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126.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葛根芩連湯 的原始碼
←
葛根芩連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big>'''本文不作用藥與醫療參考,請諮詢專家!'''</big> ==出處== 《傷寒論‧太陽病上篇》第35條:「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連湯主之。」 ==處方== [[葛根]]半斤、[[黃芩]]三兩、黃連三兩、甘草二兩<ref>http://zhongyiguji.21tcm.com/572/yixuezhongzhongcanxilu/index.shtml?121965</ref>。 ==功效== 表裡兩解,清熱止利。 ==主治== 外感表證未解,熱邪入裡,身熱,下利臭穢,肛門有灼熱感,心下痞,胸脘煩熱,喘而汗出,口乾而渴,苔黃,脈數<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WoPpAgAAQBAJ&pg=PA33&dq=%E8%91%9B%E6%A0%B9%E8%8A%A9%E9%80%A3%E6%B9%AF&hl=zh-TW&sa=X&ved=0ahUKEwikwLWmntbhAhVDObwKHb0DD2gQ6AEIUzAH#v=onepage&q=%E8%91%9B%E6%A0%B9%E8%8A%A9%E9%80%A3%E6%B9%AF&f=false</ref>。 葛根芩連湯方中重用葛根為君藥,既能清熱解表,又能升發脾胃清陽之氣而治下利;臣以黃芩、黃連性寒清胃腸之熱,味苦燥胃腸之濕,如此則表解里和,身熱下利可止;使以甘草甘緩和中,協調諸藥。共成解肌清里之劑。葛根芩連湯意在清熱、利濕、解毒,具有坚厚肠胃的作用。故苦寒燥濕而無傷脾之慮。但苦寒之品用量不宜過大或過久<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qxsAgAAQBAJ&pg=PT105&dq=%E8%91%9B%E6%A0%B9%E8%8A%A9%E9%80%A3%E6%B9%AF%E6%96%B9%E4%B8%AD%E9%87%8D%E7%94%A8%E8%91%9B%E6%A0%B9%E7%82%BA%E5%90%9B%E8%97%A5&hl=zh-TW&sa=X&ved=0ahUKEwiOn8GYiOPhAhXIWbwKHUD0AcoQ6AEIKDAA#v=onepage&q=%E8%91%9B%E6%A0%B9%E8%8A%A9%E9%80%A3%E6%B9%AF%E6%96%B9%E4%B8%AD%E9%87%8D%E7%94%A8%E8%91%9B%E6%A0%B9%E7%82%BA%E5%90%9B%E8%97%A5&f=false</ref>。 ==臨床運用== '''急性腹瀉'''<br> 中藥治療急性腹瀉的經典方劑就是葛根芩連湯,它用來治療濕熱所致的腹瀉和痢疾。葛根芩連湯的組成來講,以清熱利濕為主,並能升清止瀉。所以在選用葛根芩連湯治療腹瀉時就要抓住“濕、熱”兩點。所謂“熱”主要表現為發燒、口乾、口臭,大便後肛門灼熱,小便發黃等;“濕”則相對抽象一點,主要表現是大便黏膩不爽,有排不盡的感覺,醫學上稱之為裏急後重感,或者大便裏有白色膿樣物,不思飲食,舌苔厚等,如果患者的病情大致符合上面所描述的症狀,則可以認為是“濕熱”所致的腹瀉。葛根芩連湯治熱性泄瀉,效果非常直截了當。<br> '''感冒病毒導致腹瀉'''<br> [[感冒]]病毒初期侵犯人體,多從鼻咽口部侵入,並在局部粘或淋巴組織中繁殖,因此引起感冒的初期表症。如果病毒強盛,可以進一步侵入局部淋巴結,并由此進人血液循環,導致傳播至全身器官。人體百分之六十的淋巴球都集中在腸道,由於誤用瀉藥,導致腸胃道虛,淋巴防禦系統能力下降,使得原本在體表局部粘膜的感冒病毒,得以快速突破淋巴防線,而使得腸胃道感染發炎,引起痙攣性腹、腹瀉,如水樣狀一日數次的水瀉。腸道發炎發熱: 需要採用消炎抗毒的方法才能快速防止病毒的傳變。中藥裡最普遍好用的消炎殺菌、抗病藥材「黃芩、黃連」兩味藥。由於兩味是屬於苦寒劑,容易損傷脾胃陽氣,所以加入甘緩性質的「甘草」來調和一下,加入對於腸胃道有明顯解痙止痛作用,號稱脾胃虛弱泄瀉之聖藥的「葛根」組成「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來處理各類的腸胃發炎<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DhnDDAAAQBAJ&pg=PA110&dq=%E8%91%9B%E6%A0%B9%E8%8A%A9%E9%80%A3%E6%B9%AF&hl=zh-TW&sa=X&ved=0ahUKEwjQ6qmIudbhAhXfyosBHVggAy8Q6AEIOzAD#v=onepage&q=%E8%91%9B%E6%A0%B9%E8%8A%A9%E9%80%A3%E6%B9%AF&f=false</ref>。<br> ==研究== 臨床上使用於太陽表邪內陷所致之腸熱下痢症,除傳統的治療功效外,文獻顯示,葛根芩連湯尚具有解熱、抗菌、抗缺氧、改善化療放療後腸炎泄瀉與降血糖等生物活性<ref>http://readopac2.ncl.edu.tw/nclJournal/search/detail.jsp?sysId=0006709533&dtdId=000040&search_type=detail&la=ch</ref>。目前已有研究證實其可改變腸道微生物菌叢,抑制血管新生,並可改善血管平滑肌細胞及吞噬細胞且黃芩的主成分黃芩素經研究能調節免疫而產生抗發炎作用<ref>http://lawdata.com.tw/tw/detail.aspx?no=272870</ref>。 ==注意禁忌== 寒濕痢疾或脾胃虛寒下痢忌用。 ==參考來源== {{reflist|2}}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olumn-width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葛根芩連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