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的原始碼
←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1.jpg|缩略图|[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250433515,1162069918&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8%A1%8C%E5%B0%BD%E6%B1%9F%E5%8D%97%2C%E4%B8%8D%E4%B8%8E%E7%A6%BB%E4%BA%BA%E9%81%87 图片来源]]]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出自宋代[[晏几道]]的《[[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2c0fce662f9f.aspx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古诗文网] </ref>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译文和注释== 译文 梦中进入了烟雨迷离的江南,走遍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人儿相遇。梦境里离情消魂无处诉说,梦醒来更觉惆怅,消魂离情将人误。 想要写一封书信向你诉说相思之情,可是大雁飞在上空,而鱼沉在水底,就算写成也无法寄去。缓缓弹筝抒发心中的离情别绪,移遍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注释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消魂:魂魄消灭。多以名悲伤愁苦之状。 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消魂:一作“佳期”。 尺素:书写用之尺长素绢,借指简短书信。素:白绢。古人为书,多写于白绢上。 浮雁沉鱼:古代诗文中常以鸿雁和鱼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 终了:纵了,即使写成。无凭据:不可靠,靠不住。 移破:犹云移尽或移遍也。破:唐宋大曲术语。大曲十余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破,犹尽也,遍也,煞也。 ==鉴赏== [[File: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2.jpg|缩略图|左|[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7.pstatp.com%2Flarge%2F3817%2F4797097482&refer=http%3A%2F%2Fp7.pstatp.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6394302&t=56f704a21ed625fdc05bed39beb4bcb1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8%A1%8C%E5%B0%BD%E6%B1%9F%E5%8D%97%2C%E4%B8%8D%E4%B8%8E%E7%A6%BB%E4%BA%BA%E9%81%87 图片来源]]] 这首词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离愁别绪。<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42ca08b9fb8d4f598f1025f988717028&from=kg0&highlight=%E8%A1%8C%E5%B0%BD%E6%B1%9F%E5%8D%97%EF%BC%8C%E4%B8%8D%E4%B8%8E%E7%A6%BB%E4%BA%BA%E9%81%87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百度汉语] </ref>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 这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的特征,使梦境显得更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上片后两句是说,梦境里黯然销魂何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 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倍“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在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层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也不多见。晏几道词喜用这种句法。 [[File: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3.jpg|缩略图|左|[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418366547,3399402285&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8%A1%8C%E5%B0%BD%E6%B1%9F%E5%8D%97%2C%E4%B8%8D%E4%B8%8E%E7%A6%BB%E4%BA%BA%E9%81%87 图片来源]]] 上片写梦中无法找到离人,下片改变念头,想到写信。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下片前三句是说,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寄出。 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末两句是说,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由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他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只用“缓弦”、“移柱”来表达难写的幽怀,行动的描写比言辞的表白更为鲜明有力。 这首词语言清疏明畅,写情从做梦到寄信,到弹筝,节节递进,节节顿挫,又显得沉挚有力,更有一股郁积、盘旋的力量。<ref>[https://www.lishixinzhi.com/qz/492417.html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原文_翻译及赏析 历史新知] </ref> ==作者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31 中國詩總集]]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頁面