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蘇薌雨 的原始碼
←
蘇薌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max-width:320px"> {| class="wikitable"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蘇薌雨</p> |- |<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f/f7/%E4%B8%AD%E5%A4%AE%E7%A0%94%E7%A9%B6%E9%99%A2%E3%80%8C%E6%97%A5%E6%B2%BB%E8%87%BA%E7%81%A3%E5%93%B2%E5%AD%B8%E8%88%87%E5%AF%A6%E5%AD%98%E9%81%8B%E5%8B%95%E3%80%8D%E7%A0%94%E7%A9%B6%E8%A8%88%E7%95%AB-%E8%98%87%E7%B6%AD%E9%9C%96.jpg" width="280"> </center> <smal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8%87%E8%96%8C%E9%9B%A8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個人資料</p> |- |<small> '''出生''' (1902-09-11)1902年9月11日 [[日治臺灣]][[新竹]][[北門]]<br> '''逝世''' 1986年6月25日(1986歲-06-25)(83歲) [[臺灣]] [[臺北]][[臺大醫院]]<br> '''教育程度''' [[中華民國]][[北京大學]]哲學系學士(1928)[[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大學院]](1937)<br> '''年代''' [[20世紀哲學]]<br> '''研究領域''' [[臺灣哲學]]、[[心理學]]<br> </small> |} </div>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蘇薌雨]](生1902年9月11日-1986年6月25日歿),名維霖,以字行。外文拚音 Hsiang-yu Su 及 Weilin Su,臺灣[[新竹]]市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東京帝國大學]]大學院肄業。曾在校師承[[李大釗]]、[[蔡元培]]、[[李石曾]]、[[陳大齊]]等,戰後隨國府返臺,任行政長官公署參議,並受聘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正教授,主持哲學系[[心理學]]研究室,後任[[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創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為[[臺灣]]心理學及哲學學者。</p> </div> ==生平==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6px; line-height:30px">1902年9月11日出生於[[新竹]]北門外沙崙(舊名蘆竹湳)。幼時就讀[[新竹公學校]],畢業後次年錄取臺北商工學校商科。</p>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1年</b>赴日[[東京]]正則補習學校備考,唯因旨趣不合,遂改赴[[中國]][[南京]]暨南學校隨班補習。</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2年</b>秋入學[[北京大學]]預科,在京兩年期間深受[[蔡元培]]、[[李石岑]](英語:[[Li Shicen]])、[[李大釗]]等哲學系教授感召,兩年後入學[[北京大學]]哲學系。蘇氏備受[[五四運動]]之影響,積極鼓吹[[白話文]],提倡新文學,經常在《臺灣民報》紹介中國文學革命作品。1925年[[孫文]]病逝於北京時則同[[洪炎秋]]等以北大臺灣學生會名義祭悼。</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7年</b>曾與臺灣同鄉[[張我軍]]、[[洪炎秋]]、[[宋文瑞]]、[[吳敦禮]]等創辦《少年臺灣》,隔年畢業則先後任教於[[暨南大學]] 中學部、[[河北省第四師範學校]]、[[北平]]市立一中學。</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5年</b>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大學院心理學研究所進修,兩年後返中適逢[[七七事變]]則遂攜眷逃離北京。戰時擔任[[孫連仲]]帥第一集團軍、陸軍第31師師長[[池逢成]]顧問,參與[[台兒莊之役]]大捷,然奉命陪同落軍團離魯南回漢口時遭日軍包圍,傷亡慘重。蘇氏倖免於難並轉任[[漢口]]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日本科。</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9年</b>自[[重慶]]遷至[[桂林]]任[[廣西]]省戰區司令部政治部,先後任遷至[[廣西]]的[[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教授兼國民中學教育訓練班主任導師、[[國立廣西大學]]教授、廣西省立醫院訓導主任、廣西大學一年級主任兼分部副主任等。</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b>戰後隨國府返臺任行政長官公署參議,並於1946年夏,在堂兄蘇維梁和[[陳儀]]親信[[范壽康]]幫助下受[[陸志鴻]]校長應聘為[[臺灣大學]]文學院哲學系教授講授心理學並兼任註冊組長。時任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方東美]],見[[臺北帝國大學]]心理學研究室遺留心理學書籍4000冊,學報1500冊,實驗儀器150件,遂提議蘇氏主持哲學系心理學研究室並籌辦心理學系,當時與臺灣實驗心理學奠基者[[鄭發育]]同事。</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1940年6月至1956年6月間</b>赴美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研究所研究三學期,選習圖書館學課程並積極辦理國際交換,編製各館及院系聯合目錄,刊行琉球《歷代寶案》手抄本等。