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19.1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蒂娜·特纳 的原始碼
←
蒂娜·特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Cf1b9d16fdfaaf5132997e6c895494eef11f7aef.jpg|无框|右]] '''蒂娜·特纳'''(Tina Turner),原名[[安娜·梅·布洛克]](Anna Mae Bullock) ,1939年11月26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 ,[[瑞士]]籍美国歌手、女演员。 从50年代末作为"Ike & Tina Turner Revue"组合的主唱踏上舞台进行表演开始,她的每一个毛孔就散发出性感的魅力 。在她长达五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凭借无数奖项的肯定以及对摇滚领域的贡献,被人称为摇滚女王。 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流行艺人,蒂娜·特纳被认作为最成功的女性摇滚艺术家,更并被《滚石》杂志称作为史上最伟大的歌手之一。她的专辑与单曲唱片总计已经在世界上销售了超过1亿8000万张。而她演唱会所售出的门票,也是史上独唱艺人中最多的。她那永远充沛的舞台活力,辨识度极高的雄厚嗓音,长青的职业状态,以及在各个年龄层中所受到的喜爱,均闻名于全世界。 ==演艺经历== 蒂娜·特纳16岁出道演唱,最早加入乐队Kings of Rythym。 1958年,蒂娜·特纳与艾克·特纳(IkeTurner)组成团队"The Ike & Tina Turner Revue",之后与艾克·特纳在墨西哥结婚。 1960~70年代,The Ike & Tina Turner Revue创造了许多排行金曲,为当时的 R&P乐坛树立了经典范例,包括《Proud Mary》(1971)、《Nutbush City Limits》(1973)、《River Deep Mountain High》、《I Can't Believe What You Say》等曲子。 1975年,蒂娜·特纳与夫婿艾克·特纳离婚,恢复单身,继续进行其音乐生涯。澳洲经纪人RogerDavis的出现让蒂娜进一步发掘出了她作品中最独一无二的摇滚乐精神。 1983年,蒂娜受邀在英国乐团Heaven 17的专辑《Ball Of Confusion》担任主唱,单曲《Let's Stay Together》登上Top10,并展开场场爆满的欧洲巡回演唱,专辑在美国亦销售百万。 1984年,《Private Dancer》中的首支单曲《与爱何干》(《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袭卷全球,获得空前成功,蒂娜就此稳坐超级巨星的地位。后参加了电影《疯狂的麦克斯3》的演出。 1985年,与米克·贾格尔在Live Aid concert中一同重唱,并促成美国慈善单曲《We Are The World》。同年出了她的自传。 1987年3月4日至1988年3月30日,蒂娜举行名为Break Every Rule Tour的218场巡回演唱会,打破全球票房纪录。1993年 她的故事被搬上屏幕。 1996年4月13日至1997年8月10日,举行名为Wildest Dreams Tour,共255场的世界巡回演唱会。 1999年,4月与惠特妮·休斯顿、雪儿、Brandy等人在纽约市Beacon剧院中,参加VH-1电视台〔DIVAS〕节目表演。 12月30日,在拉斯维加斯的凯撒皇宫参与了千禧年音乐会的表演。 1999年12月,专辑《Twenty Four Seven》在欧洲上市。 2000年2月,专辑在美国发行并由美国唱片业协会认证为金唱片销量。 2000年,蒂娜·特纳举行告别演唱会"Twenty Four Seven Tour"。 2005年,美国最高艺术家成就—肯尼迪艺术中心,向伟大的黑人摇滚乐手, 有“摇滚母狮”的之称,久负盛名的蒂娜·特纳颁发终身成就奖。 