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46.6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蝟菊菊科 的原始碼
←
蝟菊菊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蝟菊0.jpg|缩略图|[https://ss2.baidu.com/-v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baike/s%3D290/sign=9fd8b1282e738bd4c021b538918a876c/91529822720e0cf392a6800e0a46f21fbf09aaf6.jpg 原图链接]蝟菊]] '''蝟菊''',拉丁名为Olgaea lomonosowii (Trautv.) Iljin,是被子[[植物]]门菊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直伸,茎单生;小花紫色;瘦果楔状倒卵形;花果期7-10月。它主要生于山谷、山坡、沙窝或河槽地,[[海拔]]850-2300米。 * 中文名蝟菊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亚 科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 * 族菜蓟族 Cynareae * 亚 族飞廉亚族 Carduinae * 属蝟菊属 Olgaea * 组翼茎组 Sect. Pterocaulon * 种蝟菊 * 分布区域中国吉林、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山西及[[蒙古]] * 中文学名Olgaea lomonosowii (Trautv.) Iljin ==形态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茎15-60厘米。 根 根直伸,直径达2厘米。 茎 茎单生,基部直径达1厘米,被棕褐色残存的叶柄,残存的叶柄并不作纤维状撕裂,通常自基部或下部分枝,分枝伸长,开展或斜升,很少不分枝,全部茎枝有条棱,灰白色,被密厚绒毛或变稀毛。 叶 基生叶长椭圆形,长8-20厘米,宽4-7厘米,羽状浅裂或深裂,向基部渐狭成长或短叶柄,柄基扩大;侧裂片4-7对,半椭圆形、半长椭圆形、卵形、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裂片卵形或披针形或长卵形,全部裂片边缘及顶端有浅褐色针刺,针刺长0.5-2毫米;下部茎叶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向下渐狭成长或短翼柄;向上及接头状花序下部的叶渐小,椭圆形、长椭圆形、披针形至长三角形,渐不裂,无叶柄,边缘有斜三角形锯齿,齿顶有长0.5-1.5毫米的针刺或边缘有针刺。茎叶全部沿茎下延成茎翼,茎翼狭窄,宽1-2毫米,翼缘有稀疏针刺;全部叶质地薄,草纸,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密厚的绒毛。 花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植株含少数或多数头状花序,但并不形成明显的伞房花序式排列,很少植株含1个头状花序而单生茎端的。总苞大,钟状或半球形,稍见灰白色,被稀疏的蛛丝毛,直径5-7厘米。总苞片多层,多数,不等长,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线状长三角形,最外层最短,长8毫米,宽1毫米,中层长达2.4厘米,宽达2毫米;内层与最内层与中外层同形,长3.5厘米,宽2毫米,外层被稠密的顺向贴伏的微糙毛。全部苞片质地坚硬,顶端针刺状长渐尖。小花紫色,花冠长3厘米,檐部长1.8厘米,均等5裂,裂片线形,长4毫米。 果 瘦果楔状倒卵形,长6毫米,宽3-3.5毫米,顶端截形,果缘边缘浅波状,基底着生面稍见偏斜。冠毛多层,褐色,向内层渐长,长达2厘米,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冠毛刚毛糙毛状,向顶端渐细,易脆折。 花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山坡、沙窝或河槽地,海拔850-2300米。模式标本采自蒙古。 ==分布范围== 分布吉林、[[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及山西。蒙古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药材名】:蝟菊 【拼音名】:Weiju 【拉丁文】:Takaikatzukia lomonossowii (Trautv.) kitag. Et Kitam.(原植物蝟菊) 【别名】:大蓟 【药用部位】:蝟菊的地上部。 【性味归经】:苦,寒。入心、肝二经。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凉血止血、软坚散结。用治湿热火毒、痈疽疮疖、理疮瘙痒。用治各种血热妄行之出血症。用治瘰疬痰核、瘿瘤积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外用:捣敷。 【古籍考证】:始载于《内蒙古中草药》。 【参考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功效分类】:清热药 清热燥湿药 【关 键 词】:清热燥湿 凉血止血 软坚散结 湿热火毒 痈疽疮疖 理疮瘙痒 出血症 瘰疬痰核 瘿瘤积聚 采收和储藏 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疮痈肿毒]];[[瘰疬]];[[吐血]];[[衄血]];子宫功能性出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由以上对猬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猬菊对人体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可以改善人体的一些不好的症状,对人体是很有用的一种药材。<ref>[https://www.cndzys.com/bk/weiju-1.html 猬菊的功效与作用 2014-11-14 09:56:13]</ref>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蝟菊菊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