蘇氏在二十六年的臺灣大學教授生涯中,任心理學系系主任二十年,且圖書館長二十三年</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49年</b>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成立,蘇氏被推為系主任,隨即任為臺灣大學圖書館館長,致力於網羅專業師資如[[陳大齊]]、[[鄭發育]]與[[湯冠英]]等教授,並提升專業能力。</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69年</b>因心臟病發辭去心理學系主任,三年後退休並辭去臺灣大學圖書館長及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一職。</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86年6月25日</b>病逝臺大醫院。</li> </ul> </div> ==理論與主張==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譽為心理學拓荒者的蘇薌雨,赴京就讀哲學時受五四運動影響,積極鼓吹白話文,主張中國白話文做為臺人書寫系統,並受[[胡適]]、[[陶行知]]、[[金嶽霖]]等實用主義者影響,專研發展及教育心理學,著有《心理學原理》、《心理學新論》、《心理學新論增訂本》等。治學嚴謹、待人謙和,與[[楊國樞]]等後進有亦師傅亦友的關係,「但欲培植佳子弟,富貴於我如浮雲」為其一生最佳寫照 。</p> </div> ==著作==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蘇薌雨著作列表:</p> '''著書'''<br>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50《心理學講話》。臺北:教育部社會教育司。</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51《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概況》(蘇薌雨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54《心理學原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55《教育社會學》。北平:人人書店。</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72《心理學新論》。臺北:大中國。</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79《三友集》(與葉榮鐘、洪炎秋合撰)。臺中:中央書局。</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89《日據時代臺灣共產黨史》(與葉榮鐘、洪炎秋合著)。臺北:前衛出版。</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90《心理學拓荒者》(張德南等執行編輯)。新竹:新竹市政府、竹塹文化資產叢書。</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2008《醫學心理》。臺北:水牛文化。</li> </ul> '''篇章論文'''<br>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2〈我的婦女觀〉,《中國與南洋》,卷3期7,頁23-25。</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4〈二十年來的中國古文學及文學革命的略述〉,《臺灣民報》,卷2期10,頁5。</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4〈婦人問題:我的婦女觀〉,《臺灣民報》,卷2,期17,頁9-11。</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4〈雜錄:北京學派界與直隸派〉,《臺灣民報》,卷2期13,頁9-10。</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4〈論說:來年之印度詩人太戈爾〉,《臺灣民報》,卷2期12,頁 7。</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7〈停滯的社會同文化〉,《現代評論》,卷5期121,頁10-13。</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7〈民眾運動的領袖問題(上)〉,《臺灣民報》,版07[1927-10-30]。</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7〈民眾運動的領袖問題(下)〉,《臺灣民報》,版07[1927-11-06]。</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7〈歸臺印象(一)〉,《臺灣民報》,版07 [1927-11-20]。</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7〈歸臺印象(二)〉,《臺灣民報》,版07 [1927-11-2]。</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8〈歸臺印象(三)─娼妓與麻將問題(上)〉,《臺灣民報》,版08[1928-01-08]。</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8〈歸臺印象(四)─娼妓與麻將問題(下)〉,《臺灣民報》,版08[1928-01-15]。</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8〈不平等條約與中國(上)〉,《臺灣民報》,版07 [1928-02-12]。</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8〈不平等條約與中國(下)〉,《臺灣民報》,版08 [1928-03-04]。</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8〈北國哀音〉,《臺灣民報》,版09 [1928-02-19]。</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8〈歸臺印象(七)〉,《臺灣民報》,版07 [1928-06-03]。</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28〈歸臺印象(八)〉,《臺灣民報》,版08 [1928-06-17]。</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37〈中日戰爭之面面觀〉,《滇黔》,卷3期3,頁 8-10。