2008年2月,蒂娜在第50届格莱美奖颁奖典礼上和碧昂丝携手表演。 2008年10月1日,蒂娜再次上路,展开她为了纪念自己50年表演生涯的世界巡回演唱会Tina!: 50th Anniversary Tour 2013年7月,73岁的蒂娜与57岁的德国籍音乐公司主管巴哈Erwin Bach在瑞士成婚。 ==个人生活== 当蒂娜的父母听到她的第一声啼哭时就对女儿的巨大嗓门儿心生惊讶,黑人和印第安人的血统确实容易造就大嗓门儿的孩子,但大到她这样的地步,似乎又要另当别论了。 蒂娜的母亲日尔玛一天到晚都要在工厂里挣生活,而蒂娜的父亲弗洛伊德·里查德·布洛克则要耐住性子在教堂里为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婴儿施洗,礼毕再去农场当当监工才能勉强维持住这个贫困的家庭。在这样贫困交加的生活中,他们自然是无暇发现自己这个小女儿的音乐天赋。于是大嗓门儿的蒂娜只好自娱自乐地用自己过人的天资去“惊扰”邻里,而如果姐姐艾丽肯看一看她的“演出”,那便已经是相当“荣幸”的事了! 蒂娜一家的生活并未因为马上会出现一个巨星而变得好过起来,家里唯一的男人终于不堪重负弃家而去,母亲为了生计也不得不独自外出打工。留在外婆家的姐妹俩更加孤立了,唱歌成了她们发泄的最好方式。1954年,两姐妹终于从家乡田纳西搬到圣路易斯去与母亲团聚,那时的蒂娜已经16岁,在这个如花的年龄里她恰好遇到了那个足以改变她命运的男人—艾克·特纳。 彼时的埃克已经是“节奏之王”乐队(Kings of Rhythm)的班主,能写歌又精于乐器的他早在1951年就凭唱片《Rocket 88》跻身摇滚名人堂。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见了面,在孤独中长大的蒂娜仿佛看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于是当即就问埃克她可不可以为他唱歌,骄傲的男人满以为自己听了个笑话,但在小姑娘的一再坚持下,她得到了一个机会。而顺理成章地,女孩充满爆发力的嗓音说服了他,让她成为自己乐队里的一员。这时的女孩还保留着自己的原名安妮·梅·布洛克(Annie Mae Bullack)。而当即埃克就给了她一个将在今后岁月中驰骋数十年的艺名—蒂娜,当然,2年之后他又给了她自己的姓氏“特纳”,因为他们在墨西哥结婚了。 1958年,新婚燕尔的两人组成了自己的乐队—“埃克与蒂娜”乐队(The Ike &Tina Turner Revue),仿佛一种爱与成功的见证。而年仅20岁的蒂娜也的确给埃克带来了更多的运气。1960年,那个本该演唱《恋爱中的傻瓜》 (《A Fool in Love》)的歌手迟迟没有出现,于是作为临时替代者的蒂娜一炮走红。这也拉开了他们乐队的巅峰时代,一系列歌曲如:《恋爱中的傻瓜》、《骄傲玛丽》(《Proud Mary》)等都曾深深影响过当时的青年。而乐队共同创作的歌舞剧《山高水深》(《River Deep Mountain High》)也成为他们音乐皇冠上最耀眼的珠宝。 随着音乐潮流的变动,蒂娜开始在自己的歌唱中加入强有力的舞蹈,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又一个情绪的高潮,这也是蒂娜自己标志性表演风格形成的开始。但与此同时,相比蒂娜的积极向上,埃克却日益懒散和消极。他无意于创作,并越来越严重地依赖酒精和兴奋剂,在音乐道路上渐渐盖过丈夫光辉的蒂娜此刻已注定要承受一场不幸。 1974年,蒂娜毅然离开了让她爱恨交织的埃克。此时的她一无所有,伤痕斑斑、负债累累。这是她一生中最为残酷暗淡的时光,变好或更坏,这是一个问题!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蒂娜的成功日益显著。而作为曾经的偶像与导师的埃克却仍然无所作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埃克对可卡因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且不让任何外人插手他的音乐事务,他们的乐队越来越孤立,自然也就走到了末路。妒忌心和不平衡使他变得异常暴躁,酒精和毒品也让他失去人性。