體。[https://mayneconservancy.ca/mycelium-the-highway-under-the-soil/ 原圖鏈接]]] ==生長== 真菌透過菌絲體來從環境吸收水分與礦物質,也透過胞外消化吸收有機養分。首先菌絲釋放酶到周圍的基質中,將多醣、多肽等生物聚合物分解成單體,這些小分子養分隨後透過促進性擴散或主動運輸進入菌絲體中。 一顆典型的孢子可萌發出一個同源的菌絲體,尚不能進行有性生殖,兩個同源菌絲體進行融合並形成一個雙核菌絲體後才能進行有性生殖,並產生子實體(例如蕈類)。 菌核是由菌絲體特化而成的堅硬構造,為低溫、缺水等逆境時,真菌在土壤中形成的休眠構造。 ==發明者== 發明者是Ecovative Design公司的艾本·巴耶爾(Eben Bayer)和蓋文·邁金泰爾(Gavin McIntyre),他們先以稻殼、蕎麥殼與棉花籽等農業廢棄物做成模型,以過氧化氫去除雜菌後,再將平菇接種在基質上。長出的菌絲體會與基質交結成緊密的網路,之後以高溫烘烤阻止菌絲繼續生長。 Greensulate是成本低但強度強,且不會造成汙染的生物材料,這項發明已獲得兩個獎項,並被Steelcase公司使用來製作家具包裝。 ==真菌過濾== 真菌在生態系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分解有機養分。石化工業產物、殺蟲劑與汙染物等有機物質都可能成為真菌生長的基質,所以只要它們的毒性不會影響真菌的生長,真菌即有能力將它們分解並移除,此即為真菌修復(Mycoremediation)。美國真菌學家保羅·史塔曼茲提倡了以菌絲體作為生物過濾材料的方法,可過濾掉水或土壤中的重金屬與化學物質,這個方法稱為真菌過濾(Mycofiltration)。 當菌絲體被灑在伐林帶上時,可在木本植物新長成前一定程度地固著土壤,避免受到沖刷而導致水土流失。 ==副產品== 菌絲體和農作物的副展品結合可作成能取代塑膠的可再生隔熱、包裝材料,這樣的產品有Greensulate與Ecocradle。 其這項應用在時代雜誌、科技新時代等媒體被廣泛討論,艾本·巴耶爾與保羅‧史塔曼茲曾在TED大會針對該主題,分別以「蘑菇是新的塑膠嗎?」(Are Mushrooms the New Plastic)與「真菌拯救世界的六種方法」(6 Ways Mushrooms Can Save the World)為題發表演講。 菌絲體也用以產生給素食者食用的肉類替代品真菌蛋白。 ==應用== === 可持續性和功能性材料 === 位於美國舊金山在2013年成立之新創企業MycoWorks開發以菌絲體製作為可持續性產品的原料,並且成功應用於家具材料、建築材料、鞋材和服裝用皮革等多方面。已成功開發菌絲體作為可多方應用的可持續性和功能性材料,是為一項兼具有機與耐用性的環保原料。MycoWorks從自然界中獲取真菌,然後將初期的菌絲體組織放入一罐廢棄的有機材料中,這些有機材料包括玉米、木屑和其他農業廢棄物,經過3~7天培養期間,再將菌絲體置入特定尺寸或形狀的模具中,然後乾燥、成型。當公司於2013年成立時,主要致力於開發可以替代建築用磚,並且成本更低的菌絲體;近期MycoWorks宣布將與兩家鞋類產品公司合作,將菌絲體材料推向鞋材皮革與紡織服裝應用市場。 另有紐約生物材料公司Ecovative Design也成功開發以菌絲體作為建築用複合材料,以及包裝材料、絕緣材料、紡織服裝用纖維等多方面的應用。 <ref>[https://www.ctexflow.com/post/%E4%BB%A5%E8%8F%8C%E7%B5%B2%E9%AB%94%E4%BD%9C%E7%82%BA%E5%8F%AF%E7%94%9F%E7%89%A9%E5%88%86%E8%A7%A3%E4%B9%8B%E5%8F%AF%E6%8C%81%E7%BA%8C%E6%80%A7%E3%80%81%E5%8A%9F%E8%83%BD%E6%80%A7%E6%9D%90%E6%96%99 以菌絲體作為可生物分解之可持續性、功能性材料]紡織資源循環服務平台</ref>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300 科學總論]]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374 植物生態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菌絲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