</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37〈中日戰爭之面面觀〉(林逸、王靖國 記),《中華週刊》,期596,頁1-3。</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39〈日本戰時體制之檢討〉,《建設研究》,卷2期1,頁48-55。</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39〈日本戰時食糧缺乏之嚴重性〉,《國民公論(漢口)》,卷2 期12,頁419-421。</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39〈日本戰時財政經濟危機之發展(附表)〉,《建設研究》,卷2期3,頁32-38。</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0〈一九三九年日本之泥腳〉,《朝鮮義勇隊通訊》期31,頁7-9。</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0〈從阿部內閣到米內內閣〉,《國民公論(漢口)》,卷3期4,頁123-126。</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0〈歐戰與日本經濟〉,《建設研究》,卷3期2,頁53-59。</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0〈歐戰發生後日本外交路線之論戰 〉,《建設研究》,卷2期5,頁47-53。</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0〈近衛再度組閣及其基本政策〉,《國民公論(漢口)》,卷4期4,頁141-146。</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0〈戰時英法德經濟力之檢討〉,《國民公論(漢口)》,卷3期7,頁215-221。</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0〈倭重臣層與軍部法西斯?爭之剖析〉,《新力》,卷5期3,頁9-10。</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0〈敵國動態_米內登臺後之敵國情勢〉,《抗戰時代》,卷1期11-12,頁28-31。</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1〈從“東亞新秩序”到“大東亞共榮圈”〉,《民族文化》,期3,頁3-6。</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1〈日本南進之面面觀(附表)〉,《建設研究》,卷5期1,頁69-84。</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1〈國民中學九十分鐘教學之瞻察(附圖)〉,《建設研究》,卷6期2,頁47-52。</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1〈敵人對我抗戰實力之新認識〉,《前鋒》,期2,頁10-11。</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3〈大學教育的幾個問題〉,《時與潮副刊》,卷2期5,頁31-33。</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3〈文化建設應有之基本認識〉,《建設研究》,卷9期1,頁57-60。</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3〈論學術研究與科學方法(附表)〉,《建設研究》,卷9期2,頁 66-74。</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4〈戰時士兵心理病之分析〉,《建設研究》,卷9期4,頁91-93。</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48〈學問的態度〉,《國立臺灣大學校刊》,期9,頁6。</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55〈科學與人生:自然科學的驕兒--心理學〉,《中國一周》,期265,頁17。</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63〈挫折與攻擊假說之批判〉,《中華心理學刊》,期5,頁19-26。</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67〈臺大圖書館的發展〉,《圖書館學刊》,期1,頁7-11。</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67〈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之發展及藏書概況〉,《書和人》,期58。臺北:國語日報社。</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74〈自我概念協合度與少年犯罪之關係〉(蘇薌雨、楊國樞合著),《心理學刊》,期6。</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75〈祖國廿五年回憶錄─上〉,《傳記文學》,卷27期2,頁75-80。</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75〈祖國廿五年回憶錄─下〉,《傳記文學》,第27期1,頁23-28。</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76〈臺灣大學廿六年─上〉,《傳記文學》,第29期1,頁54-58。</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76〈臺灣大學廿六年─下〉,《傳記文學》,第29期2,頁99-102。</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79〈臺灣大學二十六年〉(與葉榮鐘、洪炎秋合著),《三友集》,頁68。臺中:中央書局。</li> </ul> '''編譯'''<br>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955《天工開物之硏究》(藪內清撰、蘇薌雨譯)。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li> </ul> </div>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蘇薌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