在生活和事业里,埃克都要对蒂娜拥有绝对控制权,稍有不对,便对她拳打脚踢:“再让我看到你那副哭丧样,我就揍扁你!”一边是自己看似风光的职业生涯,一边却是活地狱般的家庭生活,这位来自保守基督教家庭的黑人女子,在走投无路、精神濒临崩溃之时,不得不转向佛教求援。从20世纪70年代起,蒂娜开始了自己的佛教修行。一次,在埃克惯常地对她实施殴打之后,蒂娜只身逃到一家饭店,满脸鲜血的她对饭店经理说:“我是蒂娜·特纳,现在身无分文,如果你能借给我一个房间,我将不胜感激!”而这样的暴力和折磨持续了近10年。 1974年,在又一次激烈的争吵后,蒂娜终于鼓起勇气离开了这个恶魔般的男人。当时她身上只有36美分和一张加油卡,之后的几个月中她到处躲藏,在朋友家里轮流居住,靠政府发放的救济粮票过活。她遇到他时,正好是最美的16岁,而她离开他时,他们的婚姻也刚好走到了无法言说的第16年。直到1978年法院才判决二人离婚,他们婚姻期间赚来的一切财产都保留在埃克名下,她带走的只有那个他给她的名字—蒂娜·特纳! 接下来的日子可想而知。没有人找她演出,也没有人找她灌唱片,世界一下子把她排除在了门外。孤身一人,她只能依靠过去的名望生活;没有光彩无限的大舞台,便只能去夜总会里演唱自己的老歌度日,曾经最有希望的“咆哮母狮”一下从高峰跌到了低谷。1978年,蒂娜发行了与埃克分手后的首张个人专辑《Rough》,在这张专辑中她一改自己之前的R&B曲风,转向了强有力的摇滚风格,但是这张专辑的销量并不理想。接下来一年以占领迪斯科市场为目标的专辑《Love Explosion》也遭遇了失败。至此再没有唱片公司敢来找她,她的经济状况开始变得捉襟见肘。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在一些娱乐节目中充当主持人玩笑的对象,还得装得自己“真的傻透了”!这样的落差与压力对她的精神和身体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再大的困难都从未使她放弃过自己的音乐理想:变好或更坏,这是一个问题! 转运之机终于到来。1982年,走投无路的蒂娜同Capitol唱片公司签约,并以一首翻唱 Al Green的老歌《Let’s Stay Together》在欧洲引起轰动,获得了职业生涯奇迹般的逆转。随后的专辑《Private Dancer》是在两个星期内匆忙完成的,却使她再次一炮走红,单曲《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和《Private Dancer》都获得了排行榜冠军,并成为大西洋(600558,股吧)两岸最热门的歌曲。而该专辑在全世界共卖出了近1500万张,直到现在仍然是全球最热销的专辑之一。这当然也成为蒂娜最成功的一张专辑,超过她与埃克在一起时的任何作品。同时,该专辑还为她赢得了两项格莱美大奖(年度最佳唱片和年度最佳流行女歌手奖)。1985年她还参加了援助非洲的大型义演,同 Micheal Jackson合唱的慈善歌曲《We Are The World》也成为经典。 此时的蒂娜已成功从R&B音乐转型到摇滚风格,以44岁的“高龄”风靡了从青少年到中老年的所有歌迷群。在改变演唱风格之余,她也对自己的形象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改变。原来那个忧伤绝望的离婚女人被一位头顶雄狮般金发、脚踩细高跟鞋、自信又性感的独立女性所替代。她骄傲地站在音乐金字塔的顶端,向世界流行乐坛发起一股空前绝后的女性摇滚冲击波! 1987年到1988年,蒂娜的环球巡演在25个国家进行了共230场,吸引了近400万观众,这也让她成为全球演唱会最卖座的独唱女星。尽管日程排得满满的,但蒂娜还是在1986年完成了自传《我是蒂娜》(《I,Tina》)。在书中她详细讲述了自己早年被丈夫埃克殴打的悲惨生活:一次她的鼻子被打断了,不得不接受整形手术。她甚至还多次试图自杀,却未能成功。据蒂娜说,最后一次挨打是在拉斯维加斯的汽车里,两人在后座对打起来,之后,她的噩梦结束了。她说,那是她唯一一次对丈夫还手。1993年,根据蒂娜自传改编的电影《与爱何干》(《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获得空前成功,男女主演劳伦斯·菲什伯恩和安吉拉·贝赛纷纷凭剧中角色获奖。