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0.206.1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藏钩 的原始碼
←
藏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藏钩'''<br><img src="http://digiarch.sinica.edu.tw/ImageCache/ImageCache/00/07/eb/17.jpg" width="280"></center><small>新津崖墓藏鉤<br>[https://digiarch.sinica.edu.tw/digiarch_en/content/repository/resource_content.jsp?oid=1834264&queryString=%E6%8B%93%E7%89%87 圖片來自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small> |} '''藏鉤'''又稱[[藏彄]]、[[藏鬮]]、[[意彄]]、[[打彄]],為[[中國傳統遊戲]]之一,常作為[[酒令]]。就是把[[鉤]]或[[彄環]]([[扳指]])藏起來,讓人猜藏於何人手上的一種遊戲。 == 歷史記載 == 據說藏鉤遊戲始於[[西漢]],[[漢武帝]]<ref>[https://www.epochtimes.com/b5/nf4967.htm 漢武帝],大紀元</ref>的[[婕妤]][[鉤弋夫人]]趙氏據說出生以來雙手握拳,從不張開,漢武帝過[[河間]]遇到她,把她納入[[後宮]],一日召見她,她才將手展開,內藏一玉鈎,因此被稱為鈎弋夫人。後來人們紛紛仿效,為藏鉤之始。《三秦記》:「昭帝母鉤弋夫人手拳,而有國色,先帝寵之。世人藏鉤,法此也。」 而明文記載藏鉤遊戲則是在[[晉代]],根據[[周處]]《[[風土記]]》記載,當時[[臘月]]飲祭之後,[[老人]]與[[兒童]]愛玩藏彄之戲,分為兩組比賽勝負。此外也常作為[[新春]]遊戲。而據《[[渚宮舊事]]》載,[[東晉]]官員[[殷仲堪]]與[[桓玄]]曾一同玩藏鉤遊戲 藏鉤至[[唐代]]仍很流行,[[殷敬順]]的《[[敬訓]]》亦有記載這種遊戲。《[[酉陽雜俎]]》記載當時有一名叫[[高映]]的[[舉人]]及一名叫[[石旻]]的[[隱士]]擅長於藏鉤遊戲中猜中,有一次[[段成式]]和高映一同玩藏鉤,每組皆有五十多人,高映十猜九中。又有一次,石旻和張又新兄弟玩藏鉤,張又新無論把鉤藏於巾的褶子中還是[[襆頭]]左翅中,皆被石旻猜到。後來段成式結識了石旻,請教他射鉤之術。 == 遊戲規則 == 人數少則數人,多則無上限,也可達數百人。參加者平均分為兩組,一組把鉤、彄或其他物品藏起,另一組則猜該物品藏於何人手中。如總人數為單數,多出的一人可隨意依附這組或那組,稱為「遊附」、「飛鳥」、「誐鴟」等。藏鉤的一組把物品互相傳遞或佯裝傳遞,射鉤的一組則猜物品被何人持有。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華人傳統節日]]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藏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