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205.1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蛙頜翼龍屬 的原始碼
←
蛙頜翼龍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蛙頜翼龍屬'''<br><img src="https://pteros-img.imgix.net/batrachognathus_joschua-knueppe.png?w=2000&fm=jpg&auto=compress"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teros.com/pterosaurs/batrachognathus.html 圖片來自pteros]</small> |} '''蛙頜翼龍屬'''([[屬]]名:''Batrachognathus'')是[[翼龍目]]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亞]][[哈薩克斯坦]],年代為[[侏儸紀]]的[[牛津階]]到[[啟莫里階]]。<ref>[http://www.igg.cas.cn/xwzx/cutting_edge/201808/t20180821_5057493.html 【前沿报道】Science: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时期海洋大规模脱氧],igg</ref> [[模式種]]是'''飛行蛙頜翼龍'''(''B. volans''),是在1948年由[[蘇聯]]古生物學家Anatoly Nicolaevich Ryabinin所敘述、命名。屬名在[[古希臘文]]意為「青蛙的頜部」,意指其頭部短而寬;種名在[[拉丁文]]意為「飛行」。 目前已發現三個化石,化石的發現地點為[[天山山脈]]西北支脈[[卡臘套山]]的山腳下,類似[[德國]][[巴伐利亞州]][[索倫霍芬]]地區的湖泊沉積層。[[正模標本]](編號PIN 52-2)為一個不完整的非天然狀態化石,包含頭顱骨碎片、下頜、[[脊椎]]、[[肋骨]]、後腿、以及翼部骨頭。蛙頜翼龍擁有高、短、寬廣的頭顱骨,長度為4.8公分,而上頜有22或24顆彎曲的圓錐狀牙齒,下頜短而寬廣。沒有發現蛙頜翼龍的尾部化石,目前被推論具有短尾部。 蛙頜翼龍的翼展被估計為50公分。[[大衛·安文]](David Unwin)估計其翼展約75公分。蛙頜翼龍的尾巴並沒有保存下來,牠們是否擁有尾巴仍在爭論當中,通常被推論具有短尾部。 蛙頜翼龍被歸類於[[蛙嘴龍科]],相似物種為[[蛙嘴龍]]。在2003年,[[亞歷山大·克爾納]](Alexander Kellner)將[[亞洲]]的蛙頜翼龍、[[樹翼龍]]、[[熱河翼龍]],歸類於[[演化支]]Asiaticognathidae科。在2006年,[[呂君昌]]將蛙頜翼龍、熱河翼龍列為姊妹[[分類單元]]。 如同其他蛙嘴龍科,蛙頜翼龍被推論是食蟲動物,用寬廣嘴部捕抓昆蟲為食。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蛙頜翼龍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