而电影的主题曲《I Don’t Wanna Fight》也为蒂娜再次赢得了格莱美殊荣,并成功挤进美国“百大最受欢迎歌曲排行榜”的前10位。 而相对蒂娜的重生,埃克却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89年他因吸毒被投入监狱服刑17个月。电影《与爱何干》里对他恶狠狠的描绘更让他成为了摇滚界的恶魔。埃克与蒂娜在一起时的成功与辉煌一去不复返,只剩下无尽的伤痛与悔恨。尽管他承认自己吸毒,但是却一直否认殴打前妻。后来他又在2001年出版的书中坦承,“没错,我打过蒂娜耳光,也有时候我想都没想就把她打倒在地,但我没痛打过她。”直到2007年12月12日埃克去世,他的暴力形象仍未在人们心中消散,蒂娜在接到前夫去世的消息时,只通过经纪公司发表了简短声明:蒂娜已经知道埃克于今天稍早时候过世。她与埃克35年没有往来,不会再就此发表其他评论。 对于这个改变了她一生的男人,在最后时刻蒂娜还是选择了沉默。 40年起伏跌宕的人生与音乐之路让蒂娜尝尽了人间滋味,但她还是坚持用自己永不停息的歌声带给人们数十载不变的美好激情!面对音乐、面对生活,那股绝不屈服的摇滚精神支撑她承担了一切!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蒂娜·特纳成为了无可争议的“摇滚女王”,稳稳掌握着8次格莱美大奖、世界最高巡演出场费等多项纪录,不少电影导演也纷纷请她出镜,其中就包括天才导演斯皮尔伯格。当时他邀请蒂娜出演后来成为经典的电影《紫色》的女主角,但因剧本以黑人妇女被丈夫殴打后寻求自我独立为主题,其情节唤起了蒂娜太多的记忆而被婉拒了。曾经那个绝望的、潦倒的女人再也不要往回看,现在的她那么性感,扭动着“世界上最善舞的小腿”,带给观众们一场又一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好戏。当她在舞台上飞舞时,仿 佛蒂娜永远只有16岁! 2000年,蒂娜的告别演出“One Last Time”在英国温布利体育场举行。能容纳数十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激动的观众甚至打出了“Tina, Will You Marry Me?”的横幅。而当她一站上舞台,这里就完全成了由她掌控的王国,激情四射、火花飞溅,令无数当下的年轻歌手望尘莫及!舞台中间的大屏幕还穿插放映了蒂娜数十年演出的珍贵录像,仿佛一场热闹的生日Party,而达到沸点的体育场就是给蒂娜最好的生日礼物!她从16岁的青春走来,一路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而2000年的这场演出正是一个完美的告别,像一条波状起伏的曲线终于连成圆圈。她在62岁的年纪向世人证明:蒂娜·特纳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摇滚歌手! 2000年之后蒂娜终于“退休”了,但她仍然活跃在公众的视线中。2001年,从她家乡布朗维尔至纳特布什的田纳西第19号国家公路被正式命名为“蒂娜·特纳高速公路”。2009年2月10日,她还和当红女歌手碧昂丝在第50届格莱美颁奖礼上联手演出自己的成名作《Proud Mary》,已经70岁的蒂娜仍然没有给年轻美人任何机会!连碧昂丝自己都说:“我生平从未见过如此威力巨大、如此无畏、如此眩目的女性!”2008年美国最高艺术家殿堂—肯尼迪艺术中心向蒂娜颁发了终身成就奖,而亲手把奖章送给她的正是美国总统布什和夫人劳拉。 现在的蒂娜在欧美各洲拥有多处房产,她没有再婚,而是和小自己16岁的男友—一位在德国出生的EMI公司经理在欧洲定居,住在苏黎世乡间的一所湖畔别墅里。偶尔他们也去蒂娜在法国尼斯附近的一所位于山顶的别墅度假,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地中海。贫困和苦难已经离去很远,但蒂娜仍然对人生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无论多么繁忙,她依然保持着每天念诵佛经的习惯。每有记者采访,她都不厌其烦地感谢佛教和唱诵给她带来的无边宁静和巨大力量。正是这种宁静的自省与自强让她找到了自尊,走出人生的阴影,跃出自己生命的新色彩!