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54.2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蘭嶼海砂屋國宅重建事件 的原始碼
←
蘭嶼海砂屋國宅重建事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蘭嶼海砂屋國宅重建事件'''<br><img src="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314/7903513628_0d8727b29e_c.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74738 圖片來自coolloud]</small> |} '''蘭嶼海砂屋國宅重建事件'''係針對1960年代至1980年代間,中華民國政府於[[台灣]][[蘭嶼]]地區的國宅政策,其所建設之國宅後經證實皆為[[海砂屋]]而無法居住,達悟族人進而成立自救會訴求國家賠償。<ref>{{cite web | url=http://itdels.digital.ntu.edu.tw/Item.php?ID=A_0004_0011_0001 | title=雅美族海砂屋自救宣言| publisher=台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 | date=1994-09 | accessdate=2016-09-30}}</ref>並於1994年獲得政府以每戶45萬自行就地改建之方式處理。 ==事件經過說明== 1966年起,中華民國政府補助興建的「示範國宅」陸陸續續在島上出現,到了1970年代後半更在《改善蘭嶼山胞住宅計畫》推動下,企圖以現代國宅取代傳統住宅。政府對於蘭嶼國宅的興建可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66年至1974年,主要以每年16戶,在各部落原有傳統聚落外另覓地興建的方式進行;1974年「[[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婦聯會)赴蘭嶼考察後,建議省政府加強改善蘭嶼鄉「山胞」住宅,於是展開第二階段1975-1980年的大規模改建。到了1980年代為止,總共興建了566戶,此階段不僅改建的戶數增加、在不同的部落同時進行,更重要的是開始拆除傳統家屋,對部落帶來相當大的衝擊。 從1966年起分兩階段的國宅改建,每一戶約12坪大,達悟族人住進不到五、六年,房子開始掉落水泥塊、鋼筋外露鏽蝕,許多房屋形同危樓。<ref>{{cite web | url=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6/11/a5.html | title=專家鑑定蘭嶼海砂屋嚴重 拆掉重建是安全唯一途徑 | publisher=蘭嶼雙週刊(1994-09-25)。《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 date=1994-09-25 | accessdate=2016-09-30}}</ref>自1994年證實蘭嶼國宅是海砂屋後,達悟族人以行動向政府求償。 ==影響== 由於政府所補助的45萬元並無法建造一棟現代化的房屋,因此大多數達悟人必須在台灣本島工作自籌建屋經費,存了一點錢便買材料回蘭嶼蓋房子。因這計畫改變了族人的就業型態,從事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的人增加了。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蘭嶼海砂屋國宅重建事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