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217.1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蚕马(冯至诗歌) 的原始碼
←
蚕马(冯至诗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044bf6f2d73b42c2a47c2888dc7f590c.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2/044bf6f2d73b42c2a47c2888dc7f590c.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74907882_488632 图片来自于搜狐网]]] ==作品原文== 1溪旁开遍了红花,天边染上了春霞,我的心里燃起火焰,我悄悄地走到她的窗前。 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初眠,你的情怀可曾觉得疲倦? 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 在那时,年代真荒远,路上少行车,水上不见船,在那荒远的岁月里,有多少苍凉的情感。 是一个可怜的少女,没有母亲,父亲又远离,临行的时候嘱咐她:“好好耕种着这几亩田地!” 旁边一匹白色的骏马,父亲眼望着女儿,手指着它,“它会驯良地帮助你犁地,它是你忠实的伴侣。” 女儿不懂得什么是别离,不知父亲往天涯,还是海际。 依旧是风风雨雨,可是田园呀,一天比一天荒寂。 “父亲呀,你几时才能够回来?” 别离真象是汪洋的大海; 马,你可能渡我到海的那边,去寻找父亲的笑脸? 她望着眼前的衰花枯叶,轻抚着骏马的鬃毛,“如果有一个亲爱的青年,他必定肯为我到处去寻找!” 她的心里这样想,天边浮着将落的太阳,好像有一个含笑的青年,在她的面前荡漾。 忽然一声响亮的嘶鸣,把她的痴梦惊醒; 骏马已经投入远远的平芜,同时也消逝了她面前的幻影! 2温暖的柳絮成团,彩色的蝴蝶翩翩,我心里正燃烧着火焰,我悄悄地走到她的窗前。 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三眠,你的情怀可曾觉得疲倦? 只要你听着我的回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 荆棘生遍了她的田园,烦闷占据了她的日夜,在她那寂静的窗前,只叫着喳喳的麻雀。 一天又靠着窗儿发呆,路上远远地起了尘埃; (她早已不做这个梦了,这个梦早已在她的梦外。) 现在啊,远远地起了尘埃,骏马找到了父亲归来; 父亲骑在骏马的背上,马的嘶鸣变成和谐的歌唱。 父亲吻着女儿的鬓边,女儿拂着父亲的征尘,马却跪在地的身边,止不住全身的汗水淋淋。 父亲象宁静的大海,她正如莹晶的明月,月投入海的深怀,净化了这烦闷的世界。 只是马跪在她的床边,整夜地涕泪涟涟,目光好像明灯两盏,“姑娘啊,我为你走遍了天边! ”她拍着马头向它说,“快快地去到田里犁地! 你不要这样癫痴,提防着父亲要杀掉了你。 ”它一些儿鲜草也不咽,半瓢儿清水也不饮,不是向着她的面庞长叹,就是昏昏地在她的身边睡寝。 3黄色的蘼芜已经调残到处飞翔黑衣的海燕我的心里还燃着余焰,我悄悄地走到她的窗前。 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织茧,你的情怀可曾觉得疲倦? 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 ”空空旷旷的黑夜里,窗外是狂风暴雨; 壁上悬挂着一张马皮,这是她唯一的伴侣。 “亲爱的父亲,你今夜又流浪在哪里? 你把这匹骏马杀掉了,我又是凄凉,又是恐惧! “亲爱的父亲,电光闪,雷声响,你丢下了你的女儿,又是恐惧,又是凄凉!” “亲爱的姑娘,你不要凄凉,不要恐惧! 我愿生生世世保护你,保护你的身体! ”马皮里发出沉重的语声,她的心儿怦怦,发儿悚悚; 电光射透了她的全身,皮又随着雷声闪动。 随着风声哀诉,伴着雨滴悲啼,“我生生世世地保护你,只要你好好地睡去! ”一瞬间是个青年的幻影,一瞬间是那骏马的狂奔:在大地将要崩溃的一瞬,马皮紧紧裹住了她的全身! 姑娘啊,我的歌儿还没有咱完,可是我的琴弦已断; 我惴惴地坐在你的窗前,要唱完最后的一段:一霎时风雨都停住,皓月收束了雷和电; 马皮裹住了她的身体,月光中变成了雪白的蚕茧! — —1925附注:传说有蚕女。 父为人掠去,惟所乘马在。 母曰:“有得父还者,以女嫁焉。 ”马闻言,绝绊而去。 数日,父乘马归。 母告之故,父不可。 马咆哮,父杀之,曝皮于庭。 皮忽卷女而去,栖于桑,女化为蚕。 ——见干宝《搜神记》。 (原载《昨日之秋》北新书局1927年版。 ==作者简介== 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ref>[https://www.sohu.com/a/374907882_488632 半个多世纪的友谊——季羡林与冯至 ]</ref> 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 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ref>[https://cul.sohu.com/20160530/n452060480.shtml 冯至长女谈父亲:离开同济只因不愿卷入政治]</ref> 冯至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文化学术上颇多建树。他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并且[[成就斐然]],以诗集《昨日之歌》、《北游》[[享誉一时]],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先生创作的《十四行集》更是在中国新诗的写作中开创新体,独步文坛,影响深远。除创作外,冯至先生在中外文学上同样贡献卓越,他既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又精通欧洲文学,他对[[杜甫]]和[[歌德]]的研究成果《杜甫传》、《论歌德》在中国学术史上均具有开创性的意义。<ref>[https://www.sohu.com/a/220825937_119350 致敬冯至: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ref> 而作为教育家,冯至先生恂恂儒雅,诲人不倦,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功的外国文学、尤其是德语文学研究和翻译人才,同时,[[冯至]]先生一生为中国外国文学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对中国外国文学学科的发展和整体规划有筚路蓝缕之功。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820 中国文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蚕马(冯至诗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