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与爱何干1993 饰演Tina Turner 导演布莱恩·吉布森 主演坎蒂·亚历山大, 詹妮弗·路易斯 幻影英雄1993 饰演The Mayor 导演约翰·麦克蒂尔南 主演 阿诺·施瓦辛格, F·莫里·亚伯拉罕疯狂的麦克斯31985 饰演Aunty Entity 导演乔治·米勒, George Ogilvie 主演梅尔·吉布森 约翰·丹佛和女士们1979 饰演Tina Turner 导演_ _ 主演_ _ 寂寞芳心俱乐部/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78 饰演Hartland Guest 导演Michael Schultz 主演Peter Frampton/ Barry Gibb/ Robin Gibb 光芒万丈1978饰演Our Guests at Heartland 导演Michael Schultz 主演Peter Frampton, 巴里·吉布 二战全记录/All This and World War II1976 饰演Tina Turner 导演Susan Winslow 主演_ _冲破黑暗谷1975 饰演The Acid Queen 导演肯·罗素 主演 奥列佛·里德, 安·玛格丽特 逃家/Taking Off1971饰演Tina Turner 导演Miloš Forman 主演Georgia Engel/ Tony Harvey/ Audra Lindley 给我庇护1970饰演Tina Turner 导演阿尔伯特·梅索斯, 大卫·梅索斯 主演米克·贾格尔, 基思·理查兹 参演电视剧 艾莉的异想世界Ally McBeal/2000 饰演Tina Turner 导演Joe Napolitano/ Kenny Ortega 主演Ally McBeal/ Richard Fish/ Renee Raddick 心灵碰撞/Soul to Soul1971 饰演Tina Turner 导演Denis Sanders 主演IKE 这是你的事/It's Your Thing1970 饰演Tina Turner 导演Mike Gargiulo 主演The Isley Brothers/ O'Kelly Isley/ Ronald Isley 超级T.N.T秀/The Big T.N.T. Show1966 饰演Tina Turner 导演Larry Peerce 主演Joan Baez/ Gene Clark/ Mike Clarke ==录音室== 1974: Tina Turns the Country On! 1975: Acid Queen 1978: Rough 1979: Love Explosion 1984: Private Dancer 1986: Break Every Rule 1988: Tina Live in Europe 1989: Foreign Affair 1993: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1996: Wildest Dreams 1999: Twenty Four Seven 精选集 1991:Simply the Best 1994:The Collected Recordings 2004:All the Best 2008:Tina! 2009:The Platinum Collection 历年巡演 1978–1979: Wild Lady of Rock Tour 1982–1984: Nice 'n' Rough Tour 1985: Private Dancer Tour 1987–1988: Break Every Rule Tour 1990: Foreign Affair Tour 1993: What's Love? Tour 1996–1997: Wildest Dreams Tour 2000: Twenty Four Seven Tour 2008–2009: Tina!: 50th Anniversary Tour ==获奖记录== 格莱美音乐奖 ▪ 2018 第60届 终身成就奖 (获奖) ▪ 