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3.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蘭陵劇坊 的原始碼
←
蘭陵劇坊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 ! 蘭陵劇坊<br>前身為耕莘實驗劇場 |- | <center><img src="https://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01-31/656/b16a00_p_01_03.jpg" width="300" ><br>[https://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01-31/656/b16a00_p_01_03.jpg 圖片來源:蘭陵提供]<br>蘭陵劇坊1980年推出《荷珠新配》</center> |- | 成立時間 1980年 |- | 創始人 團長:金士傑 |- | 解散 1991年 |- |} </div> '''蘭陵劇坊''',創立於1980年,是台灣第一個業餘的實驗小劇場劇團,前身為耕莘實驗劇場,創團團長為[[金士傑]],藝術指導為[[吳靜吉]]。以現代[[話劇]]演出為主,為台灣[[小劇場]]運動的主要推動者,蘭陵劇坊在1990年停止活動,1991年解散。蘭陵劇坊為台灣訓練出許多優秀的表演工作者,也衍生出許多專業劇團如[[李國修]]的[[屏風表演班]]、[[劉若瑀]]的[[優劇場]]以及[[表演工作坊]]等。 ==歷史== 1965年,吳靜吉至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攻讀[[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因為從小愛好戲劇,吳靜吉也參與了紐約市[[拉瑪瑪劇團]]的活動。回到台灣後,吳靜吉住在劇作家[[姚一葦]]的隔壁,兩人經常談論戲劇。吳靜吉於是在家中,召集了一群愛好戲劇演出的年輕人,教導他們演出方式,組織了耕莘實驗劇團。 1980年,吳靜吉與[[金士傑]]、[[李國修]]、[[劉若瑀]]、[[李天柱]]等人在劉若瑀家中進行腦力激盪,決定將團名改為蘭陵劇坊。同年,蘭陵劇坊推出《包袱》與《荷珠新配》。 ==影音介紹== {{#ev: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zgPubuuCE|70%|center|蘭陵劇坊40年大咖重聚 烏鎮戲劇節滿分好評|frame}} ==外部連結== *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131000734-260115 蘭陵劇坊40年 老班底推新戲]2018年01月31日 中國時報 李欣恬/台北報導 * [https://ek21.com/news/star/16136/ 解散27年,蘭陵劇坊仍刷屏了朋友圈] 新京報記者 劉臻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Category:休閒服務業]]
返回「
蘭陵劇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