2008 第50届 年度专辑 《River: The Joni Letters》 (获奖) ▪ 1998 第40届 最佳长篇音乐录像带 《Live in Amsterdam: Wildest Dreams Tour》 (提名) ▪ 1995 第37届 最佳流行女歌手 《I Don't Wanna Fight》 (提名) ▪ 1993 第35届 最佳摇滚女歌手 《The Bitch Is Back》 (提名) ▪ 1991 第33届 最佳摇滚女歌手 《Steamy Windows》 (提名) ▪ 1990 第32届 最佳摇滚女歌手 《Foreign Affair》 (提名) ▪ 1989 第31届 最佳摇滚女歌手 《Tina Live in Europe》 (获奖) ▪ 1988 第30届 最佳摇滚女歌手 《Better Be Good To Me》 (提名) ▪ 1987 第29届 最佳摇滚女歌手 《Back Where You Started》 (获奖) ▪ 1987 第29届 最佳流行女歌手 《[[Typical Male]]》 (提名) ▪ 1986 第28届 最佳流行女歌手 《We Don't Need Another Hero》 (提名) ▪ 1986 第28届 最佳摇滚女歌手 《One of the Living》 (获奖) ▪ 1986 第28届 最佳摇滚对唱/组合 《It's Only Love》 (提名) ▪ 1986 第28届 最佳短篇音乐录像带 《Private Dancer》 (提名) ▪ 1986 第28届 最佳长篇音乐录像带 《Tina Live》 (提名) ▪ 1985 第27届 年度专辑 《Private Dancer》 (提名) ▪ 1985 第27届 年度唱片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获奖) ▪ 1985 第27届 最佳流行女歌手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获奖) ▪ 1985 第27届 最佳摇滚女歌手 《Better Be Good to Me》 (获奖) ▪ 1985 第27届 最佳R&B女歌手 《Let's Stay Together》 (提名) ▪ 1975 第17届 最佳摇滚女歌手 《Tina Turns the Country On!》 (提名) ▪ 1975 第17届 最佳灵魂乐演唱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Ike And Tina》 (提名) ▪ 1972 第14届 最佳摇滚对唱/组合 《Proud Mary。》 (获奖) ▪ 1970 第12届 最佳摇滚女歌手 《The Hunter》 (提名) ▪ 1962 第4届 最佳摇滚录制 《It's Gonna Work Out Fine》 (提名)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 ▪ 1986 最佳舞台表演 It's Only Love (获奖) ▪ 1986 最佳女歌手录影带 We Don't Need Another Hero (提名) ▪ 1985 最佳女歌手录影带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获奖) ▪ 1985 最佳舞蹈设计 Private Dancer (提名) ▪ 1985 最佳舞台表演 Better Be Good to Me (提名) 全美音乐奖 ▪ 1986 最受欢迎流行/摇滚女歌手 (获奖) ▪ 1985 最受欢迎灵魂/R&B歌手 (获奖) ▪ 1985 最受欢迎灵魂/R&B录影带歌手 (获奖) ▪ 1985 最受欢迎流行/ 摇滚录影带歌手 (提名) 参考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 1972年 格莱美奖 最佳R&B组合 1984年 蒂娜·特纳 蒂娜·特纳 公告牌音乐奖 年度艺人 年度女歌手 年度最佳单曲 年度最佳专辑 年度最佳回归艺人 年度最佳灵魂乐/R&B歌手 1985年 全美音乐奖 最受欢迎灵魂乐/R&B歌手 最受欢迎灵魂乐/R&B录影带歌手 格莱美奖 年度唱片 年度歌曲 最佳流行女歌手 最佳摇滚女歌手 MTV音乐录影带奖 最佳录影带女歌手 1986年 全美音乐奖 最受欢迎流行/摇滚女歌手 公告牌音乐奖 年度歌手 格莱美奖 最佳摇滚女歌手 MTV音乐录影带奖 最佳现场表演 NAACP形象奖 最佳女演员 好莱坞星光大道 表演艺术家 1987年 格莱美奖 最佳摇滚女歌手 1989年 格莱美奖 最佳摇滚女歌手 1991年 世界音乐奖 杰出贡献奖 摇滚名人堂 表演艺术家 1995年 世界音乐奖 传奇奖 1999年 英国黑人音乐奖 终身成就奖 2005年 肯尼迪中心荣誉奖 终身成就奖 2008年 格莱美奖 年度专辑(与群星分享) 2009年 瑞士大奖 最佳表演 2011年 塞浦路斯音乐奖 最棒老艺术家 ==人物评价== 年轻的当红女歌手,性感火热的Beyonce,在晚会上翻唱了Tina的成名之作:Proud Mary。 Beyonce说:我生平从未见过如此威力巨大、如此的无畏、如此眩目的女性,尤其 是这样的双腿(Tina被誉为拥有地球上最善舞的双腿)... Beyonce完全模仿Tina的Proud Mary,对比Tina善舞的小腿,Beyonce火热的大腿倒是毫不逊色哦!Tina Turner 她是美国摇滚教母 也被歌迷戏称为"咆哮母狮" 她的沙哑嗓音 她的狂野台风 她的迷人身材 无不显示出她傲人的天资 她是永不衰老的性感天使 她是叱诧歌坛数十年的摇滚皇后 历届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女歌手录影带 ▪ 辛迪·劳帕 ( 1984) ▪ 蒂娜·特纳 ( 1985) ▪ 惠特妮·休斯顿 ( 1986) ▪ 麦当娜·西科尼 ( 1987) ▪ 苏珊·薇格 ( 1988) ▪ 宝拉·阿巴杜 ( 1989) ▪ 西尼德·玛丽·伯纳黛特·奥康娜 ( 1990) ▪ 珍妮·杰克逊 ( 1991) ▪ annie lennox ( 1992) ▪ k.d. lang ( 1993) ▪ 珍妮·杰克逊 ( 1994) ▪ 麦当娜·西科尼 ( 1995) ▪ 艾拉妮丝·莫莉塞特 ( 1996) ▪ Jewel ( 1997) ▪ 麦当娜·西科尼 ( 1998) ▪ 劳伦·希尔 ( 1999) ▪ 阿里雅 ( 2000) ▪ 格温·史蒂芬妮 ( 2001) ▪ Pink ( 2002) ▪ 碧昂丝·吉赛尔·诺斯 ( 2003) ▪ 碧昂丝·吉赛尔·诺斯 ( 2004) ▪ 凯莉·克莱森 ( 2005) ▪ 凯莉·克莱森 ( 2006) ▪ 布兰妮·斯皮尔斯 ( 2008) ▪ 泰勒·斯威夫特 ( 2009) ▪ lady gaga ( 2010) ▪ lady gaga ( 2011) 历届格莱美奖主要奖项获得者 最佳流行男歌手 ▪ 布鲁诺·马尔斯 ( 2011) ▪ 杰森·玛耶兹 ( 2010) ▪ 约翰·梅尔 ( 2009) ▪ 贾斯汀·汀布莱克 ( 2008) ▪ 约翰·梅尔 ( 2007) ▪ 史提夫·汪达 ( 2006) ▪ 约翰·梅尔 ( 2005) ▪ 贾斯汀·汀布莱克 ( 2004) ▪ 约翰·梅尔 ( 2003) ▪ 斯汀 ( 2002) ▪ 埃里克·帕特里克·克莱普顿 ( 2001) ▪ 艾尔顿·约翰 ( 1998) ▪ 埃里克·帕特里克·克莱普顿 ( 1997) ▪ Seal Henry Samuel ( 1996) ▪ 艾尔顿·约翰 ( 1995) ▪ 斯汀 ( 1994) ▪ 埃里克·帕特里克·克莱普顿 ( 1993) ▪ 迈克尔·波顿 ( 1992) ▪ Roy Orbison ( 1991) ▪ 迈克尔·波顿 ( 1990) ▪ Bobby McFerrin ( 1989) ▪ 斯汀 ( 1988) ▪ Steve Winwood ( 1987) ▪ 菲尔·科林斯 ( 1986) ▪ 菲尔·科林斯 ( 1985) ▪ 迈克尔·杰克逊 ( 1984) ▪ 莱昂纳尔·里奇 ( 1983)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美國女演員]] [[Category:美國女歌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蒂娜·特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